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异与重复 法德勒兹 著 安靖 译 著
  • 差异与重复 法德勒兹 著 安靖 译 著
  • 差异与重复 法德勒兹 著 安靖 译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差异与重复 法德勒兹 著 安靖 译 著

89 6.0折 148 全新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德勒兹 著 安靖 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10-1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未拆封。右上角有轻微磕碰,见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法]德勒兹 著 安靖 译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18-07
  • 版次 1
  • ISBN 9787567591363
  • 定价 14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536页
  • 字数 420千字
【内容简介】
在《差异与重复》这部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有效批判的奠基之作中,德勒兹创造了大量概念,尝试将自己的观点体系化。他试图提出一种有别于同一性哲学、主体性哲学的自然哲学,其核心是纯粹差异和深邃重复这两个概念。德勒兹对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了阐发:纯粹差异,既非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异,亦非概念性差异,而且绝不从属于同一性、类比、对立和类似性;深邃重复,绝不能被还原为相同事物或相同元素的机械重复、物质性重复。同时,德勒兹在本作中倚重的思想资源也很好庞杂,既对柏拉图、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尼采、柏格森、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也讨论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精神分析、语言学、人类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理论上的巨大野心和思想上的驳杂,使得这部作品即使是在本就以晦涩著称的德勒兹著作谱系中也显得尤为困难和特异。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20世纪法国很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生前执教于巴黎第八大学。主要著作有《尼采与哲学》、《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差异与重复》、《意义的逻辑》、《培根:感觉的逻辑》、《电影》(两卷本)、《襞:莱布尼茨与巴洛克》等。译者简介:安靖,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让·饶勒斯大学)哲学博士,现于南开大学哲学院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形而上学史和当代德法自然哲学。张子岳,现于欧盟伊拉斯谟世界(Erasmus Mundus)“德法哲学在欧洲”项目框架下进行硕士阶段的学习(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联合培养),主要研究领域为柏格森以来的法国自然哲学。
【目录】
目   录中译本说明1序言1导论:重复与差异7重复与一般性:从行为着眼的种区别7一般性的两种类型:类似性与相等性9从法则着眼的第二种区别11重复、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12克尔凯郭尔、尼采、贝玑的重复哲学纲要15真实运动、戏剧与表象20重复与一般性:从概念着眼的第三种区别26概念的内涵与“阻断”的现象27“自然阻断”的三种实例与重复:名词概念、自然概念、自由概念28概念的同一性无法解释重复;单纯否定性的条件同样无法解释重复34“死亡欲力”的功能:与差异联系在一起,并且要求一条实定原则的重复(自由概念的例子)35两种重复:以概念之同一性和否定的条件为本的重复;以差异和理念中的过剩为本的重复(自然概念与名词概念的示例)41重复中的赤裸之物与着装之物48概念性的差异与无概念的差异52但是,差异的概念(理念)不能被还原为一种概念性的差异,重复的实定性本质不能被还原为一种无概念的差异54章 自在之差异56差异与晦暗的基底56应该表象差异吗?