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古编
  • 求古编
  • 求古编
  • 求古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求古编

25 6.0折 42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倬云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S304

上书时间2023-12-13

江城凯文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倬云 著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0
  • 版次 1
  • ISBN 9787802251090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5页
  • 字数 450千字
【内容简介】
  人类群体组织,不论是在哪一个层次,小而社团,大而文化系统,都有盛衰,未见稳定不变的群体,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涵盖了人类历史上大大小小、无数的离合悲欢。自古以来,中外历史学家其实都在致力叙述千类万绪的变化。“变”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变的“常态”!不少前辈曾提出不同的解释,以说明人类历史如此多变。我们若从系统结构的内在性质观之,或也可以作为解释历史变化的一个角度。
  本书诸篇论文,有的是讨论国家制度,有的是叙述文化现象,不论是有关封建体系、文官制度、国家权力,或文化兴衰,大致都是该一层次的复杂系统,其呈现的结构,只是稳定状态当有的情形。接之历史,这些系统都无不时时在变动之中,因此而各有其衰退、败坏,甚至崩解塌陷。
  中国古代名家方生方死之论,易经革卦之革与不革,易与不易,或者都可为动态稳定终于难以永久稳定。儒家“和而不同”的原则越能贯彻,则越可躲过强求“清一色”的弊病,也越能避免最后的失衡,以致走向衰败崩坏。世事生生灭灭,都有潜伏的因缘。读史者,若能用历史经验,长存戒心,则趋避之际,自然会有智慧。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自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先后执教于我国台湾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讲座教授,1986年,他荣任为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许倬云著述等身,不但在中国文化史、社会史和中国上古史等领域有精深造诣,同时也娴熟西方历史,更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著有《求古编》、《AncientChinainTransition》、《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近40部专书。
【目录】
新版序
传统中国社会经济史的若干特性(代序)
试拟中国社会发展的几个论点
中国古代民族的融合
关于《商王庙号新考》一文的几点意见
《殷历谱》气朔新证举例
周人的兴起及周文化的基础
周东迁始末
周代都市的发展与商业的发达
两周农作技术
两周的物理天文与工艺
周代的衣食住行
周礼中的兵制
从《周礼》中推测远古的妇女工作
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
春秋政制略述
战国的统治机构与治术
先秦诸子对天的看法
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
秦汉知识分子
汉代家庭的大小
汉代的精耕农作与市场经济
三国吴地的地方势力
说史德
一位20世纪的史学家——比兰
沈、赵合编《中华农业史论集》前言
跋居延出土的寇恩爰书
社会学与史学
在史学领域漫步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