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1800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制作者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

年代民国6年 (1917)

材质寿山芙蓉石

尺寸3 × 3 × 11.9 cm

货号尚格物屉

上书时间2021-09-26

汲古堂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华为智能手表原装表带】山茶棕色,真皮材质,华为原厂产品,自带安装表柄。表带尺寸规格:宽度22毫米,长度21.5厘米。适合表盘直径46毫米的华为智能手表配套使用。
【华为智能手表原装表带】山茶棕色,真皮材质,华为原厂产品,自带安装表柄。表带尺寸规格:宽度22毫米,长度21.5厘米。适合表盘直径46毫米的华为智能手表配套使用。 ¥30.00
【郭天成 天津北马路官银号对过: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天津最早机器制造厂—郭天成铁工厂工具布袋】,厚实细白棉麻布材质。尺寸(长×宽):125.0厘米×43.0厘米。布袋双面钤印古代火器图腾图案、铁匠祖师尉迟恭画像,并钤篆印“郭天成铁工厂”和厂号地址章“郭天成 天津北马路官银号对过”。布袋品相比较好,完整无缺。
【郭天成 天津北马路官银号对过: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天津最早机器制造厂—郭天成铁工厂工具布袋】,厚实细白棉麻布材质。尺寸(长×宽):125.0厘米×43.0厘米。布袋双面钤印古代火器图腾图案、铁匠祖师尉迟恭画像,并钤篆印“郭天成铁工厂”和厂号地址章“郭天成 天津北马路官银号对过”。布袋品相比较好,完整无缺。 ¥800.00
《庸报•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十九号(公元1933.05.19)》,民国时期原版老报纸。2开1张,共4版。版面分别为:第五、六、七、八版。庸报》是民国时期中国北方最有影响的大型日报之一,1926年 6月由董显光创办于天津市法租界。
《庸报•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十九号(公元1933.05.19)》,民国时期原版老报纸。2开1张,共4版。版面分别为:第五、六、七、八版。庸报》是民国时期中国北方最有影响的大型日报之一,1926年 6月由董显光创办于天津市法租界。 ¥800.00
《地理丛谈(全一册)》,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民国三十七年四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24开本,尺寸(长×宽×厚):21.5厘米×15.0厘米×3,0厘米,全书共计550余页。著者 葛绥成,发行人 李虞杰(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印刷者 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上海澳门路八九号),发行处 各埠中华书局。全书品相比较好,完整不缺页。
《地理丛谈(全一册)》,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民国三十七年四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24开本,尺寸(长×宽×厚):21.5厘米×15.0厘米×3,0厘米,全书共计550余页。著者 葛绥成,发行人 李虞杰(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印刷者 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上海澳门路八九号),发行处 各埠中华书局。全书品相比较好,完整不缺页。 ¥600.00
【哈尔滨日记本】一九七七年五月唐山地区印刷厂革命委员会奖品。1976年哈尔滨印刷制本厂制作,塑皮精装。胶版纸,100页(正反面200页),36开,尺寸(长×宽×厚):17.9厘米×12.9厘米×1.0厘米,全新未使用,封面印哈尔滨松花江风景名胜图案。内页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北京及哈尔滨历史名胜彩色图片6幅:“东方红”“天安门”“北海公园”“颐和公园十七孔桥”“黑龙江省展览馆”“哈尔滨人民防洪纪念塔”
