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第2版)
  •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第2版)
  •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第2版)

D3一4

8 1.7折 48 全新

仅1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雪梅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2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17

寰宇世界

六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夏雪梅 著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21-03
  • 版次 2
  • ISBN 9787519124441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当前,项目化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风向标,素养导向的项目化学习日趋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学习方式。作者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现状,选择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
  提炼了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四个特征:①核心知识的再建构,②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③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④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
  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
  针对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并结合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本书的基本设计框架已整合进“全国项目化学习案例平台”和上海市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中,有超过100所以上的学校运用这一设计模版。第1版图书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中小学老师的喜欢和市场的认可,两年内重印了13次。第2版图书针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建议做了文字上的修订和完善,成为“学习素养•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丛书”中的*本著作,丛书编委覆盖国家督学、教育部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科院领导、高校教授以及全国在项目化学习有研究的知名专家等。
【作者简介】
夏雪梅  博士,研究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综合实践活动委员。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与质量评估研究”、2015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零起点’政策背景下指向终身发展的儿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培育研究”的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课堂观察、学习设计。先后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20余项。著有《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等,带领项目组合著《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在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本书出版后,作者受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山西省教科院、江苏省教科院、北京十一学校、十一联盟学校等单位和学校以及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等大会邀请,做关于项目化学习的专题汇报,产生了重要反响。
【目录】
前言 每个小孩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 

 

Ⅰ 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 

学习素养的本质是心智的灵活转换。学习者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创造

出新意义与新知识。项目化学习促进学习者大脑的发展,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整合,

奠定学习者心智自由的基础。项目化学习植根于课堂,又同时指向课程的结构性、学

校的组织性变革,对于未来教育的转型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什么是学习素养 …………………………………………………………002

(一)从“博士和农民工如何识别空肥皂盒”说起 ………………………… 002

(二)一个有学习素养的人是怎样的 ………………………………………… 003

(三)学习素养的本质是心智的灵活转换 …………………………………… 004

二、什么是学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 …………………………… 006

(一)从“植物要被晒死了,怎么办”说起 ………………………………… 006

(二)学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 ………………………………………… 008

(三)分辨“非项目化学习”和“浅项目化学习” ………………………… 014

(四)项目化学习的课程样态 ………………………………………………… 017

三、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 ……………………………………………… 020

(一)为学生的项目化学习 …………………………………………………… 020

(二)为教师的项目化学习 …………………………………………………… 023

(三)为学校的项目化学习 …………………………………………………… 027

 

Ⅱ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离不开对知识观的探讨。项目化学习是系统的学习设计,涉及

六个维度。学科项目化学习不是学科的活动化,而是学科核心知识在情境中的再建构

与创造;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不是学科的糅杂与拼盘,而是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知

识综合解决问题,实现学习者心智转换,创造出新成果。

一、核心知识:什么样的知识适合进行项目化学习 ……………… 034

(一)项目化学习聚焦的知识类型 …………………………………………… 034

(二)从知识点到概念 ………………………………………………………… 040

(三)构建核心知识网 ………………………………………………………… 045

二、驱动性问题:用什么样的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投入思考 ……… 053

(一)本质问题 ………………………………………………………………… 053

(二)驱动性问题 ……………………………………………………………… 055

(三)设计驱动性问题 ………………………………………………………… 057

三、高阶认知:用怎样的认知策略来带动学习 …………………  063

(一)项目化学习中的认知策略 ……………………………………………… 063

(二)六类高阶认知策略及项目实例 ………………………………………… 065

(三)认知策略在项目化学习中的综合运用 ………………………………… 083

四、学习实践:怎样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实践 ……………… 087

(一)项目化学习中的实践 …………………………………………………… 087

(二)五类学习实践及其构成 ………………………………………………… 088

(三)设计学习实践 …………………………………………………………… 095

五、公开成果:怎样的成果才是有价值的 …………………………… 103

(一)项目化学习成果 ………………………………………………………… 104

(二)设计项目化学习成果 …………………………………………………… 105

(三)设计公开成果展 ………………………………………………………… 111

六、全程评价:怎样促进学生个人和团体共同进步 ……………… 114

(一)项目化学习的评价 ……………………………………………………… 114

(二)对学习实践的评价 ……………………………………………………… 117

(三)对项目化学习成果的评价 ……………………………………………… 122

 

Ⅲ 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 

项目化学习可以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在中国背景下,以一个学科为主要载

体,聚焦学科关键概念和能力,进行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人际的联系和

拓展,用项目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既是中国课程改革的可行道路之一,也是国家课程

校本化实施的可行道路之一。

一、学科项目化学习 ………………………………………………………  128

(一)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定位 ………………………………………………… 128

(二)六维度的设计要则 ……………………………………………………… 133

(三)设计模板 ………………………………………………………………… 135

二、各学科领域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 …………………………………  137

(一)语言习得领域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 137

(二)数学领域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 138

(三)社会科学领域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 139

(四)自然科学领域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 140

(五)小结 ……………………………………………………………………… 141

三、母语项目化学习设计 ………………………………………………… 142

(一)为什么要进行母语项目化学习 ………………………………………… 142

(二)六维度的设计要则 ……………………………………………………… 148

(三)项目设计:试景师的私人手册 ………………………………………… 151

(四)项目分析 ………………………………………………………………… 156

四、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 ………………………………………………… 158

(一)为什么要进行数学项目化学习 ………………………………………… 158

(二)六维度的设计要则 ……………………………………………………… 161

(三)项目设计:环保送水方案 ……………………………………………… 165

(四)项目分析 ………………………………………………………………… 169

五、其他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设计………………………………………… 172

(一) 历史项目化学习设计:虫洞旅行 ……………………………………… 173

(二) 项目分析 ………………………………………………………………… 177

(三) 音乐项目化学习设计:音乐之声 ……………………………………… 179

(四) 项目分析 ………………………………………………………………… 182

 

Ⅳ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强调通过学科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达到整体理解,不是简单的多

学科的主题活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汇聚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学科概念来解释现象、解

决问题、创造作品,让学生产生新知识,获得更深的理解。这是在单一学科中很难做

到的。

一、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 186

(一)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定位 ……………………………………………… 186

(二)六维度的设计要则 ……………………………………………………… 189

(三)设计模板 ………………………………………………………………… 190

二、社会研究类的项目化学习:迷失 ………………………………… 192

(一)背景与导入 ……………………………………………………………… 192

(二)项目设计 ………………………………………………………………… 194

(三)项目分析 ………………………………………………………………… 198

三、科学研究类的项目化学习:驱蚊大战 …………………………… 200

(一)背景与导入 ……………………………………………………………… 200

(二)项目设计 ………………………………………………………………… 202

(三)项目分析 ………………………………………………………………… 206

四、STEAM:机器人与未来出行 ……………………………………… 210

(一)背景与导入 ……………………………………………………………… 210

(二)项目设计 ………………………………………………………………… 211

(三)项目分析 ………………………………………………………………… 215

五、超学科项目化学习:建造 …………………………………………… 216

(一)背景与导入 ……………………………………………………………… 216

(二)项目设计 ………………………………………………………………… 217

(三)项目分析 ………………………………………………………………… 222

参考文献………………………………………………………………………… 225

后记 ……………………………………………………………………………  23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