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崇素 手稿一份21页 ”格萨尔史诗”中的”本钵”诸神——《格萨尔史诗》阅读笔记之三 (萧崇素:现代戏剧活动家、《新蜀报》主笔、全国抗敌剧协常务监事、四川文联常委、四川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顾问 《格萨尔史诗》研究家)
  • 萧崇素 手稿一份21页 ”格萨尔史诗”中的”本钵”诸神——《格萨尔史诗》阅读笔记之三 (萧崇素:现代戏剧活动家、《新蜀报》主笔、全国抗敌剧协常务监事、四川文联常委、四川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顾问 《格萨尔史诗》研究家)
  • 萧崇素 手稿一份21页 ”格萨尔史诗”中的”本钵”诸神——《格萨尔史诗》阅读笔记之三 (萧崇素:现代戏剧活动家、《新蜀报》主笔、全国抗敌剧协常务监事、四川文联常委、四川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顾问 《格萨尔史诗》研究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萧崇素 手稿一份21页 ”格萨尔史诗”中的”本钵”诸神——《格萨尔史诗》阅读笔记之三 (萧崇素:现代戏剧活动家、《新蜀报》主笔、全国抗敌剧协常务监事、四川文联常委、四川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顾问 《格萨尔史诗》研究家)

560 九品

仅1件

福建漳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萧崇素

年代90年代 (1990-1999)

页数21页

上书时间2024-01-2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萧崇素(1905-2002),原名萧宗璞,1905年11月出生于安县永安场。既是一位中国最早的现代戏剧活动家,又是一位满怀赤子之情的爱国民主人士;既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民间故事搜集家、民间文学作家、民间文学理论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格萨尔史诗》研究家。

萧崇素六岁就离开了故乡,随父母到丹棱、南充等地生活、学习。1919年(14岁)开始接触《新青年》,1923年加入王右木领导的成都社会主义青年团。先后就读于四川省立高师附中和上海震旦大学、大夏大学;1926年赴日留学,受到现代戏剧尤其是新歌剧的深刻影响。

1929年春回到上海,投身于“南国社”,和田汉、夏衍、周扬等共同从事“左翼”戏剧运动。参加第二次《西线无战事》《钦差大臣》等多次公演,和左明、吴湄、郑君里、陈白尘等八人发起“学校戏剧运动”,自编自导中国早期的新歌剧《王昭君》。担任“摩登社”文学部部长,编辑、出版多种书刊,发表大量影评、剧评、译著和评介国外文学作品的文章。不仅以戏剧为武器反帝、反封建,还曾参加宋庆龄、鲁迅领导的“反帝同盟”的活动。

1936年来到山城重庆,任《新蜀报》主笔,前后发表三、四百篇社论。积极推动“重庆救国会”工作,任“重庆文化界救国联合会”理事、戏剧队队长、“全国抗敌剧协”常务监事。“七·七”事变爆发后,率戏剧队在重庆首演《放下你的鞭子》,接着一直坚持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在重庆市区及长江、嘉陵江沿岸的城镇、乡村演出抗战戏剧。先后出版《抗战必胜论》《救亡儿童剧集》等著作,发表《村中牧童》等剧本。无论撰写的文稿、发表的讲演,还是举办的活动、演出的剧目,都跳动着时代的脉博——力主抗战,反对投降。1939年“五·三”“五·四”大轰炸后,离开重庆,回到了故乡安县。此后,即使在艰苦的流亡生涯中,也从来不曾放弃戏剧事业,不曾放弃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四川文联常委、创作辅导部副部长、省民研会副主席等职。1954年以来,多次深入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体验生活、采风。长期从事藏族、彝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先后出版藏族民间故事集九部,彝族民间故事集二部,与人合集出版藏族、彝族民间故事、民歌集四部。80年代以来,曾肩负组织四川学者发掘、抢救藏族伟大史诗《格萨尔》的重任,作出突出贡献。1999年3月,出版研究民间文学、《格萨尔》和乡土文化的代表作,即长达26万多字的巨著《萧崇素民族民间文学论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