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西克斯托姆 著;任小龙 译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西克斯托姆 著;任小龙 译
-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8
-
版次
1
-
ISBN
9787800807589
-
定价
23.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4页
-
字数
210千字
- 【内容简介】
-
《打破墨菲法则》作者苏姗娜博士一直从事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她通过对无数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者的观察发现,过于乐观的人并不一定快乐,你不能渴求快乐,只能通过行动“实现”快乐;作者通过本书还提出了一个独到的观点:悲观主义者也能与乐观主义者一样,实现自己生活的愿望。正如一只装满了半瓶水的杯子,乐观主义者认为杯子里装了半杯水,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杯子空了一半。本书通过一系列分析与实例,引导读者如何正确应对生活中的乐观与悲观情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避免事情朝不良方向发展,从而打破著名的“墨菲法则”。
快乐的感觉真好:快乐可以帮助你获得想要的东西;快乐的人总是更受欢迎,更加成功,甚至更加长寿。但是,研究表明,如果你总是不断试图让自己更加快乐,或者一直在注意自己是否快乐,你就离真正的居心叵测越来越远了。快乐的人从不去计划他们的快乐,如果你真的要快乐,就必须打消那些让自己快乐的念头。同时,你要摆脱关于乐观主义的极端论点,即乐观就意味着你永远都不会感到不快乐。本书从头至尾都试图向你证明:从乐观通向心理满足之路,一定是充满了投入、参与、以及其他类似的行为与态度。
具备乐观的性格又需要哪些要素呢?首先,乐观性格需要我们充满信心,相信未来总是积极和更好的——也正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正面性结果预期”。不管怎么说,你不能一边认为下周五晚上的酒吧群架会有好的结果,一边就拥有了所谓乐观的性格吧。你必须要对某些特定的情形或场合抱有积极而正面的预期,也就是说,你对事物的“正面性结果预期”必须要扩展到生活中的多个领域。此外,要想让你的乐观真正具有“人格性乐观”的资格,你对未来正面而积极的预期和信心就必须要保持长期稳定的状态。如果你是“人格性乐观”的话,你心目中对周一和周五的预期就应当是相差无几的,而你对事物的预期恐怕也很难在几天、几周甚至几年中发生太大变化。
在我从事乐观学研究十年之后,我决定考察一下所谓“人格性乐观”究竟有多么稳定。我联系了当年我的实验的参与者,考察了他们的乐观程度在过去十年中的变化。大约半数当年的实验参与者响应了本次研究,而他们所表现出的乐观稳定性非常令人瞩目。实验中用以标示乐观程度变化情况的指标是相当可靠的,如果实验参与者的乐观程度没有改变的话,这个指标便能通过一个数据确切表明两次评估结果的一致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同一评估体系对一个人进行两次测试,并最终将其乐观程度定性为没有改变的话,那么,这个人在两次评估中得到的各项指标的预期一致率应为72%。而在我的这个实验中,所有参与者在1994年和2005年的两次评估中所得数据的平均一致度为36%。这说明,就所有参与者的两次评估结果而言,他们在过去十年中的平均指标一致率达到了预期一致率的一半。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这些数字,如果我们把所谓的乐观稳定性定义为两次评估结果的差异度在10%以内的话,那么也就是说,2/3的实验参与者在过去的十年中保持了个人乐观程度的稳定性。如果你的大学室友也是其中之一,而他在十年前就认为未来会是充满成功的话,那么在十年之后校友团聚时,你会发现他依然在抱着这样的念头。如果你不幸和一个眼中只能看见灰色天空的小驴依唷一样的人成了室友,那么你尽可放心,十年之后的他依然还是一个生活在失望与不快之中的人。
- 【作者简介】
-
苏珊娜·西格斯托姆博士(SuzanneSegerstrom)美国肯塔基大学心理学教授。她从事了大量关于心理对免疫系统影响及乐观与福利的关系的研究,还因对乐观方面的研究,获得TEMPLETON积极心理学奖。她的研究得到美国全国健康研究所、丹那基金会等的资助,本书便是她十多年对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大众心理读本,在西方深受读者欢迎。目前,她与丈夫和她的狗生活在肯塔基州莱克辛顿。
- 【目录】
-
前言 打消那些让自己变得快乐的念头
◎许多人将乐观与快乐划上了等号,但实际上乐观并非像快乐一样,是一种感觉而已。乐观,是一种关于未来的信念。
