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3辑)

20 7.4折 27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成中英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成中英 著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812150
  • 定价 27.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3页
  • 字数 34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体与诠释》已出版了两辑,现在第三辑也即将出版。第一辑定名为《本体与诠释》。第二辑定名为《本体诠释学》。本辑则定名为《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本辑原拟集中在中国经典的诠释论题的讨论,但因目前学界对诠释的本体与方法的讨论似尚未成熟,应存在着宽广的理论探索空间,因而再加强中西对本体与诠释理论的认识,必能更进一步地带动学者对目前中西诠释理论的兴趣,也更能裨益中国诠释学的深度与更大幅度的发展,自然也将促进学者对“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与“哲学诠释学”(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的比较认识及其对重建中国哲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相关性的重视。
【作者简介】
  成中英,1935年生于南京,祖籍湖北阳新县。美籍华人学者,哲学史家,被部分学者认为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中英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但对哲学有兴趣,受方东美的影响较大,尤重视《易经》和《老子》。1955年为台湾大学哲学系研究生。1957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哲学系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1973年在美国创办《中国哲学季刊》,并任主编。1985年创设美国远东高级研究学院。曾任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兼系主任、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国际中国哲学会荣誉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会长。
  成中英为学以西方哲学家蒯因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思想,博采中国古代诸家之长,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方法,主要体现在其"本体诠释学”方而,此不具论。成中英并不承认自己是新儒家,他对道家和佛教中有价值的东西也加以肯定和宣扬,认为自己所关心的是“中国哲学”的整体,而不是儒家一家的的传统及其前途与重建。他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对儒学进行研究,认为孔子是以“仁”为中心,深切关注整个人类的福祉,孜孜不倦地探求自己内在和外在生命意义与真理;孔子以一种自我修养及精神成长的内在历程,给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形式和发展并完成人的心灵与精神之具体范例。成中英对宋明理学也有一定的研究,他综合孔子、二程、朱熹的哲学,认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命题是理知即良知,良知即理知,知识与道德二者互为基础,这是中国哲学独有的智慧,这一智慧可以解救西方理性主义在现代社会中所遇到的困境,从而使人类文明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成中英对中国哲学如何落实到现实社会中去的思考,主要在管理哲学的方面有一定论述,以为中国哲学能够应用到现代管理科学中去。
  成中英的著作主要有:《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知识与价值》、《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世纪之交的抉择》等:另有英文著作《归纳理论》、《心物同一问题》、《戴震〈原善〉研究》等。
【目录】
诠释空间的本体化与价值化——本体诠释学与哲学诠释学的比较与整合
(代序)成中英
I本体诠释学研究
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话语——中国哲学中的诠释和重构成中英
中西美学本体论比较陈望衡张黔
存在的审美之维杨国荣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麻天样
本体论诠释的当代转向及其意义赵凯荣
与文本对话——试析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方法对中国哲学史方法的启示王凌云
Ⅱ中国诠释学试探
出土简帛与经学诠释的范式问题郭齐勇
通以显体——从老庄道论看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学说李景林
试论《易经》的哲理意蕴和原点地位刘清平
玄冥之境·时间构架·个体独化——郭象“独化”本体论再诠释康中乾
玄学的人格美本体与魏晋的有无、本末之辩高华平
“心解”:张载的经典诠释学思想张茂泽
北宋时期的《老子》诠释与儒家性命之学刘固盛
Ⅲ西方哲学与本体诠释学
友谊与团结[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文林维杰/译
诠释学中的历史主义之争[德]G·舒尔茨/文林维杰/译潘德荣/译校
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荚]R.E·帕尔默/文彭启福/译潘德荣/校
从人文科学地位之确立看西方诠释学的发展何卫平
普特南论真理与合理性陈亚军
范式不可通约性和诠释学——库恩理解思想诠释肖荚丰
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潘德荣
文本的诠释与意义的创生——“诠释学国际研讨会”述评彭启福
附录:作者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