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契丹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契丹史

73 4.9折 149 全新

仅1件

山东淄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武玉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3

山东薇薇书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武玉环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2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31678
  • 定价 14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契丹史》是一部视角独特,全面、综合地论述契丹民族崛起、成长、壮大、衰亡的史学专著。本书共分为七卷:通史、典志、传记、考异、图表、大事编年、主要文献书目。
  本书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历史文献以及近年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吸收了作者已经发表过的研究成果,是作者多年来教学与科研成果的汇总与总结。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契丹王朝是以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为主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本书正是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点出发,从中探寻契丹王朝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特点,以期反映这一历史时期多元一体的时代特色。
【作者简介】
  武玉环,女,1950年出生于长春。祖籍河北。吉林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暨契丹女真史分会副会长(2006—2016年),吉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史、中国北方民族史、宋辽金史。1996年赴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任客员研究员。2001年任日本西南学院大学客座教授。著有《辽金社会与文化研究》《辽制研究》等著作。主编《中国大通史》辽夏金卷,参编《中华文明史》第6卷等多部著作。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期刊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东北工程”子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并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十余项。
【目录】
目  录

卷一 通史

第一章 契丹族的崛起与部落联盟的建立(3)  

 一 契丹族源(3)  

 二 奇首可汗与古八部(4)  

 三 契丹族的崛起与大贺氏部落联盟的建立(5)  

 四 遥辇氏部落联盟(8)  

第二章 契丹建国与灭亡渤海国(11)  

 一 诸弟之乱与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11)  

 二 契丹建国(14)  

 三 南下中原,设立州县制(15)  

 四 灭亡渤海国与设立东丹国(17)  

第三章 太宗南征与后晋的灭亡(21)  

 一 太宗之立与东丹王让位奔唐(21)  

 二 太宗援晋与占领燕云十六州(22)  

 三 太宗南征与后晋灭亡(23)  

第四章 世宗、穆宗时期的统治(25)  

 一 世宗即位与横渡之约(25)

 二 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与察割之变(26)  

 三 穆宗的残暴统治与对内对外政策(27)  

第五章 景宗、圣宗的中兴之治与圣宗的改革(30)  

 一 景宗即位及其对内对外举措(30)  

 二 圣宗时期的宋辽之战与“澶渊之盟” (32)  

 三 承天太后摄政与韩德让当权(35)  

 四 辽圣宗的改革(37)  

第六章 兴宗时期草原传统习俗和农业文明的碰撞与斗争(42)  

 一 钦哀太后篡权与倒行逆施(42)  

 二 兴宗的保守退让与重元的守旧跋扈(44)  

 三 兴宗时期对内对外政策及其得失(46)  

第七章 道宗时期重元之乱与耶律乙辛专权(52)  

 一 重元之乱及草原传统习俗和中原农业文明的交融与斗争(52)  

 二 耶律乙辛专权与宣懿皇后、太子..冤案(53)  

 三 道宗昏庸殆政与阶级矛盾的激化(56)  

第八章 天祚帝的黑暗统治与辽朝的灭亡(61)  

 一 天祚帝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剧(61)  

 二 赋税剥削的加重(64)  

 三 女真族的反辽斗争(65)  

 四 天祚帝遁入夹山与燕王独立(66)  

 五 各族人民的起义与辽朝的灭亡(67)  

第九章 西辽的兴衰(70)  

 一 耶律大石的西迁与西辽的建立(70)  

 二 西辽五君的更迭(72)  

 三 西辽的政治制度(72)  

 四 西辽末花剌子模的反抗活动(74)  

 五 屈出律篡夺西辽政权与西辽的灭亡(74)  

 六 西辽的疆域及其对中亚的影响(76)  

第十章 辽与周边民族的关系(77)  

 一 辽与高丽的关系(77)  

 二 辽与渤海民族的关系(83)  

 三 辽与宋朝的关系(91)  

 四 辽与西夏的关系(102)  

卷二 典志

第一章 地理志(113)  

 一 疆域、自然地理概貌与行政区划(113)  

 二 上京道及其所属府州县(114)  

 三 东京道及其所属京府州县(118)  

 四 中京道及其所属府州县(121)  

 五 南京道及其所属府州县(123)  

 六 西京道及其所属府州县(124)  

第二章 职官志(125)  

 一 中央北南面官制(125)  

 二 因俗而治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128)  

第三章 政治志(132)  

 一 契丹族的部族制(132)  

 二 斡鲁朵(140)  

 三 四时捺钵(148)  

第四章 经济志(150)  

 一 农业与土地制度(150)  

 二 畜牧业与群牧(155)  

 三 赋税与徭役(159)  

 四 矿冶业(170)  

 五 纺织业(172)  

 六 商业(174)  

