•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2014(全国版)
  •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2014(全国版)
  •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2014(全国版)
  •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2014(全国版)
  •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2014(全国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2014(全国版)

10 1.4折 69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培勇、张斌、王宁 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架35

上书时间2024-05-21

盛海书屋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培勇、张斌、王宁 编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67436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8页
  • 字数 27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报告
【内容简介】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2014(全国版)》始终力求融入两个方面的功能:标识中国公共财政建设的方向,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导航;刻画中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进程,揭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成果。可以说,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提供“路线图”和“考评卷”,全面而系统的推进中国公共财政建设进程,是作者从事此项研究的梦想与追求。
【作者简介】
  高培勇,1959年1月生,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税务咨询协会理事、中国成本研究会秘书长等职务。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研究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数项大奖。

  张斌,男,经济学博士。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学术委员。
【目录】
1.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框架说明/001
1.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001
1.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001
1.1.2 指标体系设计的技术原则/002
1.2 指标体系的基本设计思路/003
1.2.1 评价财政公共化的理论基础/003
1.2.2 设计指标体系的三种基本思路/005
1.2.3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职能与特征/008
1.3 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010
1.3.1 评价财政公共化的十大因素指标/010
1.3.2 因素的分项/011
1.4 指标体系的解释/013
1.4.1 政府干预度/013
1.4.2 非营利化/016
1.4.3 收支集中度/017
1.4.4 财政法治化/018
1.4.5 财政民主化/019
1.4.6 分权规范度/020
1.4.7 财政均等化/021
1.4.8 可持续性/022
1.4.9 绩效改善度/023
1.4.10 财政国际化/024
2.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方法论说明/026
2.1 公共财政建设指数框架/026
2.1.1 指数的结构/026
2.1.2 几个关键问题/027
2.2 财政公共化考评指标的筛选/028
2.3 财政公共化因素重要程度的分析/029
2.3.1 因素重要程度分析模型/029
2.3.2 判断矩阵/030
2.3.3 决策参与者贡献程度分析/031
2.3.4 财政公共化因素综合权向量的确定/032
2.4 公共财政建设考评指数的构成方法/032
2.4.1 指标映射/032
2.4.2 权重合成/034
2.4.3 公共财政建设考评指数的构成/034
3.公共财政建设状况的考评:指标权重与考评过程/036
3.1 指标权重及其意义/036
3.2 考评过程/037
3.2.1 调查对象确定/038
3.2.2 调查问卷设计/039
3.2.3 调查质量控制/039
3.2.4 抽样精度/040
4.公共财政建设状况的描述/042
4.1 公共财政建设指数/042
4.1.1 公共财政建设综合评价指数/042
4.1.2 公共财政建设分项评价指数/043
4.1.3 公共财政建设因素评价指数/045
4.2 基础环境评价指数/048
4.2.1 政府干预度指数/049
4.2.2 非营利化指数/064
4.2.3 收支集中度指数/068
4.3 制度框架评价指数/073
4.3.1 财政法治化指数/073
4.3.2 财政民主化指数/087
4.3.3 分权规范度指数/108
4.4 运行绩效评价指标/123
4.4.1 财政均等化指数/124
4.4.2 可持续性指数/149
4.4.3 绩效改善度指数/154
4.5 财政国际化评价指数/166
5.数据汇总与分析(2014年)/167
5.1 分项指数得分及其对综合指数变动的影响/167
5.2 因素指标排名及其对综合指数变动的影响/168
5.3 基础环境指标评价/171
5.3.1 政府干预度/172
5.3.2 非营利化/173
5.3.3 收支集中度/173
5.4 制度框架指标评价/174
5.4.1 财政法治化/174
5.4.2 财政民主化/174
5.4.3 分权规范度/177
5.5 运行绩效指标评价/177
5.5.1 财政均等化/178
5.5.2 可持续性/178
5.5.3 绩效改善度/180
附录一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各层级指标得分一览表(2014年)/182
附录二 公共财政建设调查问卷/186
附录三 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调研数据报告(2013年)/197
主要参考文献/266

