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观研究: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
  • 价值观研究: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
  • 价值观研究: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
  • 价值观研究: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价值观研究: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

实物拍摄,能下单都有现货,瑕疵图片显示 不议价,默认申通

5 1.1折 45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杨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凯锋 主编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39

上书时间2024-06-26

永明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馆藏书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凯锋 主编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2
  • 版次 1
  • ISBN 9787548605898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6页
  • 字数 240千字
【内容简介】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在2012年 3月成立伊始,就正式组建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室。
  该研究室重点关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及时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近成果,积极探索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国际传播,从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角度,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做一些有深度的理论储备。
   黄凯锋主编的这本《价值观研究--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是首次以“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室”的名义推出的集体科研成果。
   任何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社会都有其倡导的主导价值观念,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和倡导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价值观研究-- 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从宏观思路、国际视野和地方经验等多个层面思考价值和价值观,希望在主流意识形态建构方面有所贡献。
【目录】
总论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基本现状和理论思考  一、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总结  二、当今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分析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    (二)新左派思潮    (三)民族主义    (四)历史虚无主义  三、对“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现象的几点理论反思    国际视野篇(上)俄罗斯:核心价值观的重建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苏联核心价值观的裂变    (一)苏联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道德只具有阶段性的本质属性    (二)苏联核心价值观的裂变的起点——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实现人道主义转向    (三)苏联核心价值观的彻底裂变——勃列日涅夫复活斯大林主义导致“空心化”  二、苏联后期的多元化思潮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    (一)人道主义思潮兴起    (二)俄罗斯思想的探寻与回归    (三)新自由主义对苏联基本制度和道德加以否定    (四)“非暴力伦理学”直接取代“国家至上”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主流价值观  三、普京重建俄罗斯核心价值观  四、苏联核心价值观的裂变与俄罗斯核心价值观的重建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视野篇(下)倾向·原因·启示:西方视角下的中国道路  一、乌托邦、木乃伊和专制社会:20世纪之前西方眼中的中国    (一)倾慕与好奇:中国是具有优越文明的东方乌托邦    (二)批评与偏见:中国是停滞、落伍的木乃伊    (三)理性与分析:中国是拥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东方社会    (四)原因分析  二、“专制极权”与“乌托邦”:20世纪60年代西方左翼视野中的新中国    (一)“极权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学者的中国观    (二)“毛主义”的乌托邦:法国“五月风暴”中左翼知识分子的中国观  三、21世纪的西方中国观:以“中国模式”的争论为视角    (一)难以统一的定义:对“中国模式”的概括    (二)榜样还是威胁:21世纪西方中国观产生的原因  四、启示    人格示范篇新时期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  一、“雷锋精神”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50年:学雷锋活动与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性契合    (一)20世纪60年代初:“宣传”雷锋精神与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公民无产阶级信念的培养    (二)“文化大革命”的10年:形式化的学雷锋活动与畸形的思想道德状态    (三)20世纪80年代:“重塑”雷锋精神与主体意识启蒙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20世纪90年代:“拯救”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浪潮中的思想道德建设    (五)21世纪:“传承”雷锋精神与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一)从时代性与超时代性的统一上理解雷锋精神    (二)从职业道德向理想道德的转化中把握雷锋精神    (三)从人格示范向精神象征的升华中感悟雷锋精神  四、当前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应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公德与私德    (二)自发与刻意    (三)象征与负载    (四)适应性与非适应性  五、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载体和方法  六、几点建议    地方探索篇海门核心价值取向研究  一、前期调研、资料搜集和问卷设计  二、调查研究成果初步分析  三、海门核心价值取向的具本阐释    (一)开拓    (二)诚信    (三)尚智  四、结语  五、附件    (一)问卷及统计结果    (二)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阐述    (三)部分省市精神/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及其表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馆藏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