第五章 兵志(180)  

 一 中央与地方各级军事机构(180)  

 二 军队的种类与兵器(182)  

 三 兵役制度及武官的选任(184)  

 四 契丹的军事战略战术(185)  

第六章 刑法志(188)  

 一 辽代刑法制度的设立、修订与破坏(188)  

 二 番律与汉律(192)  

 三 番汉二律逐步走向统一(198)  

第七章 艺文志(199)  

 一 契丹文字(199)  

 二 契丹文学(201)  

 三 辽代绘画(207)  

 四 儒学(208)  

 五 萨满教(215)  

 六 佛教(219)  

 七 契丹文化的源流及其历史影响(227)  

第八章 民俗志(240)  

 一 契丹族的衣食住行(240)  

 二 契丹的婚俗与婚制(250)  

 三 契丹葬俗(254)  

 四 契丹族妇女的社会地位(257)  

 五 文体娱乐活动(266)  

第九章 礼志(268)  

 一 吉仪(268)  

 二 凶仪(268)  

 三 军仪(269)  

 四 宾仪(270)  

 五 嘉仪(271)  

第十章 乐志(276)  

 一 国乐(276)  

 二 雅乐(276)  

 三 大乐(277)  

 四 散乐(278)  

 五 鼓吹乐与横吹乐(279)  

 六 诸国乐(280)  

 七 礼乐维护尊卑贵贱等级制度的教化功能(280)  

卷三 传记

第一章 皇帝篇(283)  

 一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283)  

 二 辽太宗耶律德光(290)  

 三 世宗耶律阮(293)  

 四 辽穆宗耶律.. (296)  

 五 辽景宗耶律贤(298)  

 六 辽圣宗耶律隆绪(301)  

 七 辽兴宗耶律宗真(305)  

 八 辽道宗耶律洪基(309)  

 九 天祚帝耶律延禧(315)  

第二章 后妃篇(320)  

 一 太祖淳钦皇后述律平(320)  

 二 承天太后萧绰(323)  

 三 圣宗钦哀皇后萧耨斤(325)  

 四 道宗宣懿皇后(326)  

 五 天祚文妃萧瑟瑟(328)  

第三章 文武大臣篇(330)  

 一 东丹王耶律倍(330)  

 二 顺宗耶律.. (332)  

 三 晋王敖卢斡(333)  

 四 阿保机的心腹耶律曷鲁(334)  

 五 辽初谋士韩延徽(336)  

 六 辽初汉相韩知古(338)  

 七 能征善战的萧敌鲁与阿古只(339)  

 八 太祖的谋士康默记(340)  

 九 渤海武将高模翰(341)  

 十 辽初贤臣耶律屋质(342)  

 十一 辽初契丹功臣突吕不(344)  

 十二 东丹国宰相耶律羽之(345)  

 十三 张砺(345)  

 十四 赵德钧与赵延寿(346)  

 十五 自在太子李胡(348)  

 十六 辽代重臣韩德让(349)  

 十七 一代名臣张俭(352)  

 十八 辽代汉族贤臣室.. (353)  

 十九 威震宋朝的大将耶律休哥(354)  

 二十 契丹名将耶律斜轸(356)  

 二十一 刘六符(357)  

 二十二 萧孝穆(358)  

 二十三 耶律仁先(360)  

 二十四 杨佶(362)  

 二十五 能吏大公鼎(363)  

第四章 文化艺术篇(365)  

 一 多才多艺的秦晋国妃(365)  

 二 文学家萧韩家奴(367)  

 三 史学家耶律俨(370)  

 四 王师儒(371)  

 五 民间才女耶律常哥(374)  

第五章 其他(376)  

 一 逆臣察割(376)  

 二 叛臣耶律重元(377)  

 三 佞臣耶律乙辛(379)  

 四 误国宰相萧奉先(382)  

 五 北辽皇帝耶律淳(383)  

 六 耶律雅里(384)  

 七 奚王回离保(385)  

 八 李处温(385)  

 九 东京起义军领袖大延琳(386)  

 十 辽代名僧鲜演大师(389)  

 十一 西辽政权的缔造者耶律大石(391)  

卷四 考异

 一 辽初社会性质考论(397)  

 二 辽代人口考述(407)  

 三 契丹再生仪考(414)  

 四 辽代斡鲁朵考述(419)  

 五 辽代科举考述(434)  

 六 春捺钵与辽朝政治(439)  

 七 王氏高丽时期的渤海移民考论(454)  

 八 辽代军礼考述(463)  

卷五 图表

 一 图(477)  

 二 表(482)  

卷六 大事编年

卷七 主要文献书目

 一 古代文献(545)  

 二 近现代文献(546)  

 三 考古(548)  

 四 国外文献(550)  

后 记(55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