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9 1.2折 7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廖永安、胡仕浩、廖永安 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13

上书时间2024-05-18

知己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廖永安、胡仕浩、廖永安 编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0272320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9页
【内容简介】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是“湘潭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研究征文活动和改革论坛的智慧结晶。全书紧扣时代命题,聚焦中国问题,深入讨论了当前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中的各种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共分四编:第一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检视”主要从社会契约理论和数字正义理论、“国家与社会”、西方女性主义、文化传统等多个理论视角,对当前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审视,着力于提升现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研究的水平。第二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考察”立足于本土实践,对多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运作进行了深入考察,旨在回应实践需求,促进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良性发展。第三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保障”对调解前置程序、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等具体的制度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力图解决现有制度保障机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第四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发展进行了关注,旨在指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并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
【作者简介】
廖永安,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民事诉讼法,出版《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实证研究》等。
胡仕浩,曾担任*高人民法院案件评查组组长、*高人民法院赔偿办副主任等职务。2015年12月19日,任*高法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职。
【目录】
第一编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检视   
专题一 现代调解制度之重塑――以社会契约理论和数字正义理论为基础   赵 蕾  3   
一、以社会契约理论塑造现代调解制度的原因    3   
二、在调解程序中如何达成契约:论商谈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    5   
三、数字正义理论塑造未来调解制度    13   
四、结论    15   
专题二 “国家与社会”视角下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的多元模式    胡 伟  19   
引 言    19   
一、纠纷及延伸背景    19   
二、农村纠纷的多元性    22   
三、农村纠纷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24   
四、国家―社会关系下的纠纷解决模式    26   
结 语    29   
专题三 博弈论视角下证券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在逻辑    王 琳  30   
一、问题的提出    30   
二、证券群体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利益博弈    31   
三、证券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在逻辑    35   
结 语    38   
专题四 家事纠纷法官调解的行为偏差与价值矫正    李文超 李明红  39   
一、乱象纷呈:家事法官诉讼调解的类型化偏差与溯源    39 
二、先决问题:家事纠纷调解的功能与理念定位    45   
三、完善之策:保障法官调解家事纠纷结果有效性的要素介入    51   
结 语    54   
专题五 “裁判式调解”的现象透视与“事清责明”的多元化标准   陆晓燕  57   
引 言    57   
一、现象透视:从“裁判式调解”看“事清责明”调解标准的回归    57   
二、理论探析:“事清责明”作为调解标准的必要性和多元性    62    
三、目标定位:以“事清责明”的多元化标准,作诉讼调解的程序分流   66   
结 语    70   
专题六 西方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离婚调解    邬欣言  72   
一、现代离婚调解及其背景    72   
二、西方女性主义对离婚调解的态度发展脉络    74   
三、女性主义对离婚调解检讨的几个重要问题    81   
四、对我国现代离婚调解的启示    86   
专题七 当代中国纠纷解决中的“新传统”和“旧传统”    张 勤  89   
一、调解“新传统”中的国家性    90   
二、调解“新传统”中的自愿性    95   
三、调解中的“新传统”和“旧传统”    99   
专题八 立案登记制背景下多元解纷的“泛人民调解化”批判    舒秋膂  102   
一、“多元”变“一元”:非诉解纷“泛人民调解化”现象揭秘    102   
二、“垄断”生“泡沫”:多元解纷“泛人民调解化”现象的根源及弊端   105   
三、循名探其宗:纠纷多元调解的类型化梳理及功能区分    107   
四、复归真多元:非诉调解协同发展的实践完善及路径探索    110   
结 语    113   
专题九 乡土法庭调解的四个维度    蒋 正  114   
引 言    114   
一、对乡土法庭调解四个维度的分析    115 
二、当前乡土社会法庭调解存在的主要问题    122   
三、完善我国乡土社会法庭调解制度的建议    123   
结 语    127   
第二编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考察   
专题十 家事审判实践的运作样态与改革进路:以A县人民法院为样本   任尚远 杨 森 陈 超  131   
引 言    131   
一、试点探析:我国家事审判的改革样本    132   
二、历史演变:对A县人民法院1977―2016年审结的离婚案件的调查统计情况    133   
三、比较分析:改革样本与实践运行样本的“不相一致”    139   
四、功能实现:我国家事审判的改革路径    141   结 语    145   
专题十一 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改革实践:以W县人民法院为样本   陈晓静  146   
一、家事纠纷的特殊性    146   
二、传统家事纠纷解决模式的不足    147   
