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20 5.6折 36 七五品

仅1件

湖南湘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陶艳华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13一3

上书时间2024-11-25

矮子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馆藏书,有印章标签,轻微破损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陶艳华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85579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6页
  • 字数 29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是我的同名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卡尔·马克思,千年思想家之首。其思想体系之精深博大,理想追求之高洁无私,足为后世恒久楷模,高山仰止,世世流芳!我虽平凡,微不足道,却认同美好,愿追随伟人,得其思维、人格百之一二。于是狂妄,以其政治伦理思想为博士学位论题,浅尝即知其难,深究更觉难上加难……。
【作者简介】
陶艳华,女,1964年出生,河北省高碑店市人,法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法政学院政治系主任,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政治伦理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省教育厅、省社科联、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4项,第一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二、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确证
(一)马克思思想与所有社会科学“有关联”
(二)马克思政治思想蕴含伦理意义
三、论题的相关概念
(一)政治伦理
(二)政治思想、政治哲学
(三)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
四、论题的研究现状
(一)马克思政治哲学、政治思想研究
(二)马克思伦理思想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马克思政治伦理研究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六、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难点
(三)不足

第一章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历程
一、唯心主义、革命民主主义时期的政治伦理思想
(一)对社会贫苦阶层的道德同情与道义支持
1.以“人类幸福”为职业选择的指针
2.“为穷人要求习惯法”
(二)通过哲学干预实现政治生活合理化
1.“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
2.“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的力量”
3.“哲学要求国家是合乎人性的国家”
(三)自由是判断国家制度善恶的标准
1.“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
2.自由是判断制度善恶的标准
(四)国家、法律、行政官员应当具有的“义务”
1.理性国家应当平等地对待公民
2.“国家放弃自己的义务是一种罪行”
3.法律应当真实、公平、代表普遍利益
4.政府与行政官员应对其管理地区的贫困负责
二、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时期的政治伦理思想
(一)国家伦理观
1.国家不是“伦理理念的现实
2.国家权力之“人民主权
3.国家制度之“民主制
(二)人的本质论
1.应然性:“社会特质”与“私人特质”、“类本质”与“个体本质”的统一
2.异化现实:“公人”与“私人”二重化、类本质的异己性
(三)人类解放论
1.人的解放是“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
2.共产主义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社会形式
3.“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是人的解放的手段
4.人的解放的可能性在于“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
三、唯物史观形成及以后时期的政治伦理思想
(一)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历史地位
1.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历史地位:“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二)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关系
1.二者对立的原因:“分工的发展”
2.二者对立的结果:“国家的独立形式”的产生
3.二者对立的统一:实现共产主义
(三)个人与集体(阶级、国家)的关系
1.“虚幻的集体”(国家):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
2.“真实的集体”(“革命无产者集体”):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
(四)共产主义及其伦理价值
1.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共产主义的伦理价值

第二章政治主体的伦理关怀
一、伦理关怀的政治主体的确证
(一)基本的政治主体:阶级
1.阶级作为政治主体的论证
2.阶级作为政治主体的存在方式
(二)伦理关怀的政治主体:被统治阶级
1.被统治阶级作为伦理关怀政治主体的确定
2.被统治阶级的类型:奴隶阶级、农民阶级、无产阶级
(三)马克思着重关怀的政治主体:无产阶级
1.改变无产阶级非人地位的现实要求
2.回答资本主义朝何处去的客观选择
3.分析无产阶级历史价值的必然结论
(四)伦理关怀的政治主体的超越:全人类
1.现实的人始终是主体
2.无产阶级解放以全人类的解放为条件
二、对无产阶级的伦理关怀
(一)对无产阶级“社会最下层”地位的道德同情
1.对无产阶级经济上被剥削、被压榨地位的揭示
2.对无产阶级政治上被统治、被支配地位的分析
3.对无产阶级思想、文化、教育贫困地位的彰显
(二)对无产阶级“丧失人性外观”状况的人文关切
1.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分析
2.无产阶级“丧失人性外观”的表现
(三)对无产阶级“消灭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
1.阶级存在本身就表明人是不自由的
2.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包括消灭一切阶级
(四)对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武装与实践指导
1.“批判的武器”:对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武装
2.“革命的实践”:对无产阶级解放的实践指导
三、对人类的伦理关怀
(一)人类解放目标的确立
1.人文关怀的必然指向
2.世界历史思想的逻辑推论
……
第三章政治关系的价值判断
第四章政治制度的正义追求
第五章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评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馆藏书,有印章标签,轻微破损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