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12 2.1折 56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思峰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

版次5

装帧平装

货号P1-409

上书时间2024-05-14

江城凯文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思峰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5
  • 版次 5
  • ISBN 9787030273925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系统评估、预测、决策与优化研究论丛
【内容简介】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5版)》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灰色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是作者长期从事灰色系统理论探索、实际应用和教学工作的结晶,同时还吸收了国内外同行近年来取得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新成果,向读者展示灰色系统理论这一新学科的概貌及其前沿发展动态。
  全书共16章,包括灰色系统的概念与基本原理、灰色序列算子、灰色关联分析、灰色聚类评估、灰色预测模型、灰色组合模型、灰色决策模型、灰色规划、灰色投入产出、灰色博弈模型和灰色控制系统等内容,并附有灰色系统建模软件包。其中基于核和灰度的灰代数系统、缓冲算子、灰数测度公理、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灰色综合关联度、灰色相似关联度、灰色接近关联度、定权灰色聚类评估和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评估新方法、离散灰色模型、多目标智能灰靶决策模型以及灰色经济计量学模型(G-E)、灰色生产函数模型(G-C-D)、灰色投入产出模型(G-I-O)、灰色马尔可夫模型(G-M)和灰色博弈模型(C-G)等系作者首次提出。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5版)(附光盘1张)》适合用作高等学校理、工、农、医、天、地、生及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亦可供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科研人员、技术工作者、管理干部以及系统分析、市场预测、金融决策、资产评估、企业策划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刘思峰,1998年华中理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赴美国宾州州立SR大学国际系统科学研究所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为管理学教授。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江苏省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灰色系统理论”和“数量经济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50多项;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英文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6部,其中英文著作2部,分别由美国UGSS学术出版社和德国Springer-Verlag出版公司出版;论文被SCI,EI,ISTP等国际重要文摘机构收录80余次,论著被国内外学者引用4000多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2002年获系统与控制世界组织奖。主持的《灰色系统理论》和《预测方法与技术》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主编的《预测方法与技术》和《应用统计学》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谢乃明,男,管理学博士,1981年生于安徽省天长市。1998~2008年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工程、系统工程、灰色系统理论)。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灰色系统理论和工业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近10项,在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Kybernetes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控制与决策》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ISTP等国际重要检索机构收录。2006年被评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十大科创之星”,2007年获。IEEE灰色系统与智能服务国际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

    党耀国  男,管理学博士。1964年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兼灰色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系统工程青年研究会副主任,江苏省数量经济与管理科学学会理事,《灰色系统:理论与应用》国际期刊编委。主要从事灰色系统理论和数量经济学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EI、ISTP、INSPEC等国际重要文摘机构收录。出版著作、教材9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方志耕男,管理学博士。1962年生于安徽省池州市。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兼灰色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数量经济与管理科学学会理事,《灰色系统:理论与应用》国际期刊编委。主要从事灰色系统理论和复杂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军队、省、市等部门科研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EI、ISTP、INSPEC等国际重要文摘机构收录。出版著作、教材6部,其中英文著作1部,于2009年由美国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出版。有10多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军队和地方政府的奖励。2001年被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优秀教师”。
【目录】
总序
序一(英文)
序一(中译文)
序二
前言
第1章灰色系统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1.1灰色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动态
1.2灰色系统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1.3灰数及其运算
1.4灰数白化与灰度
1.5灰数灰度的一种公理化定义
第2章灰色方程与灰色矩阵
2.1灰色代数方程与灰色微分方程
2.2灰色矩阵及其运算
2.3几种特殊的灰色矩阵
2.4灰色矩阵的奇异性
2.5灰色特征值与灰色特征向量
第3章序列算子与灰色序列生成
3.1引言
3.2冲击扰动系统与序列算子
3.3均值生成算子
3.4序列的光滑性
3.5级比生成算子
3.6累加生成算子与累减生成算子
3.7累加生成的灰指数律
第4章灰色关联分析
4.1灰色关联因素与关联算子集
4.2距离空间
4.3灰色关联公理与灰色关联度
4.4广义灰色关联度
4.5基于相似性和接近性视角的灰色关联度模型
4.6关联序
4.7优势分析
4.8应用实例
第5章灰色聚类评估
5.1灰色关联聚类
5.2灰色变权聚类
5.3灰色定权聚类
5.4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
5.5灰色评估系数向量的熵
5.6应用实例
第6章GM(1,1)模型
6.1GM(1,1)模型的基本形式
6.2GM(1,1)模型的扩展形式
6.3残差GM(1,1)模型
6.4GM(1,1)模型群
6.5GM(1,1)模型的适用范围
第7章GM(r,h)模型
7.1GM(1,N)模型
7.2GM(0,N)模型
7.3GM(2,1)模型和Verhulst模型
7.4GM(r,h)模型
第8章离散灰色预测模型
8.1离散灰色模型
8.2离散灰色模型的拓展与优化
8.3近似非齐次指数增长离散灰色模型
8.4多变量离散灰色模型
第9章灰色组合模型
9.1灰色经济计量学模型
9.2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
9.3灰色生产函数模型
9.4灰色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9.5灰色马尔可夫模型
9.6灰色粗糙组合模型
第10章灰色系统预测
10.1引言
10.2数列预测
10.3区间预测
10.4灰色灾变预测
10.5波形预测
10.6系统预测
第11章灰色决策模型
11.1灰色决策基本概念
11.2灰靶决策
11.3灰色关联决策
11.4灰色发展决策
11.5灰色聚类决策
11.6单目标化局势决策
11.7多目标智能加权灰靶决策模型
第12章灰色规划
12.1灰参数线性规划
12.2灰色预测型线性规划
12.3灰色漂移型线性规划
12.4灰色0-1规划
12.5灰色多目标规划
12.6灰色非线性规划
12.7灰色动态规划
第13章灰色投入产出
13.1灰色投入产出的基本概念
13.2灰色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
13.3灰色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13.4灰色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13.5应用实例
第14章灰色博弈模型
14.1基于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的双寡头战略定产博弈模型
14.2一种新的局势顺推归纳法模型
14.3产业集聚的灰色进化博弈链模型及其稳定性
第15章灰色控制系统
15.1灰色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15.2灰色系统的传递函数
15.3灰色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15.4几种典型的灰色控制
第16章灰色系统建模软件简介
16.1软件的主要特点
16.2软件的模块构成
16.3软件应用与操作指南
参考文献
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