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第3版)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第3版)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第3版)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第3版)

78 8.0折 9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奉贤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继光  主编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3

装帧平装

货号280-9787511453525

上书时间2024-05-01

岁暮轩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继光  主编
  •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5
  • 版次 3
  • ISBN 9787511453525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772页
  • 字数 65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从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角度出发,介绍了固体催化剂制备中的沉淀、过滤与洗涤、干燥、成型、浸渍、焙烧、还原与硫化等单元操作,涉及其基本原理与科学基础,操作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工程问题与有关设备。讨论了催化剂制备规律及其工业放大与装置工程设计问题。同时概要介绍了沉淀、浸渍及固体催化剂强度研究中应用数学模型的工作,以及几类新型催化剂。内容丰富,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强调工艺与工程结合,实用性强。
【作者简介】
张继光,教授级不错工程师,196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催化与化学动力学专业。在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催化剂厂长期从事炼油催化剂生产、技术开发工作,积累了催化剂相关专业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参加近20项催化剂新产品工业放大与试生产,主持包括分子筛裂化催化剂、重整催化剂、加氢改质催化剂等催化剂的工业试生产,先后获得获中石化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中石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1992年评为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技管理专家,199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章绪论(1)11催化剂的开发与制备(1)12催化剂的构成和制备(1)121催化剂的相态(1)122固体催化剂的材质、性能和制备(2)13固体催化剂的工程设计和制备(4)14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放大研究(5)141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流程分析(5)142催化剂制备过程的放大技术(7)15催化剂制备过程的研究前景(9)16催化剂制备的多尺度关联(10)17催化剂制备的典型流程(11)171沉淀法(11)172浸渍法(11)173混合法(12)174离子交换法(13)175熔融法(14)参考文献(15)第2章沉淀(17)21沉淀的生成(17)211晶核生成(19)212晶核生长(19)22沉淀经典理论(20)221晶核生成热力学(20)222晶核生成动力学(22)223晶体生长动力学(23)224沉淀新理论(25)23影响晶型沉淀的因素(31)231浓度(31)232温度(32)233搅拌(33)234pH(33)235表面活性剂(33)236杂质(34)237Y型沸石合成、晶化条件的讨论(34)24胶态沉淀(无定形沉淀)(46)241溶胶(47)242凝胶(53)243胶凝作用与胶溶作用(59)244硅胶、硅铝胶沉淀过程中制备因素讨论(60)25沉淀物老化(71)251颗粒长大(71)252晶型完善及晶型转变(72)253脱水收缩(72)26溶胶-凝胶法生成氢氧化物的科学基础(73)261生成氢氧化物机理的探讨(73)262硅胶孔结构的形成(76)263老化在多孔硅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80)264凝胶“记忆效应”(88)27沉淀条件对载体和催化剂性能的影响(100)271沉淀条件(100)272制备氢氧化铝沉淀条件的讨论(138)273控制氧化铝孔径的方法(157)28共沉淀法(共胶法)(174)29沉淀操作中的工程问题(179)291沉淀反应器操作方式的影响(179)292沉淀操作中搅拌的影响(182)210沉淀操作单元设备(186)2101成胶罐(187)2102搅拌器(189)2103加热器(189)2104通风设施(189)参考文献(189)第3章过滤与洗涤(196)31过滤(196)311过滤基本原理(197)312影响过滤的主要因素(198)313过滤介质的选择(198)314絮凝剂(202)315过滤设备(205)32洗涤(213)321洗涤基本原理(213)322洗涤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216)323洗涤中值得注意的问题(223)324洗涤方式(223)325洗涤设备(224)参考文献(225)第4章干燥(226)41干燥基本原理(226)411毛细管流动模型(226)412扩散模型(227)42干燥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227)421对干凝胶孔结构的影响(227)422对载体和催化剂机械强度的影响(231)423对活性组分分布的影响(233)43干燥操作中的工程问题(238)44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240)441超临界流体(241)442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原理(241)443超细氧化铝制备(242)45干燥设备(243)451厢式干燥器(243)452转筒干燥器(243)453转鼓干燥器(244)454卧式桨叶式干燥器(244)455带式干燥器(245)456振动流化床干燥器(245)457喷雾干燥(246)458气流干燥(246)459盘式连续干燥器(247)4510组合式干燥器(248)参考文献(249)第5章成型(251)51成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251)511催化剂形状和尺寸对反应器填充床层压降的影响(252)512催化剂形状和尺寸对催化剂有效因子的影响(253)513成型对催化剂颗粒机械强度的影响(255)