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痘蠡言·1933年石印线装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民国广东医书
  • 麻痘蠡言·1933年石印线装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民国广东医书
  • 麻痘蠡言·1933年石印线装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民国广东医书
  • 麻痘蠡言·1933年石印线装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民国广东医书
  • 麻痘蠡言·1933年石印线装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民国广东医书
  • 麻痘蠡言·1933年石印线装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民国广东医书
  • 麻痘蠡言·1933年石印线装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民国广东医书
  • 麻痘蠡言·1933年石印线装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民国广东医书
  • 麻痘蠡言·1933年石印线装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民国广东医书
  • 麻痘蠡言·1933年石印线装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民国广东医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麻痘蠡言·1933年石印线装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民国广东医书

1200 九品

仅1件

广东珠海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伯坛

出版人苏群周

年代1933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石印

装帧线装

四部分类集部>总集

尺寸20 × 10 cm

册数5000册

上书时间2024-11-13

华宙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品相如图,目前全网最好品相。
商品描述
1933年石印版初版儿科类中医文献·麻痘蠡言
前段时间在行家手里收集到的一本中医原版文献,一看名字以为是讲传染病天花等痘症的老医书。
​实际上为清代广东名医陈伯坛关于对儿科的中医著作。
作者​陈伯坛,生于1863年。中医,出身贫家,得族亲资助入学,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甲午科第七名举人。为经济所限,不再求仕进,立志医业,后在广州大马站悬壶济世。挂牌行医,实行“富者多取而不伤, 贫者减免而受惠”的宗旨,门诊只收诊金二毫钱。因医术精通,每日求诊者逾百。曾经治好两广总督谭钟麟久治不愈的失眠症, 后又治愈近代史上赫赫有名,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的母亲和儿子的重病。岑创办两广陆军军医学堂(后称广东陆军军医学堂),礼聘陈任中医总教习、中医主任。 不久,又兼任广州中医夜校学馆主任,学员45人。他日间应诊, 晚间授伤寒课,有时还到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讲课。​陈伯坛与正果和尚、赵鹤琴齐名,成为广州三大名医之一。

1924年,他携眷赴香港定居, 在中环文咸东街租铺设“陈伯坛寓”,挂牌行医。诊金收港币一元,出诊增加十倍。 其行医宗旨有所改变,但依然门庭若市,求医者众多。他在业医之余,撰文著述,辛勤不息。他深得张仲景的伤寒论要旨,旁及各家;且不固守旧说,着意创新,以精、警、整、 醒四字为运行医术的方法(即:精通三阴三阳、五运六气;警觉那些有误的,对医书不生搬硬套; 整理有层次,或从表面入里,或由里而发外;醒神清脑,随机应变); 对医理坚持“四不”(不剥削、不阿附、不随便敷衍、不拾人唾余),对前人注释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绝不盲从附和, 悉心探索,创新医理;对传统中医的规例有所突破。特别是使用大剂量,对病人大胆对症下药,其用药剂量多至一剂有三四斤(1500-2000克),故被称为“陈大剂”, 有广东四大名医之一和广东四大怪医之一的称誉。陈伯坛晚年在香港一边行医,一边著书, 还独资创办伯坛中医学校,参与授课。三四十年来,培育中医人材千百计, 其中成为医界名流的有在港业医的陈甘棠、陈遂初、陈仿周、陈柳一、陈鉴人、陈子石、陈习之、陈瑞甫等;在广州业医的有程祖培、 钟耀奎等;在江门业医的有赵景明、陈仲明等。
​我手里的版本是1939年正式出版前的1933年赠送版本,由顺德人苏群周出资的石印版,存世量只有5000册。
​简单翻阅此书后,旧时中医开方都是以便宜简单的中草药治病,并非如现代的一些中医为了赚钱,开方均以名贵药材出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如图,目前全网最好品相。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