第一章 半杯水:半满,还是半空:乐观的性格特征
◎如果经历欢乐、满意、兴奋等积极情绪和避免压抑、焦虑、仇恨等消极情绪一样重要的话,乐观就和悲观同等重要,想要更加乐观,首先要多多培养积极情绪,想要减少悲观,首先要努力避免陷入消极情绪。
◎乐观之所以能够带来人们幸福感的增加,是因为它增加了人对生活目标的专注和投入,而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快乐的灵丹妙药,而且悄悄给了受它偏爱的乐观者。
第二章 本能性坚持:乐观者和他们的目标
◎在所有条件均等的情况下,乐观使人前进,悲观使人退后。
◎坚持能够使人更易实现既定目标,弥合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获得心理幸福感。
◎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目标本身,而在于他们实现目标之道上的差异。
第三章 构建和重建未来:乐观者和他们的资源
◎只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和休息,人的精力就可以完全再生。钱财也是可以再生的资源,人们可以通过就业把时间、精力、知识等资源转化为金钱。
◎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最基本的一个不同就在于此,乐观者在面对困难时采取的往往是迎头而上而不是知难而退的策略。
◎要想获得乐观带来的诸多益处,没有捷径可走。你不必走过长长的路途去成为一名乐观者,你只要照乐观者的做法去做,便有可能在实现自我超越性目标和构建存在资源方面取得进步。
第四章 在一起是如此快乐:乐观者和他们的关系网络
◎在最基本的需求被满足之后,人们最重要的需求则是社会归属需求。社会交际伴随着人的存在而产生,社交资源是人们生存的必需条件。
◎人际交往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当一个人在追寻其个人目标和积累个人社会关系资源的同时,他也在同时成为你追寻的目标和试图积累的社会关系资源。
◎乐观者的朋友很多,与人交往积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往往怀着一种积极的期待去进行人际交往。
第五章 乐观之于健康的福与祸
◎乐观对一个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就看究竟哪种工作方式会在其身上发挥作用,而且要看这个人具体有哪些弱点和脆弱之处了。
第六章 一切都是好事,尤其是坏事:乐观者与他们的弱点
◎没有任何一种性格可令你在一切情况下都表现得天衣无缝,任何类型的性格都有其无法掩盖和逃避的弱点。
◎悲观者是一种满心忧虑的人,他们似乎很难从各种消极思绪中拔身出来。他们要比乐观者们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各种他们已经做错了的事情、当前不太对头的事情以及将来可能会做错的事情。他们对周围负面要素的关注甚至能令他们深信:他们的现状要大大差于他们本来可以做到的。
◎人格性悲观者最重要的人格特征之一就是:他们总是选择放弃。但是,防卫性悲观者却很少选择放弃。在对各种困难和问题做出反应的过程中,防卫性悲观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看起来更像是一名人格性乐观者,而不像是一名人格性悲观者。
第七章 乐观:与生俱来,还是生活造就
◎作为一名乐观者,你的乐观很可能来自父母的塑造。孩子往往需要通过对别人语言和行为方式的观察来建立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乐观,是令人愉悦和有益健康的。但是,并非是乐观本身使然,而是一些标志着乐观的行为方式使然。
第八章 乐观的行为方式:乐观者与悲观者相互转变的可能
◎改变自己在思维、行为、情绪等方面的方式——仅仅是因为你想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事实上,乐观者不会失望,还会对潜在的问题抱有足够的关注,而且也会比悲观者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些言论非但不正确,而且显然是在扼杀乐观思维的萌生。
◎每天用笔记下三件最积极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帮你学会更多关注积极因素的办法。
◎实际上,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绪状态都是互相关联的。
◎要想达到乐观带来的各种益处,改变行为方式或许是一条最为便捷的路途,因为它不会迫使人们相信那些他们很难认同的想法。
结束语 一个不情愿乐观者的自白
◎“乐观”,你期待未来能带来最好的东西,而且你试图通过工作获取这个结果。你相信未来是可控的。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