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研究
¥
20
6.9折
¥
29
八品
仅1件
作者黄楠森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124一4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楠森 主编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54506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5页
-
字数
349千字
- 【内容简介】
-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在我国理论界有一些意见分歧。本书采取向上追溯的方法,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所提供的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体系为主要根据,探索其中包含的哲学思想,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辩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实践中的发展了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书最后就邓小平理论对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启示,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 【作者简介】
-
黄楠森,男,四川富顺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社科基金的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史的
- 【目录】
-
导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道路
二、列宁与苏联哲学家的哲学贡献
三、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哲学家的哲学贡献
第二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二、毛泽东、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观
三、邓小平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新概括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
五、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历史发展阶段论
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历史发展阶段论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性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生产力论
一、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后标准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境界
第五章 中国的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理论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大贡献及其晚年的失误
二、邓小平运用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准确抓住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体制改革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和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章 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历史论
一、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历史论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内因和外国的辩证法
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七章 四项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三、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
四、“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卓越作用
第八章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与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段理论
二、新中国成立后从“以阶段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三、改革开放以来阶级、阶层状况的变化与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二、文化问题的时代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法
一、邓小平理论包含与世界文明大道相通的中国辩证法
二、邓小平理论包含立中产当代中国历史的实践辩证法
三、邓小平理论包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辩证法
四、邓小平理论包含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矛盾辩证法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的哲学
一、邓小平的哲学的北京、方法与特征
二、邓小平的哲学的基本内容
三、邓小平的哲学的重要意义
第十二章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形态
一、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存在论
二、从“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挖掘义义利统一的新型价值观
三、从哲学体系到实践智慧、体系创新
四、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哲学基石——六大新观念
五、邓小平实践辩证法的生长点
六、回归马克思与创造新形态——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