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
  • 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
  • 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
  • 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
  • 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

55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312

上书时间2024-06-27

江城凯文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8038209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2页
  • 字数 438千字
  • 原版书名 Anthropology : theoretical 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内容简介】
这本书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它旨在对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做一个总览。该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教材,它试图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在人文视角与科学视角之间、在象征与实质之间开辟一片“积极的中间立场”。著名人类学家麦克尔·赫兹菲尔德摒弃传统的学科布局,将他的同行——那些在人类学各领域中的专家——纳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对话空间,来探讨如何让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照亮并揭示那些隔岸观花的研究所无力企及的人类状况。

  本书并不是单纯的学术作品,它展现了人类学家长期从事的理论研究和一向坚持的伦理道德感,从而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在批判种族主义以及其他缺乏宽容感的人类行为中始终都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该书所探讨的话题涉及到人类学研究中的各个领域,学生们能够从中对该学科进行宏观的把握,但或许更重要的是,读者将发现,在一个通讯与交流接触日渐频繁的今天,他们可以透过该书对文化和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现象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
【作者简介】
麦克尔·赫兹菲尔德,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目前出版著作7本,论文数篇。曾任现代希腊研究协会会长和欧洲人类学学会会长、《美国民族学家》杂志主编。曾获斯特雷奖(1994)、皇家人类学学会里弗斯纪念勋章(1994)以及多项研究基金,其中包括古根海姆基金。
【目录】
第一章 定位:作为理论实践的人类学

  人类学:对常识的批判

  历史及理论渊源之谜

  人类学和认同政治

  学以致用

  从常识到多感知:在更宽泛的领域内进行理论实践

第二章 认识论

  悬而未决的知识

  探寻的认识论

  选择立场

  相对化的相对主义

  建构文化

  视觉主义

  地区和自我

  反思和后现代主义

  经验的反思

  动因和实践

第三章 历史

  各种历史的历史

  方法论问题

  使展演文本化

  过去为什么会变得合法?

  殖民主义及其持久影响

  人类学和历史学的交汇

  过去之于现在就如同传统之于现代吗?

  到处弥漫的二分法

第四章 经济

  情境中的经济

  物质生活的地方理论

  商品和礼物:物质的社会生活

  没有用于贸易的商品

  商业协作与家庭生产: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

  经济体系:社会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

第五章 政治

  对“权力”研究的批判性回顾

  权力与权力的表象

  政治机构与政治网络

  政治礼仪:仪式与权利

  从后民族到多元文化:新的研究视点

第六章 边界、交点与分类群体

  支离破碎的定信纸

  鳞片与孔隙

  由城市到交点(Nodes)

  必要的分区:多元文化主义与文化交流主义

  对方法论所做的修正

  交点、边界与群体的重新分类

第七章 发展论

第八章 环境论

第九章 宇宙论

第十章 苦难与学科

第十一章 感官

第十二章 秩序的展示

第十三章 美学

第十四章 传媒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