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颖达文献辑刊
  • 孔颖达文献辑刊
  • 孔颖达文献辑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孔颖达文献辑刊

19800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福华, 李金善主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上书时间2021-07-08

采薇阁书店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孔穎達),字冲遠,唐冀州衡水人(今河北省衡水市)。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孔穎達爲孔子第三十三世孫。他生於北齊後主武平五年。青年時期,曾受業於同郡經學名家劉焯(五四四—六○八),精習《春秋左氏傳》《王氏易》《毛詩》《禮記》等儒家經典。隋煬帝大業初年,孔穎達舉明經高第,授河内郡(今河南省沁陽市)博士。隋末大亂,避地虎牢關(今河南省滎陽市)。秦王李世民平定東都,置秦府文學館,孔穎達遂爲秦府文學館學士,與房玄齡、姚思廉、陸德明、虞世南等人并稱爲十八學士。
貞觀元年(六二七),李世民即位後,以『文武之用,各隨其時』,隨即制定了多種經學史學纂修計劃。孔穎達初爲秦府學士,後來歷官國子司業、國子祭酒等職。直至貞觀十七年以老致仕,十餘年間,孔穎達先後參與了《五經正義》《隋書》的編纂工作,爲中國文化作出巨大貢獻。
通常所説的《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是中國上古文化經過長期演變而形成的歷史文獻。至少從孔子時代起,《易》《書》《詩》已是無可置疑的經典。孔門後學傳習《六經》,又作傳記解釋經典的意藴。如《易經》有『易傳』,《禮》有『禮記』,《春秋》有『三傳』等。傳記文獻在後世成爲經典不可分割的部分,甚至晉升到經典的位置。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學在百家九流中脱穎而出,成爲古代文化的主流,儒家經學也由此成爲古代學術的中心。漢代以下,學術風氣隨時變遷,學者講習討論,形成了衆多的經學流派。南北朝時期,由於師授源流以及地域差别,經學有南學、北學之分。南北『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則王輔嗣,《尚書》則孔安國,《左傳》則杜元凱,河洛《左傳》則服子慎,《尚書》《周易》則鄭康成,《詩》則并主於毛公,《禮》則同遵於鄭氏。大抵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隋書·儒林傳序》)
唐代虽然結束了南北朝的紛争局面,但在文化學術上并不統一。太宗即位不久,隨即於貞觀四年(六三○),詔顔師古等考定《五經》。次年,《五經》定本成書。《五經》定本的成書,在儒臣中引起争議,因爲師授源流不同,多有異説。雖然,顔師古的博雅最終折服了諸儒,但經説異論的弊端也顯現出來。貞觀七年(六三三),詔孔穎達、顔師古等人編訂《五經義疏》。《五經義疏》是中國經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其對自孔子以來一千年的經解文獻進行了系統整理。全書以陸德明《經典釋文》以及顔師古《五經》定本爲基礎,包羅融貫漢魏古注以及六朝義疏。其中《易經》用王弼注,《易傳》用韓康伯注,《尚書》用孔安國注,《詩》用毛傳、鄭箋,《禮記》用鄭注,《左傳》用杜注,義疏則南北兼採。全書的編輯工作,歷時將近十年,於貞觀十六年基本定稿。有太學博士馬嘉運指其謬誤,於是更令裁定。原書初名《義贊》,太宗詔改爲《正義》。永徽五年(六五四),孔穎達、太宗去世數年之後,《五經正義》定稿并頒行天下,成爲『明經』考試的標準。
隨著學術的發展,經學的内容不斷擴容,唐代即有『九經』『十二經』名目。經目的增加,主要是將傳記文獻,如《左傳》《穀梁傳》《公羊傳》,甚至《論語》《孝經》《爾雅》等晉升爲經。自北宋神宗以後,《孟子》也列爲經書,形成《十三經》并延續至今。經學内容的变化,并未動搖《五經正義》的經典地位。兩宋以後,理學勃興,經學形成了新的解釋範式,《詩》《書》《易》《春秋》等經,皆有宋代學者的新注本,即便如此,《五經正義》仍有無可替代的價值。
《五經正義》作爲古代學術的基本文獻,歷代傳寫翻刻,版本衆多。今可知的最早版本,爲宋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三月,國子司業孔維等人校訂的單疏本。南宋初年,由於單疏本中無經文、注文,學者閱讀不便,兩浙東路茶鹽司始將注疏合刻。此本每半頁八行,世稱爲八行本。南宋末年,又出現了注、疏合刻并且附釋音的新刊本。新本每半葉十行,世稱十行本。十行本的底版,歷經元、明兩代輾轉補修,流傳很廣。明代的監本、汲古閣本以及清初的武英殿本與十行本皆有繼承關係。清代中期,學者阮元曾以十行本、單疏本爲主,重新校勘整理《十三經注疏》。新本初於江西,刊刻未畢而阮元移撫河南,因爲無人督臨,草草收工。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南昌府學教授朱華臨又據阮本重加校勘,訂正了原書不少訛誤。南昌本刊成以後,流傳至今,爲學者所通用。
除《五經正義》以外,孔穎達還參與《隋書》的纂修工作。唐貞觀年三年(六二九),太宗命於禁中設立史局,纂修梁、陳、北齊、周、隋五代史。其中《隋書》由魏徵、房玄齡、孔穎達、顔師古等人合力完成。《隋書》修成以後,由於叙事簡明,體例謹嚴,受到學者的高度評價。
編輯《孔穎達文獻輯刊》,是衡水市『文化衡水』項目的一部分。本書主要收録了《五經正義》與《隋書》。爲了反映各書的源流,本書收録了宋、元、明、清四代刊刻的八種不同版本的《五經正義》,囊括了各書的主要版本。對於經學史研究,各書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書收録《隋書》兩種,一爲元刊本,一爲日本翻刻明北監本。全編影印出版,相信能對相關學術研究及衡水地方文化建設産生一定的助力。
編者識

總目録
第一册
周易正義 十四卷 唐 孔穎達 撰 宋刻遞修本一
第二册
尚書正義(一)卷一至卷九 唐 孔穎達 撰 宋孝宗間刻本一
第三册
尚書正義(二)卷十至卷二十 唐 孔穎達 撰 宋孝宗間刻本一
第四册
毛詩正義(一)卷八至卷十七 原缺卷一至卷七 唐 孔穎達 撰 
                     日本昭和十一年東京東方文化研究院東方文化叢書景宋紹興九年刻本一
