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卷4):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组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卷4):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组合

5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丕龙 著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03

上书时间2024-05-20

智慧海洋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丕龙 著
  •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2144678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7页
  • 字数 67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陆相断陷盆地是世界上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之一,具有独特的油气地质特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复杂的成盆、成烃及成藏机制一直是石油地质家们的重点研究对象。我国东部大陆及近海分布着约230个各具特色的中、新生代陆相伸展断陷盆地,总面积达200×104km2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相含油气盆地集中分布区。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油气勘探创业以来,历经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高速发展阶段和80年代中期至今的稳定发展阶段,在以松辽、渤海湾、依兰-伊通、南襄、苏北-南黄海、江汉、百色等为代表的陆相伸展断陷盆地中,先后建成了大庆、胜利、吉林、辽河、大港、冀东、华北、中原、吉林、河南、江苏、江汉、渤海等10余个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基地,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和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在我国石油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辉煌历史成就为全世界所瞩目。
【目录】
第一章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条件概述

第一节盆地分布

一、时空分布

二、典型盆地基本特征

第二节储集体

一、碎屑岩储集体

二、碳酸盐岩储集体

三、火成岩储集体

四、变质岩储集体

第三节油气源

一、烃源岩的基本特征

二、烃源岩的演化

三、油气的成因类型

第四节生储盖组合

一、生储盖组合类型

二、生储盖组合发育控制因素

第二章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类型

第一节油气藏分类

一、油气藏定义

二、油气藏分类

第二节类型分述

一、构造油气藏

二、地层油气藏

三、岩性油气藏

四、复合油气藏

第三章陡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第一节陡坡带油气成藏组合一般模式

一、陡坡带的类型

二、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第二节断蚀型陡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为例)

一、构造特征

二、储集层特征

三、盖层及侧向遮挡

四、运移通道

五、油气藏特征

六、成藏组合模式

第三节持续型陡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一、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

二、廊固凹陷北部陡坡带

第四章缓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第一节缓坡带油气成藏组合一般模式

一、缓坡带分类

二、油气藏类型

三、成藏组合模式

第二节宽缓型斜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以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为例)

一、基本地质特征

二、沉积储集层特征

三、油气成藏条件

四、成藏组合模式

第三节窄陡型斜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以车西洼陷南部斜坡带为例)

一、构造特征

二、沉积储集层特征

三、油气藏特征

四、成藏组合模式

第四节双元型缓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一、辽河西部凹陷斜坡带

二、义和庄凸起北部斜坡带

第五章洼陷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第一节洼陷带油气成藏组合一般模式

第二节开阔型洼陷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一、近物源开阔型(以渤南洼陷为例)

二、远物源开阔型(以牛庄一六户洼陷为例)

三、多物源开阔型(以临南洼陷为例)

第三节狭窄型洼陷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一、濮城洼陷

二、大王北洼陷

第四节古盐湖油气成藏组合模式(以潜江凹陷王场油田为例)

一、构造特征

二、沉积储集层特征

三、油气成藏条件

四、油气藏特征

五、成藏组合模式

第六章中央背斜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第一节中央背斜带油气成藏组合一般模式

……

第七章潜山披覆构造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第八章边缘凸起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第九章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机制探讨(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为例)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