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第2版) 张晋藩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222098 正版旧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第2版) 张晋藩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222098 正版旧书

正版旧书 里面部分笔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0.1 九五品

库存124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晋藩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22098

出版时间2007-07

装帧线装

页数361页

货号393104

上书时间2024-04-15

辉煌二手教材专营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温馨提示:亲!旧书库存变动比较快,有时难免会有断货的情况,为保证您的利益,拍前请务必联系卖家咨询库存情况!谢谢!
书名: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编号:393104
ISBN:9787040222098[十位:]
作者:张晋藩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页数:361
定价:35.00 元
参考重量:0.475Kg
-------------------------
新旧程度:6-9成新左右,不影响阅读,详细情况请咨询店主
如图书附带、磁带、学习卡等请咨询店主是否齐全* 图书目录 *
*章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
 *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一、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二、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历史比较
 第三节 夏商法律制度
 一、“行天之罚”的法制指导思想
 二、主要法律形式
 三、行政管理体制
 四、刑事法律内容
 五、司法审判制度
第二章 两周法律制度
 *节 概述
 第二节 西周立法概况
 一、“明德慎罚”的法制指导思想
 二、制礼作刑的立法活动
 三、法律形式及礼刑关系
 第三节 西周法律内容
 一、刑事法律内容
 二、民事法律内容
 三、行政法律内容
 第四节 西周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的设置
 二、狱讼形式的划分
 三、司法审判的原则
 四、监狱管理制度
 第五节 春秋战国法律制度的变革
 一、各家法律思想的争鸣与交锋
 二、春秋后期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
 三、战国时期的《法经》
 四、战国时期的司法改革
第三章 秦朝法律制度
 *节 概述
 一、商鞅变法与秦朝的统一
 二、秦朝法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第二节 秦朝统一封建法制的确立
 一、立法活动
 二、法律形式
 第三节 秦朝法律的主要内容
 一、刑事法律
 二、民事法律
 三、行政法令
 第四节 秦朝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二、诉讼审判制度
第四章 汉朝法律制度
 *节 概述
 第二节 儒法合流与封建法制的发展
 一、立法思想
 二、立法概况
 三、汉朝的法律形式
 第三节 汉朝法律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法律制度
 二、刑事法律
 三、民事法律
 四、经济法律
 第四节 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
 二、诉讼审判制度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节 概述
 第二节 各代立法概况
 一、三国时期的立法活动
 二、两晋南朝的立法活动
 三、北朝各代的立法活动
 四、法律形式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主要法律内容
 一、魏晋北朝的律学成就
 二、刑罚体系的重大变革
 三、罪刑适用原则的儒家化
 四、官僚贵族特权法的强化
 第四节 司法制度的变化
 一、司法机关体系
 二、诉讼审判制度
第六章 隋唐法律制度
 *节 概述
 第二节 隋朝的法律制度
 一、隋初的立法思想
 二、立法活动
 三、《开皇律》的立法成就
 四、隋朝后期法治的破坏
 五、司法制度的变革
 第三节 唐朝的立法成就
 一、唐朝的立法思想
 二、《唐律疏议》的制定及其成就
 三、律、令、格、式法律形式的定型
 四、《唐六典》的编纂及其影响
 五、唐中后期格后敕与刑律统类的制定
 第四节 唐朝法律对社会的全面调整
 一、行政法律规范
 二、民事法律规范
 三、经济法律制度
 四、刑事法律规范
 第五节 唐朝法制的特点与历史影响
 一、儒家思想是唐律的灵魂
 二、唐律是中华法系的代表
 三、唐律对周边国家和后世立法的影响
 第六节 唐朝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体系
 二、诉讼审判制度
 三、监察制度
 四、唐朝后期司法状况的败坏
第七章 宋、辽、西夏、金的法律制度
 *节 概述
 第二节 强化中央集权的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
 一、强化中央集权的立法思想
 二、《宋刑统》的制定
 三、编敕与编例的发展
 四、条法事类的出现
 第三节 宋朝法律的内容
 一、加强专制控制的行政立法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事经济立法
 三、重惩贼盗的国策及刑事立法
 第四节 宋朝司法制度的高度集权化
 一、君主集权的司法机关体系
 二、民刑有别的诉讼程序
 三、鞫谳分司的审判制度
 四、“翻异别勘”的复审制度
 五、检查勘验制度
 第五节 辽、西夏和金的法制概况
 一、辽的法制概况
 二、西夏的法制概况
 三、金的法制概况
第八章 元朝法律制度
 *节 概述
 第二节 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活动
 一、立法指导思想
 二、蒙古国时期的立法
 三、元朝统一后的立法
 第三节 元朝法律的内容
 一、民族分治的管理体制与行政立法
 二、保留民族习俗的民事经济立法
 三、体现民族特色的刑事立法
 第四节 司法制度的变化
 一、司法机关设置的多元化
 二、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
第九章 明朝法律制度
 *节 概述
 第二节 明初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
 一、重典治国立法思想的确立
 二、《大明律》的制定
 三、明《御制大诰》的编纂
 四、《问刑条例》的出现
 五、《明会典》的修撰
 第三节 明朝法律的内容
 一、行政体制的变革与行政立法
 二、民事经济法律规范
 三、刑事法律规范
 四、严惩官吏渎职与贪赃犯罪
 五、增设新的刑罚
 第四节 明朝司法制度的变化
 一、司法机关的变化
 二、会官审录制度
 三、厂卫干预司法
第十章 清朝法律制度(上)
 *节 概述
 一、立法思想与立法成就
 二、法制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地位
 第二节 封建法制体系逐渐完善
 一、行政法律
 二、民事法律
 三、经济法律
 四、刑事法律
 第三节 司法制度趋于完备
 一、司法机关体系
 二、刑事诉讼与审判制度
 三、民事诉讼与审判制度
 四、幕吏擅权与司法弊政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制度
第十一章 清朝法律制度(下)
 *节 概述
 一、社会国情的变化与传统法制的危机
 二、西学东渐促进法观念的更新
 三、法制近代化的开端
 第二节 近代法律体系的建立
 一、宪法性立法
 二、行政法律
 三、民事法律
 四、经济法律
 五、刑事法律
 第三节 司法制度改革
 一、历史背景
 二、司法机关改革与《法院编制法》的制订
 三、程序法的制定与诉讼审判制度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法律制度
 *节 概述
 一、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
 二、中华民国法制的特点
 三、中华民国法制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推进社会改革的各项法令
 第三节 民国北京政府法律制度
 一、代议制的蜕变与宪政立法
 二、民商事法律
 三、刑事法律
 四、司法制度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
 一、立法思想
 二、立法体系的建构与衰败
 三、宪法性法律
 四、民事立法及其特点
 五、刑事立法及其特点
 六、行政法律法规
 七、司法制度
第十三章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法律制度
 *节 概述
 一、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法制的形成和发展
 二、革命根据地法制的特点
 三、革命根据地法制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宪法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宪政立法
 三、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宪法性文件
 第三节 民事经济法律
 一、土地立法的发展
 二、婚姻立法
 三、劳动立法
 第四节 刑事法律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刑事立法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刑事立法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刑事立法
 第五节 司法制度
 一、工农民主政权司法制度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
 三、解放区的司法制度
  •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第2版) 张晋藩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222098 正版旧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