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金融连平|周昆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技金融连平|周昆平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37.7 6.5折 58 九品

库存4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连平|周昆平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77293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972064709153505287

上书时间2024-11-19

浓诚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习总书记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落实鼓励科技创新各项政策,加强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在此过程中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的需求十分迫切,唯有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协同配合,才是构成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确立,“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重要方向的明确,通过观念上、制度上和环境上的大力引导,我国正在逐步营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逐渐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力量和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主体。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据了核心位置。实践证明,依靠新三板和创业板等直接融资渠道来支持科技型小企业发展,是不够的。而且我国风险资本尚不成熟,对科技企业初创期和成长初期关注较少,更多支持的是成熟期企业以期获得IP0溢价。因此,科技企业的成长还需要商业银行发挥规模优势给予扶持。

 

科技企业身负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等历史重任,主要涉及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诸如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能否有效解决科技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企业融资难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加深产业金融对接将为商业银行提供新的增长点。科技金融作为激活调动集聚整合科技与金融资源的工具与平台已被广泛接受。这一平台汇聚了大量政策与资金资源,出现各种类型与形式的投融资服务平台,配套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积极调整战略目标、有效推动产业金融对接,瞄准这一广阔成长空间,形成针对性战略服务体系,主动抓住未来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有助于加速自身业务转型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在深化金融与科技结合的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的同时,培育极具高价值的高技术产业客户基础。

 

作为《创新型国家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结合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连平同志和周昆平同志领衔交行团队撰写的这本著作,可以说是应时之作。全书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梳理,探索了创新型国家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结合路径。第一,国际经验借鉴。通过深入剖析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四个国家各有特色的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结合体系,梳理这些国家的背景脉络和政策措施,提出我国可以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加快风投市场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法律信用配套建设和充分利用高新科技园等方面借鉴国际经验。第二,国内实践总结。北京、上海、杭州、苏州作为国内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典范城市已有大量实践探索,本书针对这些实践做了很好的分析归纳,指出国内这些城市依靠地缘优势,充分结合当地产业现状,采取在高新技术园区先行先试,政府政策积极引导,鼓励金融机构集聚创新,建设多元服务平台等方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结合模式,为区域引导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结合提供了一系列具有较好启发作用的案例。第三,商业银行视角。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是中国社会融资的主渠道,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机制创新,是国内金融创新的重中之重。现代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施业务结构转型、打造特色化服务,成为商业银行能否逆势突围的关键。本书针对国内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的尝试做了解读,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上提出支持科技创新时可以借鉴的组织架构、客户选择、产品定位、团队建设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第四,实证评价系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通过评价来体现价值。在国内科技金融事业蓬勃开展的同时,学术界和业界都曾呼吁开发可靠的体系进行评价。本书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产业集聚的分析方法,强调了科技金融的创新结合已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对于学术界和业界来说,其方法论是一个创新。

 

我国目前尚属于创新追赶型国家,距离创新型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从战略规划、相关优势和资源投入来看,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快步迈入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之中。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相信本书有助于引发更多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有助于集中资源、形成合力,聚焦国家战略目标,为我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实现创新强国梦提供智力支持。

 

是为序!

 

——牛锡明

 



作者简介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金融40人论坛资深研究员和常务理事、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中国金融论坛创始成员、国家高端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家嘴研究基地学术成员、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周昆平,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主要从事宏观经济金融、银行发展战略和业务策略、组织架构与流程银行建设方面的研究。参与制定交通银行“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负责制定交通银行“十三五”规划和“十三五”互联网金融规划,参与交通银行引进外资及上市前期准备工作,及组织架构改革与二次改革等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工作。

 




目录

序言 / 牛锡明 Ⅰ

 

 

 

第一章 中国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

 

一、 创新型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二、 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金融创新 

 

三、 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科技创新 

 

四、 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结合范式 

 

五、 研究综述 

 

六、 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创新大国的实践经验

 

一、 美国: 市场选择为主 

 

二、 日本: 制度推动为主 

 

三、 德国: 全能银行主导 

 

四、 以色列: 政府计划快速孕育风投市场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城市的实践经验

 

一、 北京: 创新先行的“中关村”模式 

 

二、 上海: 政府推动、银行主导 

 

三、 杭州: 杭州科技银行创新服务 

 

四、 苏州: “6+1”模式 

 

小结 

 

 

 

第四章 商业银行如何创新

 

一、 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二、 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行为分析 

 

三、 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方式的创新 

 

四、 商业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案例 

 

小结 

 

 

 

第五章 非银金融体系如何创新

 

一、 风险投资: 投资阶段前移,拓宽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 

 

二、 多层次资本市场: 增加创投退出渠道,减少信贷风险损失 

 

三、 担保公司: 融资担保规范化和科技担保创投化 

 

四、 保险公司: 分散科技企业风险,保障金融机构利益 

 

五、 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创新的创新服务模式 

 

六、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创新 

 

小结 

 

第六章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结合的分级路径

 

一、 初级结合: 宏观与微观制度安排 

 

二、 中级结合: 整合资源的具体路径与科技创新资产证券化 

 

三、 高级结合: 贷款与投资、监管、创新园区的配合 

 

小结 

 

 

 

第七章 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结合的评价

 

一、 科技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和比较 

 

二、 金融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和比较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一、 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结合的方式 

 

二、 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结合的路径 

 

三、 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协同集聚 

 

四、 研究展望 

 

 

 

附录

 

一、 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协同集聚理论推导 

 

二、 科技金融协同集聚: 指标构建 

 

三、 科技产业集聚、金融发展与科技金融协同集聚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正在打造创新大国。在此背景下,金融体系如何满足承担着科技创新重担的中小企业和创业群体的资金需求?其中,商业银行如何发挥规模优势,扶持科技企业的成长,同时为自己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由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领衔、近十位资深金融专家共同参与的课题组,深入调研了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四个创新大国及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四个创新城市的科技金融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产业集聚的分析方法,强调科技金融的创新结合已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并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组织架构、客户选择、产品定位及团队建设建议,不仅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有领先性,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