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9 8.3折 ¥ 65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王慧敏、曹袆遐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A
上书时间2024-09-26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老牌工业强国(如英国)的重视,中国当然也在这个行列之中。在理论研究领域,国外已形成了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创意阶层、创意城市等相关理论及学派;国内学者立足国情,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展开研究,并形成国家导向—产业创新—企业成长—产品选择的研究脉络。理论研究日渐成熟,国内外在实践探索领域也收获颇丰。英美日韩等传统发达国家走在实践前列,探索出多种发展模式并为后来者总结发展经验。本书则立足上海,从空间、业态及政策等方面剖析实践轨迹,总结中国经验。
本书共有四章内容,分别为发展借鉴篇、经典理论篇、上海实践篇及上海展望篇,基于当前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实践情况,通过案例梳理、模式归纳、理论探讨,总结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沿,并基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剖析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与展望。本书是中国对大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有益探索。
王慧敏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先后撰写近十本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学术专著,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主持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上海推进“创意城市”建设等二十多项上海市文创发展课题,研究成果获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奖。
曹祎遐 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专家、复旦大学创业与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已出版著作五部,公开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二十多项国家*、省部级及政府决策咨询课题。获得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
第一章 发展借鉴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述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与缘起
二、 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分类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 资源活化模式
二、 产业升级模式
三、 技术驱动模式
四、 城市转型模式
五、 政策引导模式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与经典案例
一、 英国: 公共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二、 美国: 版权管理规范市场环境
三、 日本: 内容为王,催生数字经济
四、 韩国: 影视链条促进产业衍生
五、 中国台湾: 精致理念打造生活小品
第四节 发展启示
一、 完善政策法律体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 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三、 加强与科技的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四、 重视加大人才支撑,营造创意人才集聚的宽容氛围
五、 大力拓展海外渠道,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第二章 经典理论
第一节 文化创意相关概念与内涵阐释
一、 创意产业
二、 文化产业
三、 文化创意产业
四、 创意经济
五、 创意城市
六、 创意生态
第二节 国外文化创意相关理论研究
一、 创意产业(以凯夫斯、哈特利为代表)
二、 创意经济(以霍金斯为代表)
三、 创意阶层(以佛罗里达3T理论为代表)
四、 创意城市(以兰德利7要素学说为代表)
第三节 国内文化创意相关理论研究
一、 国家战略与政策导向的宏观理论文化创意研究
二、 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的中观理论文化创意研究
三、 企业成长与产品选择的微观理论文化创意研究
第四节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
一、 理论发展的历史沿革简介
二、 文化创意的价值链重塑
三、 相关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上海实践
第一节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实践
一、 实践轨迹
二、 现状特征
三、 问题剖析
四、 经验总结
第二节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业态实践
一、 实践轨迹
二、 现状特征
三、 问题剖析
四、 经验总结
第三节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实践
一、 实践轨迹
二、 现状特征
三、 问题剖析
四、 经验总结
第四章 上海展望
第一节 文化创意: 城市发展的永续动能
一、 文化创意的3.0动态演进: 产业——经济——社会
二、 文化创意: 驱动上海城市创新转型
三、 文化创意: 迈向创意城市的全域发展
第二节 文创园区: 城市空间的创新升级
一、 创新升级为文化消费空间
二、 创新升级为政府关系平台
三、 创新升级为空间文化形象
四、 创新升级为产业定位设计
第三节 文创平台: 文化氛围的多元构筑
一、 文化场馆: 公共文化和精英文化展示
二、 机构文化志: 政治和经济力量的符号外化
三、 文化生产集聚: 文创景观与原产地符号
四、 文化消费/参与: 迪斯尼化和娱乐机器
五、 故事与媒介: 题材讲述与传播焦点
六、 社区惯例和精神: 种群志与文化他者
七、 “嗡嗡声”: 亚文化人群和波西米亚
第四节 文创生态: 创意社会的环境营造
一、 厚植城市创意资本
二、 构建创意磁场
三、 实施创意城市战略
附录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附录二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近期部分文化创意学术成果概况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