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社会学教程(第二版·重排)
劳动社会学教程(第2版·重排)
¥
27.2
8.0折
¥
34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刘艾玉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0-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艾玉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1041413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用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对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分支社会学。本书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理论、流派与研究视角,从个人、群体和组织、社会三个层面出发,分析了劳动者劳动活动的五个主要层面——劳动者、职业、劳动组织、劳动关系与劳动社会问题。本书还运用劳动社会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劳动问题(如职业选择、职业流动、劳动关系、劳动制度、就业与失业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劳动社会学、劳动经济学等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做实际工作人员研究劳动问题的参考书籍。
- 【作者简介】
-
刘艾玉又名刘爱玉,浙江余姚人。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1989年获劳动社会学方向硕士学位,2003年获组织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劳动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博士点基金及世界银行贷款公路、水库、环保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估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社会变迁过程中地区收入差异研究》、《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政策、结构与人力资源》、《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劳动社会学教程》等。
- 【目录】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劳动社会学的产生条件
二、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劳动社会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劳动社会学理论
一、劳动社会学的经典理论
二、现代的劳动社会学
第三节国外劳动社会学研究简况
一、国外劳动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二、部分国家的劳动社会学研究
第四节中国的劳动社会学
一、中国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二、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视角
思考题
第二章劳动者
第一节劳动者及其相关概念
一、劳动者界定
二、与劳动者相关的概念
第二节劳动者的素质分析
一、自然素质
二、社会素质
第三节劳动者与社会文化环境
一、微观社会文化环境
二、中观社会文化环境
三、宏观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节劳动者行为
一、劳动者行为界定
二、劳动者行为类型
第五节劳动者的社会化
一、劳动者社会化的含义与特点
二、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三、劳动者社会化的过程
四、职业地位与社会化
五、劳动者社会化的其他因素
思考题
第三章职业与行业
第一节职业与行业的概念及特点
一、什么是职业
二、职业的特点及功能
三、什么是行业
四、职业与行业间的关系
第二节职业与行业的分类标准
一、职业分类
二、行业分类
第三节职业、行业结构与社会发展
一、职业结构与社会发展
二、行业结构与社会发展
思考题
第四章职业地位与声望
第一节职业地位与声望基本分析
一、概念
二、研究职业地位和声望的意义
三、职业地位与声望研究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影响职业地位和声望的因素分析
一、职业性因素
二、评价性因素
第三节职业地位与声望研究
一、测定职业地位和声望的方法
二、国外关于职业地位和声望的调查方法
三、中国职业声望的调查与研究
第四节各国(地区)职业声望的比较
一、职业声望等级相似性研究
二、职业声望评价不一致性研究
思考题
第五章职业选择
第一节职业择入
一、职业对个人的要求
二、职业对个人的选择
第二节个人对职业的选择
一、偶然性观点
二、理性决定论
三、社会一文化影响论
第三节劳动者与职业的匹配
一、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分析
二、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三、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第四节当今青年的择业特点
一、选择的多样化
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
三、自主性增强
四、职业类别偏好变化
思考题
第六章职业流动
第一节职业流动的分类和模式
一、职业流动的概念及分类
二、职业流动的社会结构模式
第二节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
一、职业流动的结构因素
二、职业流动的个人因素
第三节职业流动的研究方法
一、职业声望的测定与流动表分析
二、路径分析模型
三、对数线性分析模型
四、Logit回归与事件史分析
第四节中国的职业流动
一、中国职业流动的历史回顾
二、存在的问题
思考题
第七章劳动组织
第一节劳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一、组织与劳动组织
二、劳动组织的结构
三、劳动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非正式组织
一、非正式组织的类型
二、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三、非正式组织的功能
四、对非正式组织的分析
第三节劳动组织理论
一、理性——一秩序下的组织理论
二、整合一共识下的理论:人际关系学派与权变学派
三、市场一自由下的资源依附理论和种群生态学
四、权力一统支:制度理论简介
五、知识与控制:组织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
六、正义与参与:批判理论
第四节单位—一中国的劳动组织
一、单位制度形成的原因
二、单位组织的特点
三、单位制度的变化
思考题
第八章企业文化
第一节国际企业文化的兴起
一、企业文化的兴起
二、企业文化兴起的原因
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内容要素
一、企业文化界定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企业文化的类型及特征
一、企业文化的类型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第四节中国企业文化建设
一、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面临的任务
思考题
第九章劳动报酬与社会收入分配
第一节劳动报酬与员工激励
一、劳动报酬
二、员工激励
三、薪酬确定
第二节社会收入分配问题
一、一般社会学分析
二、收入差异理论回顾
三、中国的社会收入分配问题
思考题
第十章工会
第一节工会的来历及组织形式
一、工会的来源
二、工会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工会的性质与职能
一、工会的性质
二、工会的职能
第三节工会的地位与权力
一、工会的法定地位和权力
二、社会转型过程中工会的实际地位和权力
思考题
第十一章劳动关系
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
一、社会关系
二、社会关系的类型
三、劳动关系界定
第二节业缘关系的类型
一、业缘关系及其特点
二、业缘关系的类型
第三节劳资关系及其变迁
一、劳资关系的发展阶段
二、劳资关系的类型
三、劳资关系中的主要行动者
四、西方国家劳资关系的新趋势
第四节中国的劳动关系及其变迁
一、劳动关系的性质与类型
二、中国劳动关系的变迁及其特点
思考题
第十二章劳动制度基本分析
第一节劳动制度初析
一、劳动制度的含义
二、劳动制度的要素与特征
第二节政府的行政性劳动制度
一、劳动就业制度
二、劳动工资制度
三、劳动保障制度
第三节组织中的劳动制度
一、就业制度
二、工资制度与激励的变迁
三、退休制度与管理
思考题
第十三章劳动社会学与劳动问题
第一节失业问题
一、什么是失业
二、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失业的代价
四、中国的失业问题
第二节劳动中的特殊群体
一、残疾人的劳动就业问题
二、中老年人的就业问题
三、移民群体的就业问题
第三节女性与就业
一、女性劳动能力
二、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的现状及其特点
三、劳动领域中的性别不平等
四、女性劳动参与面临的挑战
思考题
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