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方式
  • 思维方式
  • 思维方式
  • 思维方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思维方式

5.99 4.0折 15 九品

仅1件

河北沧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怀特海 著;刘放桐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31

上书时间2024-06-21

璐璐书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怀特海 著;刘放桐 译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0-11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71697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8页
  • 原版书名 Modes of Thought
  •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简介】
这几篇讲演录中所提出的主要理论是:我们经验中的因素按其可变性来说是“清楚明白的”,只要它们在重要性(importance)上所要求的那个适当时期内能够得到证实。必然的东西是不可移易的,由于这个原因,它们隐约而模糊地处于思维之后。因此哲学真理应当到语言的假定中去寻求,而不要到它的明确的陈述中去寻求。由于这一原因,哲学与诗相似,二者都力求表达我们称之为文明的最高的理智。
《思维方式》前六章,即第一、二篇,是我在1937-1938学期,即我从哈佛退休以后不久,在马萨诸塞州维列斯莱学院作的讲演。这个幸运的机会使我得以将我在哈佛作的讲演的一些内容加以压缩以供出版,这些内容在我过去出版的著作中已作了不完备的阐述。以《自然界与生命》为题的第三篇的两次讲演是四年前在芝加哥大学作的,曾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英国则由剑桥出版社出版。原来打算把它们编成像《思维方式》一样的一《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没有如期完成。
结束语《哲学的目的》是将1935年的一次年度欢迎会上给哈佛大学和拉德克利菲女子学院哲学系的毕业生作的一篇简短的讲话修改而?,曾刊载于哈佛大学校友会年刊上。
【目录】

第一篇创造的冲动
第一讲重要性
第二讲表达
第三讲理解

第二篇活动
第四讲视域
第五讲过程的形式
第六讲文明的宇宙

第三篇自然界与生命
第七讲无生命的自然界
第八讲有生命的自然界

第四篇结束语
第九讲哲学的目的
索引
译者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