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子:救世的苦行者
  • 墨子:救世的苦行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墨子:救世的苦行者

12 2.4折 50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奉贤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富美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8140

上书时间2024-10-21

岁暮轩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有画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富美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0875519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3页
  • 字数 180千字
  • 丛书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内容简介】
墨子是战国初期一位主张言行合一的哲学家、科学家和实干家。墨子看到战国时代那个崩裂、纷争、动乱的世界,他劳心苦思、摩顶放踵,奔走天下,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想要拯救当时紊乱的社会,让社会走上积极进取、和平光明的境地。他的思想与实践精神,至今仍有启迪的作用。
【作者简介】


周富美,台大中文研究所。曾任台大中文系教授、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2001年自台大退休。著有墨子借字集证、墨子韩非子论集等。

精彩内容:

【导读】仆仆道途的苦行者

周富美

这本书提供了有关墨家学术思想、墨子言行,以及墨家弟子事迹的主要资料。
墨子是鲁国人,约生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卒于公元前四世纪前叶,当孔子之后,孟子之前百年,年寿在八九十岁左右,与孔子再传弟子同时,是战国初年一位大思想家。
墨子生逢封建制度崩溃,各国相争、兵祸连年、生民涂炭的战国初年。因“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不满于儒者的不尊天鬼、厚葬久丧、重礼乐、信命定之说,而提出了“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种主张,期能以此“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改革政治、社会、经济、伦理、等方面的弊病。他只讲实用的道理,不谈高深的理论。他反对贵族政治、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奢靡浪费,谈论、伦理都是以是否切合的利益为标准。
在先秦诸子中,没有一个能像墨子那样站在民众的立场发言, 并且那样热心谋求的、那样注重实践的效果的。墨子不但是思想家,更是实行家。他真正做到“言行合一”,不但“坐而言”,更“起而行”,把他的理念上说下教,上自王公大人,下至匹夫徒步之士,“遍从人而说之”。墨家是个很特殊的,有组织、有纪律的学术团体,墨子之后的墨家称为钜子(又称“巨子”),执掌“墨者之法”管理墨家徒属,又组成子弟兵以济弱御强,墨子主张“非攻”,他深知要有实际的力量才能抵抗强横、达到和的目标。所以带领弟子们孜孜行义救世,而以“自苦为 极”、“向义背禄”自律。由于墨子学说及人格的感召,吸引了许 多志士豪侠投到他门下,以致墨家声势不但于战国初年足以与当时的大学派儒家相抗衡,且持续盛行于战国两百余年间。墨子及 墨家弟子足迹遍天下,备受时君尊崇、时人景仰。墨家在战国时 代,对于学界、政界、社会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墨家分前后两期,前期墨家以战国初年的墨子及其弟子为主, 刻苦行义、宣扬十论,重“说书”、“谈辩”、“从事”的实际功用, 身体力行。后期墨家则在战国中叶,重辩学和科学。墨辩是这时期的代表作。前文已说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  说下、大取、小取六篇统称墨辩。文体、理想与墨 子其他篇什不同,内容为论知、论辩、论算学、论形学(几何 学)、论光学、论力学、论心理学、论政治、论经济、论哲学等,涵盖认识论、逻辑学、科学技术以及人生哲学,是反映后期墨家 思想和学术的文献。墨辩非作于一人一时,是经过长期酝酿、提炼、逐步形成的,可能在战国中叶编定,也是墨子死后一百五十年左右。墨辩对于前期墨子哲学思想作了补充和发扬, 但抛弃了天鬼观念和意识,把哲学和科学紧密地联系起来, 并且在反对名家诡辩的论战中集各家逻辑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中国哲学个完整的逻辑学系统的“辩学”,在学术上有重大的贡献。
战国中叶以后,墨家分化为三派,谈辩派一枝独秀,逐渐脱离前期墨家的刻苦实践。秦汉统下后墨家衰微。墨家这种拥有实力、讲求高义、兼爱世人的学派,在战国分立的时代能受各国欢迎,到天下一统后不见容于统治者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定于一尊后,墨家受排斥更趋消沉,几乎从思想界消失。直至十八世纪末,清中叶乾嘉年间,中国后帝国露出衰兆之际,墨学才复活。学者渐受西方求真精神影响, 突破传统,对于墨学重作整理,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掀起为墨子辩诬,为墨书作校注的热潮。民国以来,研究墨学的人, 更是风起云涌,又在先生及先烈张溥泉先生,和大学者梁启超、胡适等先贤的推崇、鼓吹、阐扬下,墨学自阴霾中大放光明。先生呼吁国人恢复固有,主张儒墨兼用, 他特别强调我们要:“依据儒家的精神,吸取墨家的,实践科学的精神。”
墨子文章朴质实,说理清楚,除阐论墨子思想外,描述墨子人格是感人。我现在改写墨子,便以介绍墨子人格及思想为主,大多取材于第五部、第三部及第二部。尽量保留原 著的精神和语气,有时以故事型态阐述,希望能让年轻的朋友们, 在较轻松的园地里窥探墨子精奥的哲学思想,并认识墨子令人敬佩的刻苦坚毅的格,及济世爱人的怀抱。
【目录】