三、多元化解机制在家事纠纷解决中的优势分析    149   
四、家事纠纷多元化解之基本路径探索――以武城实践为背景展开    150   
结 语    156   
专题十二 刑事和解制度实证研究:以S县人民法院2012―2016年审结的故意伤害案件为样本    吴燕丹  157   
一、S县人民法院审结的故意伤害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基本情况    157    
二、故意伤害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的必要性分析    162   
三、故意伤害案件在适用刑事和解存在的问题    164   
四、以故意伤害案件为视角谈论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    168   
结 语    173 
专题十三 公证与诉讼对接:以“厦门模式”为样本    黄鸣鹤  174   
引 言    174   
一、“厦门模式”的源起与理念    174   
二、整体设计与具体落实    176   
三、存在的问题    180   
四、其他创新设想    182   
结 语    185   
专题十四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风险与防控:以525则司法案例为样本   陈 萌 宓秀范 卫晓蓓 丁 宁  186   
引 言    186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现行运行框架    186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律风险与防控    190   
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缺漏与填补    195   
结 语    200   
第三编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保障   
专题十五  ADR视阈下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审查制度之重构   谭 卫 蒋晓亮  203   
引 言    203   
一、检视: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审查制度的现实样态    203   
二、探赜: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审查全面收紧的成因分析    207   
三、求索: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审查制度的理性思辨    210   
四、重构:适度执行审查公证债权文书的完善路径    212   
结 语    214   
专题十六 强制调解程序的必要证成及其制度构建    詹 亮  218  
一、有关“强制调解”的意涵厘定:基于三个概念的对比分析    218   
二、有关“强制调解”的生成分析:基于三重维度的必要证成    220   
三、有关“强制调解”的域外考察:基于四种特质的通识借鉴    223   
四、有关“强制调解”的制度建构:基于三项机制的程序设计    225 
专题十七 我国调解前置程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陈新哲  229   
一、调解前置程序的改革现状    229   
二、调解前置程序改革遭遇困境的原因    232   
三、调解前置程序改革的法理依据    234   
四、应对调解前置程序改革困境的具体措施    237   
专题十八 法院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之构建    丁 鑫  241   
引 言    241   
一、检视:民事案件分流困境    242    
二、辨理: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理念的确立    245   
三、定位:建构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以实现多元化解纠纷    247   
四、立制:规范先行调解信息化运行的流程设计    250   
结 语    254   
专题十九 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实践反思与完善    石 菲 刘 芳  255  
 一、无争议事实记载的理论与实践争议    256   
二、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实证反思    257   
三、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改进与完善    263   
专题二十 论仲裁协议妨诉效果的调查方式    林 洋 陈元庆  265   
引 言    265   
一、现状及分析    265   
二、问题解决方案的域外视野    269   
三、问题解决――仲裁协议存否以当事人主张为主    273   
结 语    275   
第四编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   
专题二十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商事纠纷在线解决机制的制度构建研究    张朝阳 龚 茜  279   
引 言    279   
一、“一带一路”涉外商事纠纷审判面临的困境和在线解决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80 
二、“一带一路”纠纷在线解决的现实困境    284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商事纠纷在线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成因分析   287   
四、“一带一路”涉外商事纠纷在线解决的制度化构建    290   
结 语    296   
专题二十二 发展“一带一路”商事调解:方向与路径    段 明  297   
一、时代背景:“一带一路”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亟待改善    297   
二、理念规则:以丝绸之路精神为塑造指引    301   
三、路径选择: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方向指引    306   
专题二十三 多元路径下律师调解机制的方案选择和发展趋势   薛 林 王雪燕 沈晨玲  312   
一、问题的提出:多元路径下律师调解机制    312  
 二、律师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的现状分析    313   
三、律师调解机制选择:一种折中的方案    318   
结 语    322   
专题二十四 “特邀调解+司法确认”:律师主持调解的一个制度走向   赵 峰 陈希国  323   引 言    323   
一、价值定位:律师主持调解的必要性分析    324   
二、两种支撑:律师主持调解的可行性论证    325   
三、模式架构:“特邀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的宏观设想    328   
四、机制建构:“特邀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的微观设计    331   
结 语    336   
专题二十五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保障    杨良胜  337   
一、认知感知:多元化解社会认同与立法保障的辩证关系    337   
二、方兴未艾:立法引领保障与司法适度主导的协调统一    339   
三、一路走来:多元改革的地方顶层设计    340   
四、问计问道:非诉组织建设的立法保障    342   
五、融合发展:诉调对接平台的立法保障    344   
六、未来走向:立法保障的重点性和前瞻性    345   后记     34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