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桂五论检察
  • 王桂五论检察
  • 王桂五论检察
  • 王桂五论检察
  • 王桂五论检察
  • 王桂五论检察
  • 王桂五论检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桂五论检察

38 6.1折 62 九品

仅1件

北京石景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桂五 著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13

上书时间2024-05-18

知己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桂五 著
  •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801859396
  • 定价 6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47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纪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三十周年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王桂五论检察》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合理性、职务犯罪侦查强制措施的完善、侦查一体化机制建设、刑事公诉机制的改革、检察官考评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批结题报告质量高、理论性强,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研究论证有独到之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我们从中选出20份质量较高的重点和一般课题报告,以“法律监督与检察工作机制”为主题,编辑成《王桂五论检察》。
【目录】
总序
丛书出版说明
第一编人民检察制度概论
第一章我国人民检察制度的简要历史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检察制度
第二节建国以后人民检察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时期
第三节人民检察制度的中断时期
第四节人民检察制度的恢复和重建时期
第五节检察工作“三起三落”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
第一节确定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所根据的理论原则
第二节法律监督的概念、内容和要求
第三节人民检察院的任务
第四节坚持法律监督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
第五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错误思想

第三章人民检察院的设置和组织原则
第一节人民检察院的设置和人员任免
第二节检察委员会的组织与活动
第三节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原则

第四章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第一节检察权是统一的国家权力的一个方面
第二节对叛国案、分裂国家案等重大案件的检察权
第三节刑事案件的侦查权
第四节审查批捕权和决定起诉权
第五节代表国家提起公诉权
第六节对执行刑事判决和监所工作的监督权
第七节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第五章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的程序
第一节程序法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立案和侦查
第三节审查批捕工作的程序及其法律意义
第四节提起公诉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第五节支持公诉的活动和对法庭审判的监督
第六节上诉程序的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
第七节监督执行刑事判决和监所工作的程序

第六章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路线和工作原则
第一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路线
第二节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原则
第三节适用法律一律平等的原则

附录旧中国和资本主义的检察制度
第一节我们对待旧的检察制度的基本态度
第二节中国《周礼》上的“检察官”和封建社会的御史制度
第三节检察制度的起源
第四节对旧中国检察制度的批判
第五节对资本主义检察制度的评述

第二编检察工作实践与理论探索
四十年检察理论研究述评
检察工作如何结合运动和抓典型
关于检察工作的方针任务和典型试验
关于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和组织原则
人民检察制度的优越性
就检察工作的若干问题写给中央领导同志的信(节选)
检察工作“三起三落”的经过及其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法制和群众运动
我国第一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起草情况和经过
来之不易的我国第二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关于一般监督问题的争论及其经验教训
关于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问题及其争论
政法战线也要冲破禁区
反对违法乱纪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检察制度与人民民主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续解放思想
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斗争
在法学研究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关键在于党的正确领导
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党委不审批案件的指示
发扬民主和加强法制必须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
关于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几个问题
执行法律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独立行使检察权是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
必须重视公开审判制度
学习列宁关于检查监督工作的论述
学会使用法律武器
执行法律要考虑形势
坚定、正确地执行依法从重从快方针
略谈人治与法治的统一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谈谈检察工作的理论研究问题
试论刑事犯罪与阶级斗争
评“无罪推定”的诉讼原则
必须充分重视和认真执行《刑事诉讼法》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定名
政法部门的职能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发展和发展民主的正确途径
略论检察官的法律属性
略论互相制约与法律监督的异同及其他
检察制度与行政诉讼
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的今昔和有关问题的探讨
试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关于检察机关监督行政诉讼问题给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副主任项淳一同志的信
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问题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王汉斌副委员长的信
检察机关应有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的关系
关于建立检察学的方法论
从“唯刑事论”过渡到全面法律监督
坚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性质和现行体制
关于检察制度改革的初步研究

第三编检察回忆
中共高检署党组的成立
肝胆篇——商检初期党内外人士合作共事片断
广义的司法机关
高检初期的检察专员和检察员的级别
第一次取消风
检察宣传内外并重上下齐进
大区检察长座谈会与高克林到高检任职
走出外行的第一步
开“五反”之先河
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由来
人大代表称赞互相制约的原则
支持第一的特殊含义
熨熨帖帖和别别扭扭——毛主席对检、法两院组织法的评语
处理日本战犯是政治问题
处理日本战犯片断
检察员红一色的由来和问题
高检的苏联法律顾问
苏联检察代表团访华花絮
黄金时期
最高监督是非谈
检察批判的误区
薛克明的五百条和我的平反
一般监督在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点滴情况
第二次“取消风”
中兴小高潮
从碍手碍脚到举双手赞成
高检对《刑事诉讼法》的贡献
多变的检察领导体制
独立行使检察权含义的变化
检察立法:一条未被理解,一条未被执行
唯独不监督检察立法的实施
李六如亲自动笔
高克林如何对待挽留
张鼎丞的高风格
杨易辰的谦逊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