【哈尔滨日记本】一九七七年五月唐山地区印刷厂革命委员会奖品。1976年哈尔滨印刷制本厂制作,塑皮精装。胶版纸,100页(正反面200页),36开,尺寸(长×宽×厚):17.9厘米×12.9厘米×1.0厘米,全新未使用,封面印哈尔滨松花江风景名胜图案。内页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北京及哈尔滨历史名胜彩色图片6幅:“东方红”“天安门”“北海公园”“颐和公园十七孔桥”“黑龙江省展览馆”“哈尔滨人民防洪纪念塔” ¥60.00
《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文物出版社出版,一九六四年四月第二版,16开本,尺寸规格(长×宽×厚):24.8厘米×14.8厘米×1.0厘米,集宋版字体,竖行排版,米黄色宣纸印制,蓝色宣纸封皮,珍珠白书名签,线装。
《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文物出版社出版,一九六四年四月第二版,16开本,尺寸规格(长×宽×厚):24.8厘米×14.8厘米×1.0厘米,集宋版字体,竖行排版,米黄色宣纸印制,蓝色宣纸封皮,珍珠白书名签,线装。 ¥600.00
【天然翡翠原石:重267.1克】呈不规则状,尺寸(长×宽×高):6.7厘米×4.5厘米×5.0厘米,重267.1克。底面和侧面已经切出剖面。可当做摆件,或者加工制作翡翠首饰。
【天然翡翠原石:重267.1克】呈不规则状,尺寸(长×宽×高):6.7厘米×4.5厘米×5.0厘米,重267.1克。底面和侧面已经切出剖面。可当做摆件,或者加工制作翡翠首饰。 ¥50.00
【云山万重 寸心千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北京老一辈篆刻家佚名治印寿山石老印对章】一对共两方,呈正长方体,寿山石材质。朱文篆体(阳刻)与白文篆体(阴刻),印章印文分别为:“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尺寸和重量分别为:3.8厘米*3.8厘米*5.3厘米,192.0克;3.8厘米*3.8厘米*5.6厘米,207.2克。
【云山万重 寸心千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北京老一辈篆刻家佚名治印寿山石老印对章】一对共两方,呈正长方体,寿山石材质。朱文篆体(阳刻)与白文篆体(阴刻),印章印文分别为:“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尺寸和重量分别为:3.8厘米*3.8厘米*5.3厘米,192.0克;3.8厘米*3.8厘米*5.6厘米,207.2克。 ¥360.00
【知识就是力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北京老一辈篆刻家佚名治印寿山冻石老印章】印章呈正长方体,寿山荔枝冻石材质,朱文篆体(阳刻),印章印文:知识就是力量。尺寸:印面4.0厘米*3.8厘米,高9.0厘米,重量346.7克。
【知识就是力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北京老一辈篆刻家佚名治印寿山冻石老印章】印章呈正长方体,寿山荔枝冻石材质,朱文篆体(阳刻),印章印文:知识就是力量。尺寸:印面4.0厘米*3.8厘米,高9.0厘米,重量346.7克。 ¥36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品相好,完整无缺,完好无损,包浆厚重。
商品描述
【行成于思: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赵叔孺治印寿山芙蓉石老印章】顶戴古代瑞兽子母双貔貅微雕印纽,朱文篆体(阳刻),印文:行成于思,边款文: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叔孺治印。印章呈正长方体,规格尺寸:印面3.0厘米*3.0厘米,高11.9厘米,重量228.5克。
        █ 印文释义
        行成于思: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原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印章考证
        1.边款内容: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
