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根“中国” 978780178764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寻根“中国” 9787801787644

正版现货,除尘消毒极速发货,7-9成新保存完好,多重检查,如有问题会及时留言告知(出版超过10年的书都可能有自然发黄现象哦)有特别要求可联系客服确认

5.6 2.0折 28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长久 著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ISBN9787801787644

出版时间201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9787801787644

上书时间2024-12-26

多多图书旗舰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人建立“中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最根本的是着眼于全天下,是为了维护天下的太平;“中国”,就是上帝的儿子替其老子维护天下太平,治理全天下的地方。因此,“中国”是全天下最神圣的地方,是全天下的中心和枢纽。
无论是道家的《道德经》,还是儒家的五经,都弥漫着浓郁的北极星崇拜色彩。儒家、道家文化的源头都是北极星崇拜,都是基于对北极星居于天的中位不同的解读发展起来的。北极星崇拜催生“中”的崇拜,形成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中道”。

商品简介
    远在七千年前,华夏先民就根据对天象的观察,认定北极星是“天之中”,进而形成了北极星崇拜,形成了影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中央崇拜和中心主义:“中国”,是华夏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胎记,中央崇拜和中心主义引华夏先民形成了世界上专享的“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建国理论,再根据这一建国理论发现了“地之中”,在“地之中”建立的国家就叫做“中国”。“中国”至少已经叫了五千年。    而“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建国理论,就注定了“中国”之道就是天一家之道,“中国”注定是天下优选的国家,“中国”精神注定是大国精神,“中国”之道注定是大国崛起之道……

作者简介
    王长久,1963年生于黑龙江省宾县。198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先秦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读研期间师从徐喜辰、詹子庆两位导师钻研甲骨、金文、音韵、训诂,对十三经、诸子百家著作有深入研究。论文《生殖崇拜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多位专家好评。毕业后一直在新闻单位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继续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历时多年完成《寻根中国》一书。

