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公共财政与宪政国家:作为财政宪法学的一种理论前言
  • 论公共财政与宪政国家:作为财政宪法学的一种理论前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公共财政与宪政国家:作为财政宪法学的一种理论前言

3 1.3折 23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刚志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

版次1

印刷时间2006-10

印次2

装帧平装

货号ZX5W

上书时间2024-06-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刚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1087206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4页
  • 字数 23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税法学研究文库10
【内容简介】
财政宪法作为各国宪法制度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历来对中外宪法学界所重视。但是,究竟为什么国家财政对于宪政制度如此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各种财政问题,加强宪政建设?我国宪法学界对此的专题研究非常不足,而财政学界的探讨往是长于经济效率分析、缺乏宪法学的制度思考。本书力图依据“国家具有对财政的物质依赖性”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命题,分析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与宪政国家三者之间三位一体的内在关联,力图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揭示宪政国家产生的经济根源,剖析宪政国家的构成要素,同时对中国建设宪政国家的必然性,可行性及具体方略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本书将力图说明保障人极乃是宪政的价值之唯,或者说,人权是宪政的逻辑起点,也是宪政的最终归宿。本书所运用的社会科学方法分析完善宪政体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利用相关经济统计数据说明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定位,探讨我国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及其解决之道,等等。
本书立足于国家对财政的物质依赖性这一基本命题,对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与中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围绕公共财政问题而展开的各种宪政斗争进行比较分析,在历史史实中展现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与宪政体制之间的关联性及相关宪政原理,分析各类宪政制度模式的共同要素,即作为宪政价值之维的人权保障、作为宪政制度之维的代议制度与作为宪政实践之维的权力制约原则。当然,在时间允许的限度内,笔者还奖尽量对各国的财政宪法规范进行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周刚志,法学博士,厦门大学法学院讲师。在《政治与法律》《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几篇,参加了《法理学》《西方宪法思想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原理》等教材的撰写,参与了《良法论》、《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等司法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地重大招标项目课题等共5项,其中《良法论》一书获“司法部一等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公共财政:一个富有时代内涵的宪法问题
第一节财政学视野中的公共财政
第二节宪法学视野中的公共财政

第二章公共财政与立宪主义历史
第一节公共财政与英国宪政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公共财政与美国宪政制度的形成
第三节公共财政与法国宪政制度的形成
第四节公共财政与德国宪政制度的形成
第五节公共财政与中国宪政制度的形成

第三章公共财政与立宪主义价值
第一节公共财政与立宪主义价值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公共财政与人权价值之理论分析

第四章公共财政与立宪主义制度
第一节公共财政与代议制度
第二节公共财政与国家结构形式

第五章公共财政与立宪主义原则
第一节公共财政与权力制约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公共财政与权力制约的基本制度

第六章公共财政与中国宪政之道
第一节现阶段中国的财政困境及其制度分析
第二节公共财政与中国宪政体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