第五册
毛詩正義(二)卷十八至卷二十九 唐 孔穎達 撰 
                     日本昭和十一年東京東方文化研究院東方文化叢書景宋紹興九年刻本一
第六册
毛詩正義(三)卷三十至卷四十 唐 孔穎達 撰 
                     日本昭和十一年東京東方文化研究院東方文化叢書景宋紹興九年刻本一
第七册
禮記正義 七十卷 存五卷 卷六十三至七十 唐 孔穎達 撰 
                     民國間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淳化刻本 古鈔本一
第八册
春秋正義(一)卷一至卷卷十四 唐 孔穎達 撰 
                     日本昭和六年東京東方文化研究院東方文化叢書景鈔正宗寺本一
第九册
春秋正義(二)卷十五至卷二十五 唐 孔穎達 撰 
                     日本昭和六年東京東方文化研究院東方文化叢書景鈔正宗寺本一
第十册
春秋正義(三)卷二十六至卷三十六 唐 孔穎達 撰 
                     日本昭和六年東京東方文化研究院東方文化叢書景鈔正宗寺本一
第十一册
周易注疏(一)序至卷六 三國魏 王弼 注 晋 韓康伯 注 唐 孔穎達 疏 
                     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十二册
周易注疏(二)卷七至卷十三 三國魏 王弼 注 晋 韓康伯 注 唐 孔穎達 疏 
                     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十三册
尚書正義(一)卷一至卷七 漢 孔安國 傳 唐 孔穎達 疏 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一
第十四册
尚書正義(二)卷八至卷十三 漢 孔安國 傳 唐 孔穎達 疏 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一
第十五册
尚書正義(三)卷十四至卷二十 漢 孔安國 傳 唐 孔穎達 疏 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一
毛詩注疏 原書已失傳 故闕

第十六册
禮記正義(一)序至卷十三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撰 
                     宋紹熙三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十七册
禮記正義(二)卷十四至卷二十四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撰 
                     宋紹熙三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十八册
禮記正義(三)卷二十五至卷三十三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撰 
                     宋紹熙三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十九册
禮記正義(四)卷三十四至卷四十三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撰 
                     宋紹熙三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二十册
禮記正義(五)卷四十四至卷五十二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撰 
                     宋紹熙三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二十一册
禮記正義(六)卷五十三至卷六十一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撰 
                     宋紹熙三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二十二册
禮記正義(七)卷六十二至卷七十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撰 
                     宋紹熙三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二十三册
春秋左傳正義(一)序至卷八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等 疏 
                              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二十四册
春秋左傳正義(二)卷九至卷十三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等 疏 
                              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二十五册
春秋左傳正義(三)卷十四至卷十八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等 疏 
                              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二十六册
春秋左傳正義(四)卷十九至卷二十二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等 疏 
                              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二十七册
春秋左傳正義(五)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七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等 疏 
