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梁晓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梁晓声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14.44 3.2折 45 九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60914

出版时间2015-06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135433742539145231

上书时间2024-12-25

浓诚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代序)

大众接受好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艺来接受的。

文化的概念太大了,几乎包罗万象。比如“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一种宗教思想,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思想。这种思想若要达到影响人心的目的,一篇小散文的作用肯定大于那样一句话——大海退潮,许多小鱼将要干死在海滩。一个孩子捡起一条条小鱼抛回海中。有人说,没意义的,下次涨潮还会有许多小鱼被冲上海滩。孩子说:“但是对这条小鱼有意义,对这一条也有意义……”他仍不停地捡起小鱼抛向大海。某些人读到这样一篇小散文,内心会有所思考。若是影视情节,将会给更多的人以更深的印象和感受。同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经过文艺化之后,才更易于化人心。

由而可见,文化化人,文艺的作用极大。

谈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以电影为例。我们所谓的一部大片的成功,往往看票房。但从某些票房很高的电影中,我们却不太能看到很真诚的好思想的表达。我们的电影理应坚持并提升对正面价值观的艺术表达能力。在大学里我说,我们都应该看某部电影,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不喜欢看这部电影,或者说我不喜欢看这一类电影。我说的这一类的电影当然是人文的电影,有人文的精神和人文的品性。很明显的,这类电影,他不喜欢看。我的回答是,这是你必须看的。因为你在上大学,你的父母替你交学费,我作为老师有责任要求你看这样的电影,你要跟大学校园以外的那些看电影的人不一样,我们大学培养学生起码要培养出来看好电影的青年,不但自己要看,而且还能评论,还能影响别人。

我说两件事。一件事是我在朋友家里做客。朋友的女儿在电脑上看新片,外国电影,朋友催促她快睡觉,她说,我没看过这样的电影,那少女很感动,说电影中的好人真好。她的母亲是知识分子,她的母亲说别相信那些,没有好人。这就是我们中国家庭,我们中国母亲中的一类。另一件事,我在另一个场合,到一个外国专家家里,她住在北京的公寓,我和她在交谈,她的女儿在看中国的电视剧,不停地问,剧中的人为什么都很坏?她的妈妈回答说,别相信,那是编的。她说,我们回到自己的国家,你会知道我们的人没有那么坏的。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当我们的编导想表现某人很好的时候,自己首先已不太相信。

和受众处在同一水平,认为会有好人吗?这样写有人相信吗?当我们表演人很坏的时候,你看我们的演员,演得很棒。我们看美国那位黑人演员华盛顿,当他演一个好人的时候,我们很相信。我们为什么相信呢?我们知道这位演员在演的时候,他自己很相信。我们仅仅把电影和电视剧看成了娱乐。我们太多的中国人几乎成了这样的动物:挣钱,然后玩闹,转身再变成吃货,到处娱乐。我们的影视缺少对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的那种品格和素质的好影响。

我们的生活,已经改善较多了。我们从前在那么样狭小的居住条件下,还有书架。现在我们房子大了,反而没有书架了。每个家庭都应该有好书,让好书影响人、改变人。

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如果出了校门都变成“手机控”,那我们的教学就太失败了。情况常常是这样:一个人拿着一本书,如果那书是一本好书,他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人来问他路,他一定会好言好语地告之。如果那人拿着一本好书在读,别人撞了他一下,他一定不会生气。而他如果拿着手机在玩游戏的时候,别人问他路,他可能就很不耐烦。如果两个人都拿手机在玩游戏的时候,互相撞了一下,肯定都是不好的脸色。现在有太多太多的人已经不看书了,这是令人忧虑的。我们在大学里要尽量尽量地,把我们的学生拉回到书卷中。

这本书汇集了我多年来关于文艺和文学话题的文章,有我在大学中文课堂上的讲稿,我的文学评论,我的读书心得,我的文学访谈和通信,我的文学往事回忆……确实能表达我对这个时代文艺的一些思考,希望对读者们能有所帮助,也请大家多批评。

2015年春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哈尔滨,1968年至1974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劳动,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副厂长等。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浮城》、《年轮》、《知青》、《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迄今创作小说、散文、杂文等1600余万字。《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分别获1983、1984年全国短篇小说奖,《今夜有暴风雪》和《雪城》分别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1988年第六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其多部作品在港台出版,并被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

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但梁晓声一直坚持创作,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出自己的作品,其中饱含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情怀,一直为大众所喜爱和尊敬。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作家、大学教师、读者等立场,对这个时代的文艺、文学等问题作了多维度的沉思。他执教大学中文课程十余年,与学子现场对话;他重读中西文学经典,真诚探讨当代文学得失;他与读者、作家通信,直指小说、电影、翻译等诸多问题;他回忆自己三十多年创作历程,不断反思文学人生;这个时代,文艺有什么用?梁晓声诚恳作答……可以说,这部作品凝聚了作家梁晓声三十余年文艺创作思想精华。

主编推荐
  纵论时代文艺状况 坚守人文主义立场

  梁晓声三十余年文艺创作思想精华

  当代中国真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坚守人文主义立场,被誉为“中国的巴尔扎克”;执教大学十余年中文课堂,直面中国文学现状,与学子现场对话;重读中西文学经典,点评中国当代作家,真诚探讨文学得失;三十多年创作历程,深情追忆文学人生;这个时代,文艺有什么用?出席了“10?15”文艺工作座谈之后的梁晓声诚恳作答……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