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器有效载荷,
  • 航天器有效载荷,
  • 航天器有效载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航天器有效载荷,

9 2.0折 45 九品

仅1件

北京顺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怡勇、邵琼玲、李小将 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2

上书时间2024-05-16

书友驿站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怡勇、邵琼玲、李小将 著
  •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6
  • 版次 1
  • ISBN 9787118088533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4页
  • 字数 30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航天器有效载荷》从航天器有效载荷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系统梳理与总结有关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经验积累,详细分析了航天器有效载荷的工作环境及其效应,归纳了有效载荷系统研制的一般规律和做法,系统阐述了遥感、通信、导航、科学与对抗五类有效载荷的相关内容,努力做到系统覆盖、知识丰富、深入浅出。
  《航天器有效载荷》可供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行业中的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参考和使用。
【作者简介】
  李怡勇,男,博士,山东聊城人,装备学院航天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总装备部重点教学团队成员。从事航天技术与应用教学科研工作,为装备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主讲“航天器有效载荷”等课程,主持或参加“863”、装备预研等课题20余项。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l/EI检索10篇;合作出版著作3部。
【目录】
第1章概述
1.1航天
1.1.1空域划分
1.1.2航天资源
1.1.3航天活动
1.1.4航天系统
1.2航天器
1.2.1概念
1.2.2分类
1.2.3组成
1.2.4特点
1.2.5现状与发展趋势
1.3航天器有效载荷
1.3.1概念
1.3.2分类
1.3.3地位与作用

第2章有效载荷工作环境与效应
2.1外部空间环境
2.1.1地球大气环境
2.1.2等离子体环境
2.1.3地球磁场
2.1.4粒子辐射环境
2.1.5空间光辐射环境
2.1.6空间引力场
2.1.7微流星体与空间碎片
2.1.8行星际空间环境
2.2空间环境效应
2.2.1大气环境效应
2.2.2等离子体环境效应
2.2.3地磁场效应
2.2.4粒子辐射环境效应
2.2.5空间光辐射环境效应
2.2.6失重效应
2.2.7微流星体与空间碎片的危害
2.3平台内部环境
2.3.1力学环境
2.3.2热环境
2.3.3电磁环境
2.4平台内部环境效应
2.4.1力学环境效应
2.4.2热环境效应
2.4.3电磁环境效应

第3章有效载荷系统研制
3.1航天器系统研制阶段
3.2有效载荷系统研制的程序和要求
3.2.1研制程序
3.2.2研制要求
3.3有效载荷分析与设计
3.3.1约束条件分析
3.3.2环境适应性分析与设计
3.3.3性能参数分析与选择
3.3.4热控设计
3.3.5电磁兼容性设计
3.3.6寿命与可靠性设计
3.3.7个性化特殊设计
3.3.8配置与布局设计
3.3.9常用分析与设计工具
3.4有效载荷试验与测试
3.4.1环境适应性试验
3.4.2电磁兼容性试验
3.4.3可靠性试验
3.4.4在轨测试

第4章遥感类有效载荷
4.1遥感理论基础
4.1.1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4.1.2辐射度学与光度学
4.1.3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4.1.4地物的反射辐射与热辐射
4.1.5航天遥感基本原理
4.2光学成像遥感器
4.2.1基本概况
4.2.2胶片型空间相机
4.2.3光机扫描仪
4.2.4空间CCD相机
4.2.5空间相机的典型应用
4.3微波遥感器
4.3.1雷达组成与工作原理
4.3.2微波高度计
4.3.3微波散射计
4.3.4微波辐射计
4.3.5成像雷达
4.4电子侦察卫星有效载荷
4.4.1天线
4.4.2接收机
4.4.3信号处理设备
4.5典型的遥感类有效载荷应用系统
4.5.1KH-12照相侦察卫星
4.5.2Lacrosse雷达成像侦察卫星
4.5.3Trumpet电子侦察卫星
4.5.4DSP导弹预警卫星

第5章通信类有效载荷
5.1卫星通信概述
5.1.1卫星通信的概念
5.1.2卫星通信的特点
5.1.3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5.1.4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
5.1.5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
5.2有效载荷组成与基本参数
5.2.1有效载荷组成
5.2.2基本参数
5.3星载通信天线
5.3.1星载通信天线的分类与基本特性
5.3.2星载通信天线的研制要求
5.3.3多波束卫星天线技术
5.4星载转发器
5.4.1透明转发器
5.4.2处理转发器
5.4.3转发器的应用现状
5.5典型通信卫星有效载荷
5.6典型的通信类有效载荷应用系统
5.6.1国防卫星通信系统
5.6.2“军事星”卫星通信系统
5.6.3全球宽带卫星

第6章导航类有效载荷
6.1卫星导航概述
6.1.1星导航定位和测速方法的分类
6.1.2卫星导航的性能指标
6.1.3卫星导航发展简介
6.2低轨测速导航系统及有效载荷
6.2.1系统组成
6.2.2工作原理
6.2.3有效载荷
6.3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及有效载荷
6.3.1系统组成
6.3.2工作原理
6.3.3有效载荷
6.4地球同步卫星无线电测定系统及有效载荷
6.4.1系统组成
6.4.2工作原理
6.4.3有效载荷
6.5典型的导航类有效载荷应用系统

第7章科学类有效载荷
7.1空间环境探测有效载荷
7.1.1磁场测量仪器
7.1.2质谱计
7.1.3光谱仪
7.1.4空间带电粒子探测器
7.1.5空间碎片探测器
7.1.6空间辐射效应探测器
7.2深空探测有效载荷
7.3空间科学试验有效载荷
7.3.1空间材料科学试验
7.3.2空间生命科学试验
7.3.3空间药物生产试验

第8章对抗类有效载荷
8.1天基攻防技术
8.1.1天基攻击技术
8.1.2卫星系统脆弱性及防御技术
8.2天基激光武器
8.2.1研究概况
8.2.2光源——激光器
8.2.3激光武器破坏效应
8.3天基微波武器
8.3.1天基微波武器的类型
8.3.2高功率微波武器组成与工作原理
8.3.3高功率微波产生器件
8.3.4微波功率合成
8.3.5微波武器破坏效应
8.4天基动能武器
8.4.1KKV组成与关键技术
8.4.2KKV拦截方式
8.4.3KKV拦截精度
8.4.4KKV的破坏效应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