图表目录
表1-1 政府干预度指标结构/015
表1-2 非营利化指标结构/017
表1-3 收支集中度指标结构/018
表1-4 财政法治化指标结构/019
表1-5 财政民主化指标结构/020
表1-6 分权规范度指标结构/021
表1-7 财政均等化指标结构/022
表1-8 可持续性指标结构/023
表1-9 财政国际化指标结构/025
表3-1 有效样本量分布表/039
表4-1 分项指数对比表(2007~2014年)/044
表4-2 十大因素指数对比表(2007~2014年)/047
表4-3 政府干预度二级指标构成(2007~2014年)/049
表4-4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满意度(2006~2013年)/051
表4-5 消费者权益保护满意度样本分布与得分(2006~2013年)/052
表4-6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2012年)/053
表4-7 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2005~2012年)/054
表4-8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状况(1998~2012年)/057
表4-9 养老保险覆盖度计算表(2005~2012年)/058
表4-10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发展状况(1998~2012年)/059
表4-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情况(2004~2012年)/060
表4-12 城镇医疗保险覆盖度计算表(2005~2012年)/061
表4-13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占GDP的比重(2000~2012年)/062
表4-14 中国的税制结构(2002~2012年)/063
表4-15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相关指标的变化(1998~2012年)/065
表4-16 国有经济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998~2012年)/066
表4-17 预算内资金对竞争性行业投资的比重和范围(2004~2011年)/067
表4-18 预算外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1978~2010年)/069
表4-19 预算外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1982~2010年)/071
表4-20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占全部收入的比重(2000~2012年)/072
表4-21 财政法治化二级指标构成/074
表4-22 财政法治化具体评价指标一览表/075
表4-23 全国及地方人大在财政收支中的作用(2006~2013年)/077
表4-24 全国超预算收入的演变(1998~2011年)/078
表4-25 纳税人权利保障满意度(2006~2013年)/079
表4-26 财政收支与个人利益的联系程度(2006~2013年)/080
表4-27 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程度(2006~2013年)/081
表4-28 行政复议情况(2006~2012年)/083
表4-29 司法机关在财政收支中的作用(2006~2013年)/085
表4-30 行政诉讼情况(2006~2013年)/086
表4-31 财政民主化二级指标构成(2007~2014年)/088
表4-32 财政民主化具体评价指标(2007~2014年)/089
表4-33 财政收支的透明度(2006~2013年)/090
表4-34 媒体对财政收支的报道(2006~2013年)/091
表4-35 获取信息的便利度(2006~2013年)/092
表4-36 对财政收入事项的关注度(2006~2013年)/094
表4-37 对财政支出事项的关注度(2006~2013年)/094
表4-38 反映财政收支问题的积极性(2006~2013年)/096
表4-39 参与财政问题的可能性(2006~2013年)/097
表4-40 参与财政收支问题的可能性样本分布情况(2010~2013年)/097
表4-41 听证制度的有效性(2006~2013年)/099
表4-42 公共定价的合理性(2006~2013年)/100
表4-43 社会舆论和媒体对财政收支的监督(2006~2013年)/102
表4-44 政府及财政部门受监督程度(2006~2013年)/102
表4-45 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受监督程度(2006~2013年)/104
表4-46 行政事业性收费筹集过程中的受监督程度(2006~2013年)/104
表4-47 各部门在财政收支监督中的作用(2006~2013年)/105
表4-48 政府对财政收支问题的回应性(2006~2013年)/106
表4-49 政府事业单位遇到财政问题向各部门反映的情况(2013年)/107
表4-50 分权规范度二级指标构成(2007~2014年)/108
表4-51 财政资金在公共部门间分配的合理性(2006~2013年)/111
表4-52 财政赤字县比重变化(2001~2007年)/112
表4-53 县级与全国人均财政支出的比(2002~2012年)/113
表4-54 义务教育应由哪级政府直接负责(2006~2011年)/114
表4-55 医疗卫生应由哪级政府直接负责(2006~2011年)/115
表4-56 社会保障应由哪级政府直接负责(2006~2011年)/117
表4-57 对地方税收立法权的接受度(2006~2013年)/119
表4-58 地方预算外收入与财政收入的比(1982~2010年)/120
表4-59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情况(2008~2012年)/123
表4-60 财政均等化二级指标构成/125
表4-61 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评价指标(2007~2014年)/126
表4-62 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2012年)/127
表4-63 省际人均财政支出的均等化(2005~2012年)/128
表4-64 各地区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2011年)/130
表4-65 省际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均等化(2004~2011年)/131
表4-66 各地区人均医疗卫生支出(2012年)/133
