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50 全新

库存10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志农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4-4

上书时间2024-06-21

传媒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钟志农 著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4162663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4页
  • 字数 350千字
  • 丛书 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丛书
【内容简介】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贯彻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导向,从健全人格和发展智力这两个层面上,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努力学会不同内涵的“我能”,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层层推进和积累学生的“心理资本”,这是应用心理学对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幸福中国作出直接回应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作者简介】
  钟志农,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导师兼德育导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十佳专家”。在《人民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等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70余篇论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20部。创办了全国知名的大型公益性论坛“心海扬帆”,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数百场,受到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目录】
推荐序(张侃)
自序探寻成长“路线图”,引领学生幸福人生
第一章中小学“心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一、核心概念的厘定
何为“心育”何为“心育课程”何为“心育活动课”
二、“心育课程”实施十余年来凸显的问题
选题的随意性内容与素材的重复性课程设计思路的主观
性活动主题与理念的模糊性
三、“心育课程”理论取向的争论
课程基本取向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难道“发展”才是积极的,“预防”就是消极的?
课程理论视野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
四、“心育课程”的基本架构
课程的容量、密度多大是合适的?课程主题如何对应学生成
长“路线图”和“时间表”?课时从哪里来?谁来上课?
如何评价?是否一定要有教材?
本章小结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心育课程体系
一、设计小学心育课程的积极心理学依据
塞利格曼:没有乐观的“解释形态”,“潜能”就毫无意义
诺丁斯:欢乐不必从小学就结束
二、设计小学心育课程的发展心理学依据
埃里克森:勤奋进取,还是自贬自卑?巴尔特斯:发展是毕
生的、多维度的、可塑的特伦和史密斯:发展是一个动态交互
系统
三、设计小学心育课程的教育心理学依据
贾馥茗:教育必须以培养人建立正当的行为习惯为第一要义
塞尔曼:观点采择能力与发展亲社会行为
四、小学心育课程的主题架构
发展焦点1:适应、习惯、注意、观察与想象小学1~3年级
心育活动课主题设计架构发展焦点2:思维、人际、个性与记
忆小学4~6年级心育活动课主题设计架构
五、小学心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小学1~3年级心育课程目标体系及阐述
小学4~6年级心育课程目标体系及阐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学心育课程体系
一、设计中学心育课程的积极心理学依据
彼得森和塞利格曼:美德和性格品质的行为价值分类体系马
斯洛:“自我实现”者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体系巴克菜:幸福
就是“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二、设计中学心育课程的发展心理学依据
埃里克森: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马西亚:同一性状态和心理
幸福感霍妮: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斯滕伯格:对成就的需要与
对失败的恐惧哈维赫斯特:青少年在青春期面临的八项主要任务
三、设计中学心育课程的教育心理学依据
贝克:学校间的过渡时期是非常重要的
四、中学心育课程的主题架构
发展焦点1:学习适应、人际、青春期教育、学业分化与压力
初中心育活动课主题设计架构发展焦点2:学习策略、竞争
与抗挫、爱与价值观、生涯规划高中心育活动课主题设计架构
五、中学心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初中心育课程目标体系及阐述高中心育课程目标体系及阐述
本章小结

第四章积极心理学主导下的中职学校心育课程体系
一、设计中职学校心育课程的积极心理学依据
罗杰斯: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积极倾向马斯洛:行为不善是
基本需要被剥夺的反应布勒: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去向何方?
奥尔波特:价值观是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斯奈特:在希望中
成长
二、设计中职学校心育课程的发展心理学依据
鲍迈斯特:同一性缺失与同一性冲突
三、设计中职学校心育课程的教育心理学依据
麦克沃特:危机中的青少年就像一棵树需要修剪
四、中职学校心育课程的主题架构
发展焦点1:自我概念、学习动力、人际矛盾、职业意识和行为
习惯的调整发展焦点2:性价值观与性道德、人生目标、生涯
规划与抉择发展焦点3:职业道德、实习规范、抗挫能力和敬
业精神中职学校心育活动课主题设计架构
五、中职学校心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中职学校心育课程目标体系及阐述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卜学心育课程的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
一、中小学心育课程的设计
活动理念:概念界定、年龄特征、现实针对性
活动目标:了解与理解、尝试与学会、体验与感悟
活动过程:“起、承、转、合”四阶段
活动形式:游戏、视频音频、案例、故事、讨论、小品、校园
心理剧等
二、中小学心育课程的干预手段
价值澄清认知重构角色扮演移情训练同伴互助
模仿学习情绪宣泄情境体验行为演练轮转陈述
自我控制希望重塑课外延伸
三、中小学心育课程的专业技术
把握团体动力规律:团体规范、团体氛围、团体凝聚力、团体
动力的启动与催化
熟悉课堂教学规律:组织、剪裁、效率、节奏
运用反应技术:倾听、回应、重述、摘要、澄清、具体化、情
感反映
巧用引导技术:发问、追问、面质、引导、指导
注重互动技术:赞美、支持、调解、保护、执中、聚焦、联结、
设限、自我开放
四、中小学心育课程任课教师的个人素养
人格魅力:真诚、关注、尊重、开放、同理心、亲和力、人性
化、自我觉察表达能力:概括、清晰、简洁、明确组织能
力:把握全局、灵活应变、敏锐觉察、温情阻断
五、中小学心育课程的评价
评价心育课程的实施效果,还是评价心育课程的实施过程?
评价是为“分高下”,还是为“促改进”?学科教学评价指标
适用于心育活动课吗?评课不要怕讲真话公开课即使上
“砸”了也同样是贡献心育活动课评价参考指标
本章小结

第六章中小学心育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对策
一、对心育活动课性质、功能的困惑
心育活动课带有思品课色彩怎么办?心育活动课带有主题班
会色彩怎么办?可以用带领小团体的方法来上心育活动课吗?
如何看待心育活动课的“多元化”?
二、对心育活动课操作过程的困惑
为什么活动理念总是把握不好?为什么要么气氛沉闷,要么
秩序混乱?课堂上为何调侃成风?需要设计那么多活动吗?
如何看待心育活动课的预设与生成?活动过程中涉及学生隐
私怎么办?心育活动课应该“聚焦”什么?心育活动课能
保持价值中立吗?如何看待心育活动课的游戏化倾向?如
何纠正心育活动课上出现的六个“不等式”?
三、对心育活动课实施效果的困惑
如何看待心育活动课的效果?
为什么有的学生上课写别的学科作业?
四、对心育活动课教师自身成长的困惑
多次重复上一节课,觉得失去了激情怎么办?
兼职上心育活动课与班主任的角色产生冲突怎么办?
如何看待有的教师上心育活动课“屡战屡败”的现象?
如何促进心育活动课教师的自我成长?
本章小结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