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评注[战国]屈原,宋玉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12.59
3.6折
¥
34.8
九品
仅1件
作者[战国]屈原,宋玉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43575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4.8元
货号1145317200333750285
上书时间2024-12-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评注》为《楚辞》选本,共选入屈原作品25篇,宋玉作品1篇,是《楚辞》作品中最精华的部分。本书采用中华书局1983年版的洪兴祖之《楚辞补注》为底本,对个别字句有所改动,并在注释中作了说明。本书由汤漳平译注。
作者简介
汤漳平,男,汉族,福建云霄人,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州学刊》副主编、社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经学会理事,河南省美学学会秘书长。1993年10月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目录
前言
屈原作品
离骚
九歌
东皇太一
东君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天问
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卜居
渔父
招魂
宋玉作品
九辩
内容摘要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精彩内容
《离骚》一文,素称难读。清人朱冀曾说:“盖《楚辞》中最难读者莫如《离骚》一篇。……章法大则开阖亦大。中间起伏呼应,一离一合,忽纵忽擒,如海若汪洋,鱼
龙出没,变态万状,令人入其中而茫无津涯。”(《离骚辩》)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因为《离骚》乃是屈原用其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构筑而成的鸿篇巨制,它自然不像绝旬、律诗那么易诵易记。
其次,作品的内容丰富。其中所涉及的人名、神名、
天文地理、
神话传说、历史事件乃至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种类繁富,头绪众多,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因此,要很好地理解本诗,必先把握其总体构思,在熟悉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条分缕析,从而理解作品的真谛,并从中得其精华。
对此,前入作过许多探索。据姜亮夫统计,仅对《离骚》进行分段一项,意见不同者竟有九十五家之多。今人比较一
致采用的是清人王邦采在《离骚汇订》一书中提出的三段分法,这一分段法头绪清楚,易于理解。当然,每一大段里又可分出若干部分,下面,我们将按这一分法加以说明。
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为第一段。这一段是诗中的主人公对其生活道路的回忆与反思。诗人基本上是采用自传的形式直叙其生平、抱负、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并为实现其“美政”理想而进行的顽强的斗争,突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
由“女媭之婵媛兮”到“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为第二段。
集中描写自己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在篇幅上,这一
段和第一段大体相同,都是一百二十馀行诗。
从“索篿茅以筵尊兮”至全文结束,是本诗的第三段。
叙述灵均在各种追求和努力都失败后,求教于灵氛与巫咸,决定去国远游,寻求可以施展才能、实现理想的处所
。然而,故乡像一个强大的磁场一样吸引着他,终于又不忍离去。
从“乱日”之后五句,是全诗的结束语,反映了主人公强烈的悲愤心情和以身殉国的决心。
从上述这一分析中可见,《离骚》篇幅虽长,但贯穿着
屈原报效祖国、寻求真理、为实现美政理想而不屈不挠地坚持斗争的主线。所以刘熙载在《艺概·赋概》中说:“《离骚》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上一句,极开阖抑扬之变,而其中自有不变者存。”所谓“不变者”,即是上述这一根主线。
那么,上述三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据王邦采的说法,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为第一段之结束,而全文已包举。后两大段虽另辟神境,实即第一段之意,而反复申言之。
所谓言之不足,又嗟叹之也。其中起伏断续,变化离奇,令人莫测”(《离骚汇订》)。也就是说,第一段中已将全文的意思讲完了,后两段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此说虽可通,但这只能说,屈原从政时期的经历,至第一段结束时已叙述完了,并不能说已包举了全文的意思。因为第二、第三两段的脉络,仍然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它是屈原在政治上失意后面临的更加激烈尖锐的思想斗争,是对自我的前途与命运的新的抉择。因此,第二段是紧接第一段之后写其思想上矛盾与斗争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贤者,以共同奋斗。
然而,登天无门,“三求女”又遭失败。这里虽是想象,但已明确地说明,由于楚国现实社会的黑暗,我们的主人公已不可能再抱有任何幻想。所以,从第三段开始,即展开了新的矛盾:既然报国无门,出路何在?灵氛和巫咸的启示使他产生了去国远游的意念,并在神游天界的过程中加以表现。
然而,他终于未能摆脱对故乡故国的无限留恋之情,从天而降,踏上故乡的土地。显然,这里自始至终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而且后两段的高峰迭起,也不是简单的设想,它必然隐含着作者的某种现实的行动为其背景材料。也只有这样,诗篇才把主人公的全部奋斗过程表达得充分完整。
《离骚》是屈原的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这两千多字篇幅,蕴藏十分丰富的内容。就诗人本身而言,诗中描述了诗人大半生的奋斗历程,汲汲追求的美政理想,以及为实现这种理想而进行的艰苦的斗争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的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它以楚国这一政治舞台为背景,描写了在这样一场社会大变革中,正直进步的力量与腐朽落后的势力之间进行的无比激烈的斗争。昏庸的楚国国君,任用腐朽无能的贵族集团,把持
了楚国的朝政,使曾经在当时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面临着失败的命运。作者在诗中毫不留情地揭露上层社会统治集团的这种黑暗反动的政治,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心。因此,从作品表现的实际内容来说,它不是新兴阶级胜利前进的进行曲,而是腐朽奴隶主阶级没落衰亡的挽歌。由于作者忠实于社会生活,在作品中揭示出社会的主要
矛盾,正确地预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使这篇作品具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价值。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原既死……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他把屈原之死与楚国灭亡这两者联系起来,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屈原的失败,实际上代表着进步力量的失败,其结果,楚国当然只有走向灭亡的道路。
《离骚》中所反映的这一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使这部作品充满强烈的悲剧色彩,灵均的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更使这部作品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明入胡应麟曾说过:“纡回断续,骚之体也;讽谕哀伤,骚之用也;深远优柔,骚之格也;宏肆典丽,骚之词也。”(《诗薮》内编卷一)这是从总体上对《离骚》所作的评价。“讽谕哀伤”,确为本诗的主基调,后人都注意到这一特点。在屈原之前的楚昭王时,申包胥曾哭于秦廷,乞得秦师以复楚。可见悲哀,尤其是发自真心的哀伤,确实可以产生感人的力量。屈原的《离骚》,塑造了灵均那崇高而感人的艺术形象,然而这一完美的艺术典型却不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他遭到各种恶势力的攻击,导致了失败以致逐步走向死亡。这一美好的艺术形象的毁灭,确实也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激起人们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巨大不满与仇恨。同样,灵均那美好的艺术形象,成为我国历代知识分子学习和仿效的榜样。
叙事和抒情的统一,是这首诗创作上的一个重要
特征。
全诗中,屈原以娓娓动人然而又毫无做作的语气,叙述和描写自己的全部生活、思想、爱好,他像一位天真无邪的赤子毫不隐晦地把自己的一切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这些叙述中,他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感情、美好的愿望和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挚爱。全诗叙事中有抒情,抒情中又叙事,两者完整地交融为一体,完美而和谐。P42-4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