                              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二十八册
春秋左傳正義(六)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一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等 疏 
                              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二十九册
春秋左傳正義(七)卷三十二至卷三十六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等 疏 
                              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一
第三十册
周易兼義 九卷 略例一卷 音義一卷 三國魏 王弼 注 晋 韓康伯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遞修本一
第三十一册
附釋音尚書注疏(一)序至卷十一 漢 孔安國 傳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三十二册
附釋音尚書注疏(二)卷十二至卷二十 漢 孔安國 傳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三十三册
附釋音毛詩注疏(一)序至卷三 詩譜序一卷 漢 毛亨 傳 漢 鄭玄 箋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三十四册
附釋音毛詩注疏(二)卷四至卷八 漢 毛亨 傳 漢 鄭玄 箋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三十五册
附釋音毛詩注疏(三)卷九至卷十三 漢 毛亨 傳 漢 鄭玄 箋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三十六册
附釋音毛詩注疏(四)卷十四至卷十七 漢 毛亨 傳 漢 鄭玄 箋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三十七册
附釋音毛詩注疏(五)卷十八至卷二十 漢 毛亨 傳 漢 鄭玄 箋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三十八册
附釋音禮記注疏(一)序至卷九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釋音 
                                   元泰定致和間刻明遞修本一
第三十九册
附釋音禮記注疏(二)卷十至卷十七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釋音 
                                   元泰定致和間刻明遞修本一
第四十册
附釋音禮記注疏(三)卷十八至卷二十七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釋音 
                                   元泰定致和間刻明遞修本一
第四十一册
附釋音禮記注疏(四)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九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釋音 
                                   元泰定致和間刻明遞修本一
第四十二册
附釋音禮記注疏(五)卷四十至卷五十一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釋音 
                                   元泰定致和間刻明遞修本一
第四十三册
附釋音禮記注疏(六)卷五十二至卷六十三 漢 鄭玄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釋音 
                                   元泰定致和間刻明遞修本一
第四十四册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一)序至卷九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四十五册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二)卷十至卷十九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四十六册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三)卷二十至卷二十九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四十七册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四)卷三十至卷四十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四十八册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五)卷四十一至卷五十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四十九册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六)卷五十一至卷六十 晋 杜預 注 唐 孔穎達 疏 
                                             唐 陸德明 音義 元刻明正德遞修本一
第五十册
周易兼義(一)序至卷四 三國魏 王弼 注 晋 韓康伯 注 唐 陸德明 音義 
                     唐 孔穎達 正義 (略例)魏 王弼 撰 唐 邢璹 注 
                     明嘉靖李元陽福建刻十三經注疏本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