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求索录
  • 创新求索录
  • 创新求索录
  • 创新求索录
  • 创新求索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新求索录

正版 当天发货 无划线

28 4.1折 6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国杰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3-4-2

上书时间2024-05-18

一品暮醒书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国杰 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5
  • 版次 1
  • ISBN 9787121063947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9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李国杰同志的“创新求索录”是他自1986年底留学回国以来研制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和龙芯微处理器、领导中科院计算所进行知识创新二十余年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他坚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在高技术前沿领域自主创新执著求索的思想轨迹。书中既有“三思而后行”前瞻思考,又有对自主创新实践“三行而后思”的反省总结,对科技工作者、高技术企业创业者和有关政府官员都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国杰,男,1943年5月生于湖南邵阳,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1985-1986年间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87年回国工作,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90年任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并担任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专家组副组长,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目前任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2003年兼任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
【目录】
第1章创新思考篇
技术创新的关键在选题
发展高技术难在何处
实现产学研结合要进一步改变观念
关于用产研学的分工与合作
发展知识经济从数字背后做起
加速培养信息高技术人才
关于国情、高新技术和人才的断想
步步登高,任重道远——深化对“技术创新”的理解
创业难,再创业更难
知识创新的牵引力
关注科研决策机制与投入产出比
高技术与中国
走“珍珠换玛瑙”之路
走新型信息化之路
创新的前提是自信
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认识
在信息化中坚持自主创新
国家科研机构要在自主创新中发挥骨干与引领作用
SCI不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由论文数量高速增长引发的思考
自主创新要有“中国特色”
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
创新竞争是文化和人才素质的较量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第2章战略建议篇
关于我国开展智能计算机研制的建议
对科学院发展信息科学技术的看法
对《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立项建议书》的评审意见
关于信息化与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几点看法
“十五”期间我国信息领域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关于入世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五”期间信息产业可能的增长点
高端通用微处理器重大专项立项建议(节选)
建设让8亿中国人受益的“龙网”
“十一五”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化规划基本思路
对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几点建议
关键在于国家要有明确的路径选择
对《科技进步法》的修改意见
中国对开源软件应作出与国力相称的贡献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建议

第3章曙光与龙芯篇
另辟蹊径发展高性能计算机产业
办公司的辩证观
抓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必须两手硬
关于发展我国计算机高技术产业的思索
从103机到曙光机——中国高性能通用计算机研制历程回顾
走向产业化的国产高端计算机
曙光之路——曙光计算机研制与产业化十年总结
研制龙芯CPU的策略考虑
发展IC产业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000台曙光超级服务器下线的启示
我国CPU/SoC设计任重道远
从曙光十年的发展看自主创新
将龙芯产业化推上新台阶
抓住曙光计算机跨越发展的机遇

第4章重塑计算所篇
永立潮头,破浪前进——庆祝中科院计算所创建四十五周年
关于计算所发展战略的一些考虑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发展战略
寄语计算所新员工
以“产出”的影响为导向,提高科研效率
勤谋略,重改革,育人才——当所长的几点体会
国家级骨干型、引领型、网络型研究所——计算所创新三期的追求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中国计算机事业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改革创新和谐奋进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计算所工作

第5章技术前瞻篇
我们的近期目标——计算机智能化
并行计算机评述与展望
计算智能: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智能计算机
可扩展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远景
非传统的高性能计算技术
信息服务网格——第三代Internet
软件的灵魂是算法
关于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
网格、机群和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于超级计算与能力服务的战略思考
关于研究和推广低成本电脑的意见
对计算机科学的反思
21世纪初期的计算机技术
关于网络社会宏观信息学研究的一些思考

第6章附录
宁静而致远
漫谈做人做事做学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