【导读】仆仆道途的苦行者
前言
章    一个苦行者的形象
节    行义的精神
第二节    坚毅的格
第三节    言行合一
第四节    义行实录 
(一)在楚国  
(二)在齐国  
(三)在鲁国   
(四)在卫国  
(五)结语   
第二章    与儒者的论战
(一)儒学的弊病  
(二)不抹杀孔子  
(三)古言古服  
(四)述而不作   
(五)君子若钟  
(六)答非所问  
(七)不能兼爱  
(八)行譬豨  
(九)乱天下的贼   
(十)强执有命 
(十一)丧葬的叫花子 
(十二)盾的礼 
(十三)儒者强过婴儿吗? 
(十四)无客而学客礼 
第三章 对孔子的批判 
(一)孔子参与白公之乱  
(二)孔子报复齐景公  
(三)孔子是大力士   
(四)孔子伪善  
(五)孔子心术  
(六)结语  
第四章 墨子十论
 节  兼爱 
(一)治国如治病  
(二)乱起于不相爱  
(三)兼相爱、交相利  
(四)仁人的使命  
(五)兼爱难行吗?
(六)兼爱是梦想吗?
(七)夏禹的兼爱  
(八)商汤的兼爱  
(九)文王的兼爱   
(十)武王的兼爱  
(十一)选择兼爱的朋友  
(十二)选择兼爱的国君  
(十三)兼爱犹如投桃报李  
(十四)人类是一个整体  
(十五)爱的心量无限  
(十六)“志”、“功”有别  
(十七)爱人不外己  
(十八)兼爱的理想   
第 二 节  非攻
(一)“盗”与“侵略”
(二)“杀一人”与“杀千万人”
(三)“义”的混淆  
(四)攻伐无利  
(五)打仗该在什么季节?  
(六)战争是野心家的工具  
(七)野心家的狡辩  
(八)武力能收服民心吗?  
(九)贤君须能“上中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
(十)当今的多好攻战  
(十一)攻战不利天、不利鬼、不利人  
(十二)攻战如同孩童骑竹马  
(十三)“攻”与“诛”
(十四)立义名、成大功、得厚利  
第 三 节  尚贤
(一)尚贤使能是为政者要务  
(二)如何增多贤人?  
(三)圣王的尚贤使能  
(四)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五)任贤的“三本”
(六)贤人的作用  
(七)尧举舜、汤举伊尹、武丁举傅说  
(八)如贤人不在左右  
(九)以聋子为乐师  
(十)职事的浪费  
(十一)历史的印证  
(十二)富贵为贤,得天之赏   
(十三)富贵为暴,得天之罚  
(十四)尚贤为政,可定天下  
第 四 节  尚同 
(一)的起源  
(二)上同而不下比  
(三)乡长一同乡之义  
(四)国君一同国之义  
(五)天子一同天下之义  
(六)天子上同于天  
(七)用五刑管束  
(八)为民兴利除害  
(九)尚同当辅以尚贤  
(十)天子视听如神  
(十一)尚同而家齐国治天下  
第 五 节  节用
(一)增加财富  
(二)衣服、房屋、甲兵、舟车的制造   
(三)节用的方法  
(四)节衣服  
(五)节饮食  
(六)节宫室   
(七)节舟车  
(八)节蓄私  
(九)人力资源  
(十)以时生财   
第 六 节  节葬
(一)仁人如孝子  
(二)什么人合乎仁义? 
(三)厚葬久丧不能使富足  
(四)厚葬久丧不能使人增多  
(五)厚葬久丧不能使社会安定  
(六)厚葬久丧不能禁止攻小国  
(七)厚葬久丧不能使上帝鬼神赐福  
(八)节葬短丧的方法   
(九)尧舜禹三圣王的葬礼  
(十)骇人听闻的恶俗  
第 七 节  非乐
(一)音乐能拯救天下吗? 
(二)音乐使人荒废正事  
(三)兴乐丧国  
(四)勤力始可生存  
(五)对好乐者的惩罚  
(六)圣王不作音乐  
第 八 节  天志
(一)得罪于天则无可逃遁  
(二)以天志为法则  
(三)怎样是顺从天志? 
(四)上天怎样兼爱天下的人? 
(五)天喜欢什么?厌恶什么?  
(六)天高于天子  
(七)义出自至贵至智的天  
(八)“天德”与“天贼”
(九)不仁不祥的人  
第 九 节  明鬼
(一)信鬼神能使天下治  
(二)鬼神不容置疑  
(三)杜伯复仇  
(四)句芒神赐福  
(五)庄子仪显灵   
(六)祐观辜受神诛  
(七)死羊触断中里徼的脚  
(八)古代圣王对鬼神的信仰  
(九)先王书上的记载  
(十)祭祀的功能  
第 十 节  非命
(一)有命说的害处  
(二)确立三表法  
(三)向历史求证据  
(四)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五)淆乱天下的邪说  
(六)祸福不是命定  
(七)“勤力”的哲学  
第十一节    结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画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