52成型机理(257)521粒子间的结合力(257)522液体的架桥机理(259)523颗粒的成长机理(260)524从液体架桥到固体架桥的过渡(261)53成型助剂(262)531黏结剂(262)532润滑剂(263)533孔结构改性剂(263)54压缩成型(265)541压缩成型原理(266)542影响压缩成型的因素(267)543压缩成型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269)544压缩成型设备(273)55挤出成型(274)551挤出成型过程(274)552挤出成型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275)553挤出成型设备(302)56转动成型(309)561转动成型原理(309)562转动成型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310)563转动成型设备(314)57喷雾干燥成型(317)571喷雾干燥工作原理(317)572喷雾干燥成型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321)58油中成型(326)581油氨柱成球(326)582油柱成球(328)583油中成型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329)59其他成型方法(334)591喷动造粒(334)592冷却造粒(336)593纤维状载体成型(336)594异形载体成型(338)510固体催化剂机械强度的基础研究(343)5101固体催化剂床层整体堆积压碎强度模型(343)5102浸渍与干燥过程催化剂强度影响因素分析(346)5103焙烧过程催化剂强度影响因素分析(347)5104硫化过程催化剂强度影响因素分析(348)511改进工业制备技术提高催化剂强度(350)参考文献(354)第6章浸渍(359)61载体(359)611载体的作用(359)612载体的选择(360)613常用工业载体的性质(361)614氧化铝载体(370)615非氧化铝载体(372)62浸渍(390)621浸渍基本原理(391)622浸渍过程影响因素(391)623浸渍液配制(403)624竞争吸附的作用(408)625活性组分浓度分布(410)626浸渍数学模型(437)627浸渍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440)628浸渍操作过程中的工程问题(468)63浸渍操作单元设备(473)631过饱和浸渍(473)632饱和浸渍(475)633流化床浸渍(477)参考文献(477)第7章焙烧(484)71焙烧基本原理(484)711热分解(484)712固相反应(485)713晶型变化(486)714再结晶(486)715烧 结(487)72焙烧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489)721比表面积和孔结构(489)722表面酸性(499)723晶型和微晶大小(504)724催化剂机械强度(509)725催化剂活性、稳定性(510)73焙烧操作中的工程问题(520)731载体和催化剂焙烧中发生飞温现象(520)732重整催化剂焙烧中出现灰球(521)74焙烧设备(522)741厢式焙烧炉(522)742回转式焙烧炉(522)743网带式焙烧炉(523)744隧道窑(525)745立式管式炉(525)参考文献(526)第8章还原与硫化(529)81还原与硫化过程(529)811还原与硫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530)812还原过程中的动力学(531)82还原与硫化条件对还原过程的影响(541)821还原与硫化条件(542)822重整催化剂A(557)823重整催化剂B(561)824合成氨催化剂(566)825B302Q一氧化碳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570)83还原过程对金属分散度的影响(571)参考文献(576)第9章几类新型催化剂(579)91膜催化剂(579)911膜催化剂的制备(581)912膜催化剂的表征(586)913膜催化反应和膜反应器(594)92车用催化剂(596)921车用催化剂的特性(597)922车用催化剂载体(600)923车用催化剂(604)93超细颗粒催化剂(611)931超细颗粒的特性(611)932超细颗粒的化学性质(612)933超细颗粒的制备(613)934超细颗粒催化剂(619)94均相络合催化剂(622)941甲醇羰基化合成乙酸(622)942烯烃氢甲酰化反应(624)943不饱和烃加氢反应(630)944烃类氧化反应(637)95非晶态合金催化剂(648)951非晶态合金的特性(649)952非晶态合金的制备(649)953镍基非晶态合金加氢催化剂与磁稳定床反应器研究开发(652)参考文献(655)0章催化剂工业放大(658)101工业放大的基本概念(658)102催化剂的工业放大过程(660)1021技术交底(660)1022准备工作(661)1023工业放大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662)1024技术总结(662)103催化剂工业放大研究(663)1031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铝催化剂工业放大(663)1032催化剂单元操作研究(668)1033丙烷氨氧钒-铝氧氮化物催化剂放大控制参数(671)1034高通量试验(HTE)和工业放大过程(674)104催化剂工业放大中技术因素的考察(677)1041必控指标的选择和确定(677)1042过饱和溶液浸渍法负载金属组分含量的调整(677)1043选用贵金属组分的问题(679)1044催化剂形状和粒度(680)1045强度(680)参考文献(680)1章催化剂装置工程设计(682)111催化剂装置工程设计的发展现状(683)112催化剂装置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684)113催化剂装置工艺流程设计原则(685)114催化剂装置工程设备的工艺设计原则(687)115催化剂装置布置设计原则(695)116自动控制设计(703)参考文献(705)2章催化剂制备过程清洁生产技术(706)121清洁生产含义与原则(707)122催化剂制备过程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实例(708)参考文献(741)3章CFD模拟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应用(743)131CFD模拟简介(744)132数值模拟几个典型模型(745)1321Eulerian-Eulerian(E-E)模型(746)1322Eulerian-Lagrangian(E-L)模型(748)1323DEM模型(750)1324湍流模型(751)133闪蒸干燥过程的数值模拟(754)1331模拟体系(754)1332模型网格的划分(754)1333计算结果(755)134喷雾干燥过程数值模拟(759)1341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760)1342模型验证(761)1343工业喷雾干燥塔模拟(762)135旋转焙烧炉数值模拟(764)1351模拟方法(765)1352几何体构建和网格划分(766)1353模拟结果(768)136结论与展望(769)参考文献(77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