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
49.8
¥
49.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周琳墨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135210
出版时间2024-08
版次1
印刷时间2024-08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图书信息】
书名:距离
作者: 周琳墨
责编:徐琼
定价:49.80元
字数:150千字
页码:144
印张:9
开本:16开(170*230mm)
装帧:平装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书号:ISBN:9787203135210
分类:人际关系/口才艺术
【编辑推荐】
好的画作,需要留白 , 给予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 好的关系,也需要“留白”, 给两颗心留下缓冲地带。尊重彼此的边界,保持恰当的距离,浓淡相宜,远近相安, 是交友之道,也是处世之道。
【内容简介】
都说“距离产生美”,无论是亲人之间、情人之间、朋友之间,这似乎都是相处之道的不二法则。那,这个距离是多远呢?
有人说,是一杯水的距离。我告诉你,我要出发去你家做客,你泡好一壶香茗,等我。
我不疾不徐,到了你家,寒暄,落座,捧起香茗,温度刚刚好。相谈甚欢!
距离如此,人心如此。适当的距离才能成就美好的相处。
【作者简介】
金牛座零零后,中国传媒大学在读,文艺编导专业。热爱写作与媒体传播,曾作为主要创作者,参与创作多部校园纪录片,如《大四》《兜圈》等;也是一位美食博主,在自己熟悉与不熟悉的领域不断进行着各种探索。
【名家推荐】
【目录】
第一章 万物有隙
叔本华的刺猬003
过分凉薄,亲人也会变路人010
“乍交之欢”与“久处之厌” 017
距离?深度?其他? 022
一杯水的距离——人际关系的“舒适圈” 027
不即不离,社交的“最高智慧” 031
第二章 距离,让友情更长久
友情是个啥?037
谁是你的Soulmate?041
被“憋死”的友谊046
容易被误解的友谊049
肝胆相照的友情055
距离,亲人间的纽带
界限,亲情关系的“防腐剂” 061
亲情不是越界的“挡箭牌” 071
我与Ta们 080
距离,爱情的“保鲜剂”
爱情也会因为距离而“腐败”“变质” 089
爱情也需要距离 094
“保鲜剂”使用指南 099
拿捏距离,轻松炼成社交达人
工具型人际关系与“工具人” 109
生活所迫,被迫社交? 114
帮你炼成“社交达人”的N个BUFF 120
【试读章节】
万物有隙
你相信有“亲密无间”的关系吗?
不管信不信,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因为这压根儿就不科学!在两个独立的物体之间,距离即便再小,也是存在的,更别说是两个活生生的人之间了,不仅有物理距离,还有心理距离呢。所以,追求“亲密无间”的关系,无异于作茧自缚。
话虽这么说,但现实很“骨感”,鲜少有人在这方面不“踩雷”,“怨憎会”与“求不得”往往也会在人追求“亲密无间”的关系中如影随形。
《圆觉经》中的“不即不离,无缚无求”运用到生活中,又何尝不是相处之道的巅峰境界呢——不必强求,也不必刻意摆脱,处之随缘,才能免被束缚。这其中的“随缘”或可理解为保持恰当的距离(边界感),不强求、不逾越。
有“隙”方能“吞吐”,情感也需要良性的代谢,从而使得一段关系能够长久地被“保鲜”。
就像寒冬里的刺猬,
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
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叔本华
叔本华的刺猬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在《附录 和补遗》一书中曾提到过这样一则寓言: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为了取 暖想要依偎在一起。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两只刺猬都被对方身上的刺 刺得鲜血淋漓,它们赶紧调整了姿势,拉开了些距离。这样,它们不但互 相之间能够取暖,也不会
令对方和自己受伤。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 远,又会感觉寒冷。”他的这句名言也因此而传播甚广。这就是常被人们 提及的“刺猬效
应”,也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恰到好处无疑是真理,如何保持合适的距离的确是一 门艺术。
番外:有距离才有美?
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布洛(Edward Bullongh,1880~1934)在《作为一个艺术中的因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中,提出了“心理距离”这个概念。
布洛认为,人们只有在不考虑审美对象和自己的实际需要目的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心理上保持一定距离的 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审美。同时,针对“欣赏者或艺术创造者与作品既要有切身感而不是冷眼旁观,又要带有一定距离”的“距离矛盾”,他又提出了“差距”(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太近)和“超距”(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太远)的概念。由于“差距”和“超距”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范围,所以应当允许人们在欣赏活动中存在个性差异。简而言之就是:对艺术的感知“各花入各眼”,个性差异使然,真正的审美需要克服审美活动中的狭隘功利主义。
这个概念虽然是针对艺术领域的审美而提出的,但应用在人际交往中,实在是超级完美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欣赏(审视)谁说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审美呢,于是“距离产生美”也成了人际交互的“黄金法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