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考古 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怀念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考古 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怀念卷)

110.4 8.0折 138 九五品

库存10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26968

出版时间2009-06

装帧平装

页数253页

定价138元

上书时间2013-05-14

考古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怀念卷》为俞伟超先生的友人、学生等为了怀念俞先生而编写的怀念文集,从不同时段、不同角度回忆了俞伟超先生一生为文物考古事业所做的贡献,对纪念俞伟超先生具有一定的意义。俞伟超先生是集学者和教育家于一身的一代宗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他有教无类,循循善诱,无私地关爱和帮助自己的学生,成为深受晚辈爱戴的师长。他独具慧眼,选拔英才,不拘一格,一些自学成才的青年在他的推荐、培养下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
  俞伟超先生胸襟坦荡,虚怀若谷,尊师敬长,奖掖后学,在全国学术界和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先后被聘请和推选担任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兼任教授、西北大学兼任教授、吉林大学兼任教授、上海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安徽大学名誉教授、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楚文化学会会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四川大学博物馆顾问、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长城学会理事、保利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重庆市三峡文物保护顾问组组长等。
目录
一座用生命和智慧熔铸的学术丰碑(代序)——俞伟超先生的学术贡献评述
俞伟超先生生平
一个学者的生命力——深切缅怀俞伟超先生
追求博物馆最高境界——俞伟超先生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沉痛悼念尊敬的俞伟超先生
深切怀念俞伟超先生
“怀念俞伟超先生”追思会在京举行
永远的怀念
了了,仍未了——沉痛哀悼伟超兄
深切怀念伟超同志
忆俞伟超
俞伟超与中国考古学学科建设
“这是等了三十年的发现”——回忆俞伟超先生
一位云水胸襟的导师——追思俞伟超先生
恩师风范高山仰止——沉痛哀悼尊敬的俞伟超先生
怀念俞伟超,呼唤“班村”精神
俞伟超(1933~2003)
难忘的教诲——回忆俞伟超老师
我心目中的俞伟超先生
怀念俞伟超先生
中国环境考古的倡导者俞公伟超先生
忆俞伟超先生对中国古代制陶技术研究的关注
忆俞伟超先生对湖北考古文物事业的卓越贡献
良师教诲永铭不忘——深切缅怀俞伟超先生
事业永在风范长存
深切怀念俞伟超先生
深深的怀念
时代的召唤与时代的限制
忆俞伟超先生二三事
读《盘龙城》思恩师
悼念俞先生
俞伟超与航空考古
文物保护的“第一院士”——怀念俞伟超先生
第一推动力——怀念俞伟超老师(摘录)
俞伟超先生与科技考古
悼念俞伟超先生
作为师长的俞伟超先生
天庭布道倾才智文坛论剑少斯人
怀念俞伟超先生
俞伟超先生与西北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
痛苦的欢乐——纪念俞伟超先生
作为范例的班村
学者·学问·人生——俞伟超先生访谈录
先生风范山高水长——深切怀念俞伟超先生
缅怀我们的老师俞伟超先生
班村发掘之缘起——怀念俞伟超先生的一段往事
菩萨蛮·怀念
我所认识的俞伟超先生
一位具有史学精神的考古学家——追忆俞伟超先生
情谊胜过师弟子悲痛岂止哭失声——回忆与俞伟超先生交往的片段
三峡文物保护的奠基人——俞伟超
永不忘却的怀念
最后的文稿——记俞伟超先生
唁电

前言
  2003年12月5日,我们敬爱的导师——前中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著名考古学家、教育家俞伟超先生走完了他70年的人生旅途,怀着对一生钟爱的考古文博事业的憧憬,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考古学家的杰出代表,俞伟超先生为新中国的考古文博事业奋斗拼搏了整整半个世纪。他从选择投身考古文博事业的那天起直到生命的终结,始终坚定虔诚地奉行着自己“我们必须听从生命的召唤,必须不断地往前走”[1]的人生原则,热情激荡地用自己的全部智慧为新中国考古文博事业的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思考。他生前出版的一部专题考古发掘报告、一部学术专著、三部学术论文集[2]及发表在中外各种报纸杂志上的近百篇学术论文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就是他在半个世纪中为新中国考古文博事业艰苦拼搏、探索和思考的结晶。其研究范围之广,学术价值之高,使俞伟超先生成为中外公认的中国考古学体系的主要构建者之一和天才的中国考古学巨擘。
  在全国考古文博界同仁都在深切缅怀俞伟超先生的今天,回顾他的学术道路,总结他的学术贡献,无疑对我国考古文博事业今后的发展和学术后辈的成长都大有裨益。
  作为新中国的考古学骄子,俞伟超先生的学术贡献当然主要在考古学方面,后来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才涉足于博物馆学和文物学。仅就考古学而言,俞伟超先生研究的范围,上起旧、新石器时代,下迄唐宋,专攻战国秦汉考古,始终醉心于考古学理论方法的探索,而且在这些学术领域的研究上都卓有建树,自成一家,这在当代中国的考古学家中,是罕有其比的。著名考古学家杨泓先生对此感触颇深,曾多次对笔者说:“如果要写一部多卷本的《中国考古学》,俞伟超无疑是最合适的作者人选。”俞伟超先生在中国考古学界的地位于此可见一斑。
精彩书摘
  一个学者的生命力——深切缅怀俞伟超先生
  2003年12月5日,在全国考古工作会议于广州召开的当天,同样是在广州,我国当代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在经过与癌症两年多的抗争之后,病逝于医院的病床上。俞伟超先生1933年生于上海,去世时享年七十。虽然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在科技发达、祖国繁荣昌盛、文博考古事业重任在肩的今天,俞伟超先生还是走得早了些。闻此噩耗,考古界同仁和国家文物局的全体同志无不扼腕叹息。
  俞伟超先生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生前曾担任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历史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先生于1950年9月至1954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习,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考古专业毕业生。
  他早年即投身于配合三门峡水库工程建设中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先后参加了黄河三门峡古栈道的勘查和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唐墓葬群的发掘。研究生毕业以后先生长期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教研室任教,讲授战国秦汉考古、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古代文献目录学等课程,确立了世所公认的先秦两汉和考古学理论权威地位。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