        2.治印时间:根据赵叔孺生平活动年份1874-1945,以及边款微雕落款“丁巳初夏 为福涤先生作 叔孺”判定,该枚印章治印时间为: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初夏,为朋友福涤先生治印。
        █赵叔孺      
        赵叔孺(1874-1945),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棢,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隐居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
        爱好书画
        赵叔孺5岁起就爱好书画,尤以画马最佳,被称为神童。1881年, 赵叔孺画作赵叔孺年方8岁,他父亲在春节里大宴宾客,席中有一位长辈林颖叔,听说叔孺小小年纪就能画马,要他出来相见,当众挥毫表演。叔孺领命,很快画出了一幅神骏的奔马,座中宾客传看,都十分惊诧,纷纷赞叹。林颖叔对赵叔孺非常赏识,第二天就请了媒人到赵家说媒,把女儿许配给叔孺。赵叔孺17岁迎娶林家女儿,夫妻恩爱。画一匹马得来一个娇妻,这是赵叔孺的一段佳话。
        而赵叔孺的艺术造诣,也得益于林家颇多。他的岳父林颖叔酷爱金石书画,收藏极为丰富,翁婿二人志同道合。赵叔孺在岳父家遍观所藏精品,专心致志钻研唐宋元明古迹,苦学金石书画,不出3年,便已是成绩斐然。
        擅长画马
        赵叔孺擅长画马,主要是传承了宋代李公麟和元代赵孟頫的画法,又借鉴清初宫廷画师郎世宁的西洋画法,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赵叔孺一生之中,绘画不过百帧,算不上多产,但他的画少而精,有“一马黄金十笏”之称。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赵叔孺的鞍马,吴湖帆的山水,冯超然的人物,吴待秋的花卉,有“四家绝技”之称誉。
        而赵叔孺所绘的山水花卉、翎毛虫草,也饶有情趣,注重形态,不落窠臼。时人对赵叔孺绘画的评价是:“斟酌龙眠沤波,山水绝似元贤,花鸟则兼宋法,浑厚之气,敛入毫芒。”赵叔孺比较有名的画作有《三骏图》《高柳饮马图》《关山行旅图》《桐荫高士图》《新蚕上箔图》《马嘶芳草图》《五骏图》《天马图轴》等。如今他的作品已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散见于民间各收藏家处。
更值得称道的是赵叔孺的篆刻,他兼浙皖两派之长,得前辈赵之谦的精髓,又精研古金石学,另成一家,营造出典丽恬静的气象,时人推崇其为二百年来第一。
        活跃于印坛
        赵叔孺活跃于海上印坛之初,正是吴昌硕声誉如日中天之时。沙孟海在《沙村印话》中称:“历三百年之推递移变,猛利至吴岳老(吴昌硕),和平至赵叔老(赵叔孺),可谓惊心动魄,前无古人。”
        赵叔孺对篆刻的历史知识也很渊博。在给印友的印谱上题序时,总是把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精辟见解写上,举凡篆刻的起源、印章的由来、印谱的收集等,都能历数其年代沿革,以教后人。 赵叔孺书法自51岁起,赵叔孺每逢元旦,黎明即起,焚香静坐,随后自刻纪年印一方。如此直至去世前22年间,从未中断。他68岁时刊行了《二弩精舍印谱》六卷,内有自刻印三百钮,堪称代表作品。据了解,赵叔孺一生大约篆刻了一千钮印子。代表性的有:汉白文“仆累庐”、“特健药”、“照读楼”、“听涛轩”诸印;朱文有仿宋元印“云怡书屋”、“安和室”、“破贴斋”、“七姊八妹九兄弟”、“月上”等印,皆是上乘之作。
        书画全才
        赵叔孺是个全才,金石书画样样皆通。赵氏书法,不拘一格,所写小篆楹联条幅,珠圆玉润,令人喜爱。他平时训诫学生和子侄辈,临摹古迹书画,要形似,也要得其神韵,最好能自运机杼,显出崭新面目。赵叔孺著文不多,诗词更是罕见,但在画轴中偶有绝句题咏,颇具闲情逸致。
        此外,赵叔孺还是一位出色的古物收藏家。他的书斋名为“二弩精舍”,“二弩”是汉延熹、魏景耀二弩机,为蜀汉遗弩,是赵家珍藏的古文物。由于他收藏丰富,阅历又深,因此鉴别力也很强。他的鉴定,极为海内名家所推崇。
        良师益友