表4-67 省际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的均等化(2005~2012年)/134
表4-68 农村与城镇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2004~2011年)/135
表4-69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1980~2009年)/137
表4-70-1 按城乡分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2005~2010年)/138
表4-70-2 按城乡分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2007~2012年)/139
表4-71 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2012年)/140
表4-72 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各指标得分情况(2005~2012年)/142
表4-73 农村内部公共服务差异度/142
表4-74 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各指标得分情况/145
表4-75 税收负担分配的公平度(2006~2013年)/146
表4-76 各地人均财政收入(2012年)/148
表4-77 省际人均财政收入的均等化(2005~2012年)/149
表4-78 省际人均财政收支离散系数的对比(2005~2012年)/150
表4-79 单位GDP能耗(2005~2012年)/152
表4-80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2005~2012年)/153
表4-81 中国的赤字率与国债负担率(2005~2012年)/153
表4-82 绩效改善度指标具体指标得分一览表(2007~2014年)/155
表4-83 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满意度(2006~2013年)/156
表4-84 对市政设施的满意度(2006~2013年)/157
表4-85 居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2006~2013年)/158
表4-86 对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满意度(2006~2013年)/159
表4-87 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2006~2013年)/160
表4-88 对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满意度(2006~2013年)/161
表4-89 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2006~2013年)/162
表4-90 对治安和司法服务的满意度(2006~2013年)/162
表4-91 居民对医保定点医院的满意度(2006~2013年)/164
表4-92 居民对医疗自费比例的满意度(2006~2013年)/165
表5-1 因素指标得分排序对比表(2007~2014年)/168
表5-2 因素指标对综合指数变动的影响(2014年比2013年)/170
表5-3 因素指标对综合指数变动的影响(2014年比2007年)/171
表5-4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具体评价指标对比表(2007~2014年)/172
表5-5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具体评价指标对比表(2007~2008年)/175
表5-6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具体评价指标对比表(2009~2010年)/175
表5-7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具体评价指标对比表(2011~2012年)/176
表5-8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具体评价指标对比表(2013~2014年)/176
表5-9 分权规范度具体评价指标(2007~2014年)/177
表5-10 财政均等化具体评价指标一览表(2007~2014年)/179
表5-11 可持续性具体评价指标一览表(2007~2014年)/180
表5-12 九项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分排序对比表(2007~2014年)/181
图1-1 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012
图4-1 公共财政建设综合指数变动图(2007~2014年)/043
图4-2 公共财政建设分项指数变动图(2007~2014年)/045
图4-3 因素指标雷达图(2014年)/046
图4-4 公共财政建设十大因素指数变动图(2007~2014年)/048
图4-5 政府干预度二级指标变动图(2007~2014年)/050
图4-6 消费者权益保护满意度样本比例分布图(2006~2013年)/052
图4-7 财政法治化评价指标雷达图(2014年)/074
图4-8 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程度样本比例分布图(2006~2013年)/082
图4-9 行政复议指标样本比例分布图(2006~2013年)/084
图4-10 行政诉讼指标样本比例分布图(2006~2013年)/086
图4-11 财政民主化评价指标(2014年)/089
图4-12 参与财政收支问题的可能性样本分布图(2013年)/098
图4-13 听证制度的有效性样本比例分布图(2006~2013年)/100
图4-14 公共定价的合理性样本比例分布图(2006~2013年)/101
图4-15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1978~2012年)/109
图4-16 财政均等化二级指标变动图(2007~2014年)/125
图4-17 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评价指标雷达图(2014年)/126
图4-18 绩效改善度各指标雷达图(2013年)/156
图4-19 居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样本分布图(2006~2013年)/159
图4-20 对医保定点医院的满意度样本分布图(2006~2013年)/165
图4-21 对医保自费比例的满意度样本分布图(2006~2013年)/16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