目录
序章  发现解码“中国”的钥匙  上下五千年的遗憾  十大发现  解码之路无穷尽第一章  “中国”至少已叫了五千年  一、三千年前西周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    救“中国”的第一声      关于“中国”最早的文献记载  二、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大事  三、甲骨文中为何没有“中国”?    周朝人称商朝为“中国”    商朝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商”  四、最早的“中国”    黄帝建立的国家被称作“中国”    尧、舜、禹治理的国家被称作“中国”    夏朝亦被称作“中国”  五、“中国”,两千二百年前就非常流行第二章  “中国”,择天下之中而立的国  一、利玛窦给中国人特制的世界地图  二、天下最牛是“中国”    此“中国”非常国      发现远古时代的“中国”建国理论  三、一根木竿立起来的“中国”    天下就是四海之内      地是平的,就应该有一个中心    “中国”式的“天下之中”    四、先民都说自己找到了“天下之中”    五、其实天下本无“中”第三章  北极星指引“中国”  一、三代(夏、商、周)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关注天空的中国民    靠天文知识生活的“中国民”  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中国”的根在天  三、天上“中国”在何处?    神圣的“天之中”    四、神圣的中央崇拜和中心主义    发现天的秩序    以天的秩序建立天下的秩序第四章  华夏族源起“中国民”  一、华夏族源起“中国民”    “中国民”和“中国”密不可分    伏羲时代就有了“中国民”    敬仰上帝的“中国民”    “中国民”对应的“四方民”  二、有容乃大的“中国民”    “移民“组成的“中国民”  三、“中国民”和“四方之民”的差异主要是文化    “中国民”和“四方民”的区别      重视文化传承的“中国民”    用文化融合天下的“中国民”第五章  “夏"就是“中国民”  一、夏朝之前就有了“夏族”  二、“夷夏之防”的核心是农耕文明和渔猎文明之分  三、周以后“夏”逐渐替代“中国民”    商朝未见把“中国”称“夏”的记载    周人开始把“中国”称“夏”、“华”、“华夏”    四、捍卫“中国”文化的华夏族    文化就是战斗力      坚守民族大义的“中国民”  五,漫长的“中国”化进程第六章  “中国民"的信仰究竟是什么  一、“假威鬼神”方有“中国”    “中国”是原始宗教发展的产物  二、中国人最早的上帝是太乙神    文化的起源来于宗教    太乙是北极星的神名  三、上帝是商代中国人的至上神    商代中国盛行上帝崇拜    商朝人的帝就是北极星神  四、天是周代以来中国人的至上神    把至上神称作天是从周代开始的    现代中国人仍敬天第七章  中国式“民主”的本意  一、“中国民”都是“天”生的    “中国民”自认是天神的子民    神圣的无性生殖    人都是“天民”    “中国民”又是“中”生的    二、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    人的不平等是天注定的    融合包容的认识  三、谁是,中国人神圣的“主”?    天是人的最高主宰    敬天是原始宗教的核心    四、“中国民”“民主”的本意    最早的“民主”第八章  “中国”姓“中”  一、“中国”的国父是谁?    伏羲是中华第一王    历史悠久的伏羲台    二、发现“中国”的国策    “中国”的国策是“执中”  三、发现中国人的“中”字架    “中”字源于“中”字架    “中”字架与“中”有缘  四、没有“执中”就没有“中国”    “中国”是天国的影子    五、没有“执中”就没有“中国”的王    王的使命就是沟通天人    王的使命就是“执中”第九章  统一非自秦始皇  一、以天下为念的中国人    孔子的“大道”    顾炎武的高论  二、大一统是“平天下”的前提    孟子的答案  三、推动天下统一的宗教    帝是全天下人的至上神    王是天下统一的执行者  四、统一应自伏羲始    统一自传播“中国”式宗教开始    大禹将统一推向高潮  第十章  帝国密码  一、“和而不同”的统一    司马迁记载的历史可信吗?    二、天下一统的“和”体现在哪里?    这个统一,是有隆重仪式的    这个统一,是“中邦锡土姓”    统一就是向“中国”称臣纳贡  三、最早的统一是“礼乐征伐”大权的统一    只有“中国”的王才可以制札作乐      制礼作乐的根本是“执中”    “执中”之礼让“中国”强大    只有“中国”的王才可以调动天下的军队    四、“中国”王的神秘武器    历法是王的神圣法宝      向天下颁发历法是王的特权第十一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一、“中国”设计上的短板    北极星不是终身的  二、上帝被赶下神坛    颟顼搞宗教改革抬高王的地位    商朝人将至上神崇拜推至鼎盛    上帝神话被打破  三、周人的上帝支持朝代更迭    上帝威严扫地    周人打出“敬鬼神而远之”的大旗    至上神由帝变成了天    周人的至上神被打扮成有意志的人格神    四、天赋人民革命权    天神成为民意的化身    从帝治逐渐过渡到人治    人民有革命的权利  五、五行学说为朝代更替解画  六、帝国的瓦解第十二章  “中",中国人的文化胎记  一、“中道”并非孔子首创    “中庸”精神远古时代就有了    二,对“中”的崇拜至少已有七千年历史    仰韶的双耳尖底儿瓶所反映的“中”的精神    孔子概括的“中道”  三、“中道”源自北极星崇拜  四、中道神圣而不神秘第十三章  “中国"精神的解读  一、北极星,道家的“无为无不为”之神    老子对北极星居中奥秘的解读    老子的“大”就应该是北极星    北极星神是无为而治的最高典范    无为之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道    道教中的北极星崇拜  二、北极星,儒家的“无过无不及”之神    先有北极星后有世界    儒家思想中的北极星崇拜    儒家推崇的是北极星的中道    礼、乐、仁起源于北极星崇拜  三、《周易》中的中道    神秘的太极图    《周易》中的中道——“时中”  四、中道从宗教变成哲学第十四章  一心中国梦  一、天不变道亦不变    制度虽改天道不变    郑和的使命  二、康熙大帝为什么用“中国”作为国名和俄国签约?    神圣的“中国”    康熙的后任者采用“中国”和西方列强签约,则变了味  三、历代赖以立国的几本书    儒家的十三部经书    朝代更替的理论依据    中国人用了两千多年的教材

内容摘要
 远在七千年前,华夏先民就根据对天象的观察,认定北极星是“天之中”,进而形成了北极星崇拜,形成了影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中央崇拜和中心主义:“中国”,是华夏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胎记,中央崇拜和中心主义引华夏先民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建国理论,再根据这一建国理论发现了“地之中”,在“地之中”建立的国家就叫做“中国”。“中国”至少已经叫了五千年。而“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建国理论,就注定了“中国”之道就是天一家之道,“中国”注定是天下最大的国家,“中国”精神注定是大国精神,“中国”之道注定是大国崛起之道……