        由于出身于官宦世家,从28岁之后的10年间,赵叔孺也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但赵叔孺性情淡泊,这从他对金石书画的爱好中可以看出来,官场之事并不是他所热衷的。从38岁之后,赵叔孺就从官场销声匿迹,携眷到了上海,以舞文弄墨为乐,以篆刻字画为生。其间他广交朋友,如四川张大千、鄞县高振霄等当时名家,都乐于与他相交,并尊他为金石学泰斗。
        1912年,赵叔孺编辑了《汉印分韵补》六卷。这一时期,是他艺术上的黄金时期。各地慕名来求墨迹和治印的人络绎不绝,登门求教或拜师的人也接踵而来。其中有平湖陈巨来、永嘉方介堪、吴县潘子燮等,深得师承。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也曾尊赵叔孺为师。据《赵氏同门录》记载,赵叔孺所收门人大约有60余人。
        在对学生的教导上,赵叔孺不赞成学生单纯传承老师的心得,而主张学生根据各自的禀赋和素质,确立研究上的侧重点。其众多学生纷纷成才,也验证了赵叔孺的育人方法十分成功。回顾二十世纪的印坛,同出赵叔孺门下的沙孟海、方介堪、陈巨来、叶潞渊,以各自的成就和艺术风貌独树一帜,而陈巨来在篆刻上的成就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叔孺60岁和70岁寿辰时,其亲友及门人曾发起两次祝寿活动。这两次祝寿活动,是庆生宴,更是众多艺坛名流的大聚会,群贤毕至。1942年和1944年,赵叔孺率领学生,先后在上海举办“赵叔孺同门金石书画展览会”,堪称艺坛盛事。
1945年,赵叔孺72岁,因染感冒,恶化为肺炎,药石无效,当年3月17日在家中过世。
        艺术成就
        赵叔孺斋馆名二弩精舍。五岁起就爱好书画,尤以画马最佳,被称为神童。十岁时,曾邀当众画马,所以骏马神彩毕现,观者无不叹服。后被收藏金石书画极富的闽县林氏招为婿, 赵叔孺画作居岳家其间,遍观林氏所藏的精品,潜心钻研,特别着力于青铜器与古玺印。赵叔孺是个全才,山水、人物、花卉、骏马无所不精,书法篆刻上也自有面目,宋元圆朱文一路的造诣尤深。他又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弟子五十多人,现代艺坛上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如陈巨来、叶潞渊、方介堪、张鲁庵、徐邦达等都是他的学生。其书法取法赵之谦、赵孟頫,而以后者学得最久。篆刻遍学各家,兼浙皖两派之长,力假定秦汉。学赵之谦所得尤多。对宋元圆朱文的研究发展有重要贡献。著作有《二弩精舍印谱》《汉印分韵补》等。
        赵叔孺父亲赵佑宸为咸丰翰林,曾为同治帝蒙师,官至太常寺卿,家中富有收藏;舅父林寿图亦为闽中大收藏家,赵叔孺从小耳濡目染,对书画颇有灵性。1911年后定居上海提蓝桥,作书鬻画,为海上一代宗师。赵叔孺以其自身的画艺名噪海上时,从其学艺者众多。当时海上桃李最盛有三家,一为昌硕门下缶庐弟子;一为李瑞清、曾熙门下曾立同门会;另一家则就是赵叔孺了。赵氏门下弟子凡七十二人,以篆刻名家陈巨来最早,潘君诺为最后。其他如方介堪、支慈庵、戈湘岚、沙孟海、徐邦达、张鲁盦、张雪父、叶园露、厉国香等人都能传其薪火,为艺林翘楚。(可见他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当时,国门乍开,派别林立,艺坛纷呈。赵氏的画学思想则是以著书风、印风学古,而萌发出“画风也要复古”的想法,于是他走了一条高致林泉之道,且由此画艺大成,但此时的艺术之道已不再是“华山一条路”了,多元化的变迁使得赵氏的画在他的那个时代(当时大兴沿承石涛、八怪一路传统大写意画风)无法取得主导的辉煌。
        艺术特色
        在书法上,赵叔孺正草篆隶皆擅。行楷出入赵孟頫、赵之谦,恬静娟美;篆书得力于李斯、李阳冰,平稳圆转;隶书融会两汉,有秀逸之趣。亦精篆刻,宗法秦汉,参研宋元,以工见长,不滞不板,行刀以冲为主,造诣极深,时人将其与吴昌硕并誉为“瑜、亮”。所刻“先忧事者后乐事”为其精严之作,神明独迈、繁而不乱。在整体布局上产生自然和谐的效果,构思严谨,为人喜爱。清末即与吴昌硕齐名,又与黄士陵、齐白石、王福厂并开“民国印坛五大流派”。
        晚年生活
        赵叔孺晚年曾获得东汉延熹年间和蜀汉景耀年间的两张弩机,所以自称二弩老人,且榜其斋为二弩精舍,并著《二弩精舍印谱》。1945年4月18日赵叔孺因患肺炎在上海病逝,享年七十一岁。有《赵叔孺先生遗墨册》等传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好,完整无缺,完好无损,包浆厚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