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新不破旧(光边签名钤印版)
  • 立新不破旧(光边签名钤印版)
  • 立新不破旧(光边签名钤印版)
  • 立新不破旧(光边签名钤印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立新不破旧(光边签名钤印版)

78 全新

库存10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河清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135081

出版时间2024-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24-11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上书时间2024-11-27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图书信息】

书名:立新不破旧:清末新式官报史

作者:程河清

责编:李鑫

定价:78.00元

字数:360千字

页码:416

印张:13

开本:32

装帧:精装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ISBN:978-7-203-13508-1

分类: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新闻史·报史

【编辑推荐】

晚清的中国,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王公贵胄、朝中重臣、封疆大吏如何面对近代报刊?从邸报到新式官报,晚清的官方媒介究竟如何转型?官方报纸从无到有,究竟如何影响了历史发展?

一部非常精彩的学术佳作。从邸报到近代官报,晚清的官方媒介由此从传统走向近代化。但从《北洋官报》到《政治官报》,晚清的官报又有怎样的不同?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直至清末,官方(朝廷)一直留存的是邸报、塘报、宫门抄,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报纸。在清末新政之后,各地的督抚大臣开始着手近代官方报纸的创立,如《北洋官报》《南洋官报》《秦中书局汇报》《湖北官报》《并州官报》等等。官方报纸的设立,在于流通信息,有助于时代进步,但是地方州、县常常拖欠报费、邮费,也令不少官报入不敷出,濒临破产,这期间突显了“新”与“旧”的矛盾和冲突。本书的价值在于梳理清末官方报纸的历史脉络,再现晚清官方报纸从无到有、举步维艰的过程,也解读了当时封疆大吏和朝中重臣对近代官媒的不同态度,以及近代新闻报刊如何影响了历史走向。

【作者简介】

程河清,1993年生,安徽合肥人,新闻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报刊史、邮政史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报刊邮政发行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866—1934)”,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江苏官报史(1904—1949)”,并参与其他各类项目多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等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相关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名家推荐】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倪延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绍根倾情推荐

【目录】

导言 Ⅰ

第一章 内生与外力:新式官报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001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播制度提供的内在基础 003

第二节 新式报刊的传入及其影响 010

第三节 “官设报馆”观念的出现 026

第四节 “以报为牍”:办报理念的确立 045

第二章 从督抚办报到中央办报:新式官报的实践脉络 071

第一节 甲午之后创办官报的最初尝试 073

第二节 地方先行:督抚与省级官报的普及 092

第三节 创办中央官报与官报实践的制度化 099

第四节 空间与内容:新式官报的信息覆盖 105

第三章 开明与保守:新式官报的内容取向129

第一节 倡导新式教育 131

第二节 改良社会风气 155

第三节 鼓吹“预备立宪” 184

第四节 “新瓶旧酒”:官报的守旧本质 198

第四章 共存与冲突:新式官报运作中的权力博弈 209

第一节 新旧并立:官报局内部的组织与人事 211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势力的持续角力 228

第三节 民间群体对政府官营事业的批评 247

第五章 创新与束缚:官报传播网络的搭建及其困境 257

第一节 派销、邮政与信息传递渠道的快速形成 259

第二节 白话官报、阅报社与演说:传播路径的拓展 285

第三节 财政危机与官报发行障碍 306

第四节 官方驿递、邮政怠惰延误官报传输 319

结语 331

附录 清末新式官报一栏表  343

参考文献 366

致谢 386

【序言】



在晚清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新式官报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是媒介变革的产物,更是政治、社会、文化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程河清的 《立新不破旧:晚清新式官报史》 一书,正是对这一独特历史现象的深入剖析,为我们揭开了新式官报在清末新政改革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背后的历史逻辑。本书的出版,无疑将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新闻传播史研究和文化史研究产生积极影响,对于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而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著作。

一是选题独特,视野宏阔。在两百余载波澜壮阔的中国新闻事业史长河中,传教士报刊、政党报刊、民营报刊等的兴盛,均受到了充分的关注,然而晚清时期的新式官报却未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作者以宏阔视野和创新勇气,首次对清末新政时期涌现的新式官报进行了系统性剖析,全景式地展现了这些官报从诞生、兴盛至逐渐淡出的历程。全书不仅追溯了新式官报的历史根源,还细致梳理了其实践轨迹、组织架构、内容特色、权力动态及传播机制,填补了近代中国新闻史及报刊专题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空白,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洞悉晚清新式官报演变历程的窗口,也为学术界贡献了一份宝贵的思想资源。

二是挖掘深入,阐述透彻。通过细致爬梳各种报刊、档案与文献史料,作者对晚清新式官报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辩证分析,显出较为深厚的学术功底。将新式官报置于晚清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不仅厘清了媒介形态自身的演进脉络,还运用新与旧、内与外、上与下、官与民等多维视角,深刻揭示了清末新式官报的核心本质。所以,本书巧妙地将官报置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交织的复杂网络之中,展现其与各种社会要素之间错综复杂而又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深刻揭示了这些看似开明的尝试背后所隐藏的守旧思维与本质矛盾。这些内容与形式、开明与保守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展现了既中肯又富有洞察力的分析,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细节的精准把握和高远立意。

三是创新鲜明,启迪深远。本书的核心立论“立新不破旧”深刻而独到,揭示了晚清新式官报在倡导新式教育、改良社会风气、鼓吹“预备立宪”等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尝试,同时敏锐地洞察到这些革新背后根深蒂固的守旧倾向。在研究方法层面,本书运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与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构建起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分析框架。特别是,通过与日本官报及本土民间报刊的共时性对比,精准定位了新式官报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的独特地位与影响;通过对官报局内部组织架构、人事变动及权力博弈的个案观察,客观展现了晚清政治生态中官方媒介的复杂场景。这些创新性的研究策略与视角,深化了学界对晚清时期媒介与社会变革关系的理解,为后续探讨中国近代媒介与政治互动模式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展现出显著的学术价值与深远的启示意义。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