精彩内容
 无论是《尚书》还是《诗经》,都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书。而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书出现的时间很早,《尚书》“多士”篇就说:“殷先人有册有典”。就是说,在三干六百年前建立起来的商朝文字就已经比较成熟,商朝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文字记载,书就大量出现了。只是由于时代的久远,王朝的更替,社会的变革,商朝的书都没有流传下来,只有很少的几篇文章流传下来,收录在《尚书》中。在《尚书》中,“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等篇就被认为是商朝的文献(但这些文章明显有周朝人动过的痕迹)。在这些被认定是商朝的文献中,我们没有见到关于“中国”的记载。近现代考古发掘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文献缺失的遗憾。商朝虽然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非常少,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商朝古都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的镌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占卜记录,学界将镌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占卜记录称作甲骨文。甲骨文是现在能够看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材料。考古发掘的甲骨有几十万片,甲骨上的占卜记录文字量也大得惊人。这样,商朝人镌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占卜记录就成为学者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重要的史料了。但在甲骨文献中,我们不但没有找到“中国”的记载,就连“国”字及古时与“国”相通的“或”字都没有找到。考古发掘成果显示,古人不但将龟甲和牛骨作为文字信息的载体,而且把青铜器当作文字信息的载体。为了便于区分,学界将镌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文字称作甲骨文,而将镌刻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称作金文。中国青铜文化在商朝达到了一个高峰,西周时代仍处于青铜文化的鼎盛期。商朝和周朝的人不惜巨资铸造青铜器,现代人在考古挖掘中发现的青铜器数量惊人,种类繁多,让人叹为观止。在商朝和周朝,青铜器也成为文字的载体。已经发现的青铜器证明,商朝人就开始在青铜器上镌刻铭文,但迄今为止发现的字数非常少。如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片农地中出土的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被称作“司母戊方鼎”,这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人们在周朝铸造的青铜器上发现更多的文字,如清朝道光末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出土的西周晚期青铜鼎,因作器人是毛公,所以被称作“毛公鼎”。“毛公鼎”上的铭文长达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商朝镌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甲骨文中没有“中国”,而在周朝镌刻在青铜器皿上的金文中,却有多处关于“中国”的记载。而西周的青铜器中,有一个却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那就是铸造于3050前的青铜酒器“何尊”。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鸡贾村出土了一口青铜酒器——“何尊”(尊为古代的酒器,就是喝酒用的酒杯,用青铜铸成),让我们对“中国”的研究往前迈了一大步,使我们见到了至今可以见到的最早的“中国”记载,而且是有确切年份的记载。“何尊”铸造于周成王五年,也就是大约公元前1048年,距今大约3050年。“何尊”造型纹饰都有独到之处,庄严厚重,美观大方,主体感极强。它圆口方体,有四道大扉棱装饰,可以说是西周初期的一件极其珍贵的艺术品。而何尊的最高价值在于,尊内铸有122字的铭文(残损三字,现存119字)。铭文首先告诉我们“何尊”的来历:周成王在其即位的第五年丙戌日,在周朝的王宫对一个叫作“何”的贵族晚辈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伺氏的先父公氏追随周文王,帮助周文王、周武王最终受上天大命拥有天下。(原文:“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日:‘昔在尔考公氏克逑文王,肆文王受兹因(天命)’”。)为表彰其先父的功勋,周成王赏赐宗族晚辈何氏30朋的贝(中国商周时期以海贝充当原始货币。贝币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行铸钱,贝、刀、布等原始货币乃废),贵族何感到非常光荣,因此铸造了青铜尊,并在上面铸了铭文,记录了这些事情以作纪念。何氏死后,这个宝贵的青铜尊被作为随葬品,和他一起被埋在了地下,直到1963年被考古工作者发现才重见天日。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何尊”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珍贵文物,因为在上面的铭文中,我们看到了至今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最原始的“中国”记载。作为词组,“中国”两字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其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日:‘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思是:“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祭天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已经成了中国民的君王了。”’需要指出的是,青铜酒器“何尊”铭文中的“中国”写作“中或”。古或、国通用。《说文解字》就说:“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在周代的金文中,国字早期都写作“或”,意思是“执干戈以卫社稷”。后来在或上加口,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国字,大概加上的“口”表示的是国界。如果说《诗经》和《尚书》中有“中国”记载的文献或诗作的创作时代还可以怀疑的话,那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中国”的年代则是无可争议的。这个青铜酒器告诉我们,至少在距今3050前,就已经有了“中国”的确切记载。P11-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