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学思行录
  • 语文教学思行录
  • 语文教学思行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语文教学思行录

语文教学思行录

28.8 2.9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元林 著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12-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未开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元林 著
  •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4
  • 版次 1
  • ISBN 9787547288467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408页
  • 字数 404.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具有32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撰写的语文教学专著。针对中国语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作者悟道于行,并以行证道,提出了“有声语文”“生活化阅读”“生活化写作”“场语文”等主张,既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也具有可操作性,为我国的语文教改提供了一个颇有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的参考样本。
【作者简介】
于元林,1967年12月生于四川省内江县,199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其诗歌、散文、小说、教学论文散见于《诗刊》《诗神》《天涯》《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并被收入《中国新诗年鉴》等多种选本。出版有诗集《明月故乡》《在阳光中奔跑》《秋雁南回》《热爱与赞美》,诗歌校本教材《诗课》等。有文章入选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华语教材。现为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省级语文骨干教师”,“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诗刊》1994年“人民保险杯”全国诗赛奖,2001年获“海南省十佳青年诗人”称号。
【目录】
目 录

章  总论:工具与人文之辩 

一  语言:工具?文化? 

二  语文教学的人文“圣职”:思想与道德的培养 

三  语文究竟需要怎样的工具性 

四  打通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键 

五  语文教学应该将语言生成新的言语 

六  教化哲学与语境教学 

七  言语生成教例:《再别康桥》 

第二章  分论:有声语文 

一  告别无声语文的时代 

(一)宜看读不宜听说的语文 

(二)文化心理中的语言行为分析 

(三)现代神经心理学的解释 

(四)口头能力与书面能力的交替影响 

二  语文谈话 

(一)批量生产对中国语文教育的伤害 

(二)面向个人的语文谈话 

(三)语文谈话案例 

三  记诵与语文 

(一)文化罹难,为何不死 

(二)记诵与人的形成 

(三)立体的语文与肢解的语文 

(四)论记诵之法 

(五)记诵教例:个人化的思维导图 

(六)思维导图记诵教例:《陈情表》 

(七)图形转译记诵教例:《离骚》 

四  语文辩论课初探 

(一)辩论拒绝标准答案 

(二)变考试竞技为谈话竞技 

(三)许多课文含有争议性的问题 

(四)《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辩论课实录 

五  其他有声语文课型 

(一)演讲:为学生提供讲台和听众 

(二)戏剧是人生的艺术化 

第三章  分论:阅读教学 

一  阅读总论 

(一)阅读的迷失 

(二)语文教学与审美渗透 

(三)2002年版教学大纲与2003年版课程标准之比较 

(四)语文大概念教学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构建 

(五)阅读的目的和意义 

(六)共性阅读与个性阅读 

(七)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二  应用阅读:信息筛选 

(一)科学阅读和文学阅读 

(二)信息筛选:回到阅读主体的标准 

(三)从一个信息筛选的悲剧典型,看读者主体的重要性 

(四)网络检索和书本检索结合的成功实例 

三  审美阅读:文学鉴赏 

(一)网络沉迷叠加应试教育,造就新一代的读盲和美盲 

(二)文学视域下人的解放之一:从役使的人到平等的人 

(三)文学视域下人的解放之二:从工具的人到目的的人 

(四)文学视域下人的解放之三:从功利的人到审美的人 

(五)文学阅读应成为学生人生的预演 

(六)文学鉴赏与生活 

(七)文学作品的辞章之美 

(八)文学鉴赏的趣味及标准 

(九)鉴赏教例:《宋词二首》 

四  其他阅读课型 

(一)探究阅读:问题追索 

(二)灵性阅读:文章评点 

第四章  分论:作文教学 

一  作文总论 

(一)回归作文之“真” 

(二)阅历与阅读 

(三)纸笔书写与键盘书写 

(四)语法与章法 

(五)修辞与逻辑 

(六)纸笔书写案例:春联 

(七)思辨作文教例:从经典中寻找语言资源 

二  作文的词库:自然、人生与社会 

(一)自然是一个人真正的“诗经” 

(二)日记:固化人生和社会的记忆 

(三)社会大文章 

(四)语感的形成与突破 

(五)抒情和议论的关系 

(六)概念、判断和推理 

(七)说理的技巧 

(八)诗歌的发现与创造 

(九)散文的使命 

(十)自然作文案例:春游佳西 

(十一)日记写作案例:修身 

(十二)思辨作文案例:概念的提取和判断 

(十三)自由作文案例:一个不喜作文的学生作文 

三  作文评价刍议 

(一)表面文章与内涵文章 

(二)套式作文分析 

(三)化用、模仿与抄袭 

(四)语言素质的倾向性和生长性 

(五)论高考语文命题与评价的改革方向 

(六)作文评价案例:语文老师 

(七)作文评价案例:致富的故事 

四  想象作文札记 

(一)想象:儿童和年轻人的头脑体操 

(二)进入游戏的语言状态 

(三)儿童想象作文教例:编故事 

(四)高中想象作文教例:馒头与包子 

(五)小小说写作教例:寻人启事 

第五章  余论:语文场 

一   “语文场”里学语文 

二  对话场、阅读场和写作场 

三  作为场源的语文教材,兼论青春读书课 

四  语文场案例:南头中学班级日志选段 

五  语文场案例:老马和他的学生们 

六  语文场案例:诗人树才进校园 

七  语文场课例:“菜根语文”之交友 

后记  一个语文人的教育叙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未开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