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县)北城小学校徽,图案:志士,骏马,城墙。背款:48——民国时期徽章校徽证章奖章勋章纪念章类。 位于南汇县泥城镇,今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镇泥城社区。民国26年(1937年),姜文奎、陆文衡创办北城小学。泥城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30年,沈千祥、姜氏兄弟等组织了闻名上海的“泥城农民武装暴动”,建立起浦东第一个苏维埃政权。1938年,“汇角战斗”打响浦东抗日第一枪,创建了“浙东抗日根据地”。
¥
1170
八品
仅1件
年代30年代 (1930-1939)
材质铜
尺寸3.6 × 3.1 × 0.11 cm
上书时间2024-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品相自定
- 商品描述
-
【泥城镇小学教育】
南汇县泥城镇(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镇)
民国22年(1933年),郁正佳在黄沙创办海滨小学。
民国26年(1937年),姜文奎、陆文衡创办北城小学。
民国28年(1939年),姜文光、姜文奎兄弟俩筹资在汇角周大根烈士牺牲地创办秋萍(周大根乳名)小学,为遮侵华日军耳目,取名汇角小学。
姜文焕在兴隆村境内自家的土地上建造校舍,兴办南城小学。
民国34年(1945年),陆文标在苏桥村境内创办高桥小学。
民国35年(1946年),季毓霖在塘角村境内创办滨海小学。
【泥城——浦东地区革命的摇篮】
在泥城这块热土上,哺育和培养了一批浦东地区的革命前辈。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们在反对封建军阀、土豪劣绅、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独裁,争取民主自由、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领导、发动和参与了浦东地区的革命斗争,为浦东人民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他们与泥城地区的小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革命先辈姜杰、沈千祥是20世纪20年代时的泥城小学校长;周大根是30年代时的崇文高等小学校长(崇文初级小学校长为郭毅);姜文奎在泥城创办了北城小学,和其弟姜文光筹资在汇角创办了秋萍(周大根乳名)小学(汇角小学前身);姜文焕创办了南城小学。
他们聘请中共地下党员、进步老师到校任教、任职,招收贫苦农民子女入学读书,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培养他们成为国家有用之材。
其间,沈千祥、姜文源、周大根分别以校长身份作掩护,在学校、农村发展了10余名中共党员,又先后建立了中共发蒙小学支部、蟛蜞庙农民支部和泥城小学支部,学校成为中共地下组织的活动中心,培养革命青年的摇篮。泥城暴动旗帜的制作、宣传资料的编印等均在这些学校进行。
沈千祥、姜杰等还组织了南汇县小学教师联合会,发动全县小学教员百余人向教育局进行请愿索薪斗争。沈千祥、姜文奎等组织了泥城私立学校财产消查委员会,将查获的钱用来建造校舍。沈千祥还和姜杰、姜文光一起领导、组织、团结进步师生开展了驱逐反动校长的斗争,使广大师生得到了教育、锻炼,学校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学校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压迫等爱国主义教育,利用音乐课教唱进步歌曲。为鼓励学生潜心学业、陶冶德性、敢作敢为、创造未来的信心,学校教师谱写了《崇文校校歌》进行教唱。30年代,泥城横港一带吸食吗啡、白粉(均为毒品)的人较多,该校教师联系实际,创作了歌词《戒毒歌》,配上民间小调,在学校教唱,还组织学生下乡演唱,以唤起民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树立戒毒的勇气和决心。学校还把姜文奎作词的《实行农民暴动向前进》,周大根作词的《五卅惨案周年纪念歌》等在学生中进行教唱。校内歌声嘹亮,朝气蓬勃,到处充满着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气氛。
中共党员、进步老师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启迪、感召了广大学生。在泥城小学、崇文小学就读过的鞠耐秋、王云(原名王正国)、唐静(原名秦炳楼)、丁炎(原名陈民权)、陈民生、周旋(周大根长子)、周到(周大根次子)、肖方(原名沈肖方,沈千祥之子),徐奇(原名徐文官)、茅万彬等,后来都为中国共产党、为祖国、为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泥城小学、崇文小学在吸纳贫苦农民子女上学读书的同时,利用农闲和晚上时间,发动、组织青年农民到学校,一方面教他们读书、写字,另一面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学校在教员中发展中共党员的同时,还在农民中发展中共党员,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和力量。
泥城地区的学校是名副其实的浦东地区中共地下组织的活动基地,是培养浦东地区革命志士的摇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