表象的四个方面(四重根)59圆满的时刻、差异、大与小59概念性的差异:优选的差异与最好的差异60亚里士多德的差异逻辑学,以及差异的概念与概念性的差异的混淆62种差与属差65四大方面,或表象对它们的从属:概念的同一性、判断的类比、谓词的对立、被知觉者的类似性66差异与有机表象68单义性与差异70两类分配72调和单义性与类比的不可能性75单义性的诸环节:司各脱、斯宾诺莎、尼采77被界定为存在之单义性的永恒回归中的重复80差异与狂放表象(无限大与无限小)82作为理由的根据83黑格尔的差异逻辑学与差异存在论:矛盾85莱布尼茨的差异逻辑学和差异存在论:非本质矛盾(连续性与不可分辨者)87狂放表象或差异之无限如何没能逃脱先前那四个方面?92差异、肯定与否定95否定的幻相98差异之消除与永恒回归101柏拉图的差异逻辑学与差异存在论110划分法的种种形态:追求者、根据—考验、发问—问题、(非)存在与否定的地位111在差异问题中至关重要的是:拟像、拟像之抵抗123第二章 自为之重复129重复:某种东西被改变了129时间综合:活生生的当前130习性、被动综合、缩合、静观133习惯的问题138第二时间综合:纯粹过去144记忆、纯粹过去与诸当前的表象145过去的四重悖论147习惯与记忆中的重复149物质性重复与精神性重复152笛卡尔式我思与康德式我思·未规定者、规定、可规定者154分裂的我、被动自我与空时间形式156记忆的不足之处:第三时间综合158时间的形式、顺序、总体与系列160第三综合中的重复:它的不足条件、它的变形施动者、它的无条件特征163以永恒回归中的重复为着眼点的悲剧与喜剧、历史、信仰165重复与无意识:“超越快感原则”172综合与钳合:哈比图斯173第二综合:潜能对象与过去175爱若斯与摩涅莫绪涅184重复、移置与伪装:差异185无意识之本性的种种结果:系列的无意识、微分无意识与发问的无意识190朝向第三综合或第三种“超越”:自恋的自我、死亡欲力与空时间形式195死亡欲力、对立与物质性的重复198死亡欲力与永恒回归中的重复200类似性与差异206系统是什么?207阴暗预兆与“行分化者”210文学系统213幻想或拟像,以及与差异相关联的同一之物的三种形态218柏拉图主义的真正动机存在于拟像的问题中222拟像与永恒回归中的重复224第三章  思想的形象226哲学的前提问题226公设:Cogitatio natura universalis[拉:普遍的自然思维]原则229第二公设:常识的理想232第三公设:认知的范型233思想与意见235康德式批判的模糊之处238第四公设:表象之元素240微分[差异性]能力理论242诸能力的不协和运用:暴力与每一能力的极限244柏拉图主义的模糊之处246思考:它在思想之中的发生249第五公设:错误之“否定”257愚蠢的问题260第六公设:指称的优先性265意义与命题266意义的种种悖论269意义与问题271第七公设:解决之样态273真理学说中的解决之幻相275问题范畴的存在论重要性与认识论重要性280“学习”意味着什么?283第八公设:知识之结果285对作为一种差异与重复的哲学的障碍的诸公设的回顾287第四章  差异的理念综合289作为成问题审级的理念289未规定者、可规定者与规定:差异292微分293可量化性与可规定性原则294可质化性与相互规定原则296潜势性与完全规定原则(级数形式)300无限小在微分学中的无用性302微分的与成问题的307问题理论:辩证法与科学309理念与繁复体310结构:它们的标准、理念类型314非本质矛盾的方法:奇异与规则、特异与普通323理念与诸能力的微分的[差异的]理论326问题与发问332命令与游戏[赌博]336理念与重复341重复、特异与普通342否定的幻相344差异、否定与对立346否定之发生350理念与潜能性353潜能之实在性:ens omni modo…[拉:以一切方式……存在者]355微分与分化;对象的两半356每一半的两个方面358潜能与可能的区别358微分的[差异的]无意识;清楚—模糊360作为理念之现实化过程的分化362动力或戏剧365戏剧化的普遍性369微分分化 的复杂概念372第五章 感性物的不对称综合374差异与杂多374差异与强度375差异之取消376良知与常识378差异与悖论382强度、质、外延:取消之幻相384深度或spatium[拉:空间]385强度的个特征:自在的不等392不等在数中发挥的作用393强度的第二个特征:肯定差异395否定的幻相397感性物之存在399强度的第三个特征:内含400本性差异与程度差异402能量与永恒回归406永恒回归中的重复既不是质的,也不是外延的,而是内强的407强度与微分412个体化在理念之现实化中发挥的作用414个体化与分化416个体化是内强的417个体差异与个体化差异422“交错”、“内含”、“外展”424系统的进化428包含中心430个体化因素、我与自我431他人在精神系统中的本性与功能435结论 差异与重复439表象之批判439有限—无限之非此即彼的取舍的无用性441同一性、类似性、对立与类比:它们如何背叛了差异(四重幻相)443但同一性、类似性、对立与类比如何同时背叛了重复?450作为理由的根据:它的三种意义453从根据到无底456无人称的个体化与前个体的奇异性459拟像461理念与问题理论462他人466两种游戏:它们的特征467范畴批判471重复、同一与否定473两种重复475病理学与艺术、刻板症与副歌:作为全部重复之共存场所的艺术479朝向第三种重复、存在论重复482时间形式与三种重复485第三种重复的遴选性力量:永恒回归与尼采(拟像)487不会回归的东西490相同的三种意义:存在论、幻相与谬误494存在之类比与表象,存在之单义性与重复496参考文献 人名与专题一览501后记51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未拆封。右上角有轻微磕碰,见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