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文集(第2版)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文集(第2版)

86 19.8 九五品

库存2件

重庆大渡口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7.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汀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050201

出版时间2005-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29页

定价19.8元

货号5-2-9

上书时间2017-08-24

评价10好评率 99.33%

  • 物流很快 3
  • 包装仔细 2
  • 价格实惠 1
  • 值得信赖 1
  • 发货速度快 1
  • 品相不错 1
  • 品相超预期 1
  • 非常满意 1

云开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图书描述】:
本书深入分析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问题,推出“天下制度分析模型”,力图说明当代世界的理念困境,并且以中国哲学为基本资源,重塑关于“中国”的概念和关于“世界”的世界观。
【编辑推荐】: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文集(第2版)》:切身的世界虽然只不过是一个可能世界,但因为切身,所以它比其他所有可能世界更重要。生产一种人文知识就是策划一种生活。人们希望幸福。某种真理如果不利于幸福,人们就宁愿创造另一种事实以及与之相配的另一种真理。认识本质虽然重要,但策划幸福更重要,于是关于本质的知识问题就让位给关于幸福的知识问题。入们关心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能够给人类刨造比较好的命运?
【内容简介】: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文集(第2版)》介绍近20年来,政治/伦理/文化的一体化分析模式为哲学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转向。在《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文集(第2版)》中,赵汀阳以他的“综合文本”和“无立场分析”作为方法论,深入分析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问题,推出“天下制度分析模型”,力图说明当代世界的理论困境,并且以中国哲学为基本资源,重塑关于“中国”的概念的关于“世界”的世界观。
    赵汀阳的“综合文本”研究法同时也是对哲学方法论的一种探索,其中引进了博弈论、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某些分析。这种新的方法论加强了哲学的创造性,同时也可能形成有争议的理论扩张。
【作者简介】:
    赵汀阳,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论可能生活》(1994)、《一个或所有问题》(1997)、《人之常情》(1998)、《22个方案》(1997)、《直观》(1999)、《赵汀阳自选集》(2001)、《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2005)等。在方法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方面多有理论创新,其“可能生活”理论和“无立场分析”理论为知名理论。
【目录】:
    序言:关于方法论的一个说明
    “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
    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
    理解与接受
    历史知识是否能够从地方的变成普遍的?
    知识,命运和幸福
    哲学的中国表述
    在什么条件下暴力成为最佳策略?
    博弈问题的哲学评论
    关于后现代的一个非标准表述
    没有制度只有表述的后现代
    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
    Eurasia,Pacificia和Atlantia的文化政治分析框架
【媒体评论】:
    天下理念是惟一的世界先验理念。弱势共同体才需要文化身份。
    ——赵汀阳
【文摘】:
    按照中国民本主义的信念,民众的选择总与天意吻合,所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又日:“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这其中并非巧合,而是被认为存在着必然的吻合。这种必然的吻合需要论证。根据天人合一假设,似乎可以这样分析:存在必定是整体和谐和自身一致的,否则,被破坏的存在就变成不存在;既然存在是整体和谐的,那么天、地、人就必定是和谐呼应的;而天命不可见,它是隐藏着的,但是天命这种隐性的事实必定有其显性的表现途径,否则我们就会根本不知道存在着天命(希腊人也论证说我们不可能知道本来不知道的东西)。天道虽然遥远而不显 ,但是与之呼应的人道却近在眼前,人道的表现是民心,因为天是所有人的天,所以天先验地代表所有人的选择,于是,民心就是天命的显形。以天意和民心的一致性来证明统治的合法性的理论优势在于取证的方便。天意本身虽然并非直接可见,但民心却是明摆着的确证(evidence)。因此,即使声称知道了天命,也必须通过民心这一确证而得到验证,否则就是没有得到证明。所谓“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疏谓:天威之明,惟诚是辅,验之民情,大可见矣) ,又有“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
     至于“验之民情”,古代中国显然没有数字化的验证方式,比如现代的民主选举方式 。但实际上知道民情并不需要数字化的“准确”统计,因为民情总是表现为能够直观的或者直接感受到的社会气氛,而且,人们关于民情的直观、对社会气氛的感受似乎从来不会出错。原因可能是,民情的表现或流露是自然真诚的反应,直接表达了真实的社会选择。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

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