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

20.7 3.0折 69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申鹏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

上书时间2024-06-01

姿妤书城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申鹏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35015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5页
  • 字数 4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形成一个新的收入分配模式,而且还要求创造一个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制度环境。《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归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特征,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分为“农村转出”和“城市融入”两个层次。其次,以川黔渝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各制度变量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得出相关的政策启示。再次,以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理论模型和制度创新变量各指标体系的相互关系模型。最后,本着“近期具体,远期抽象”原则提出了各项制度改革的近期对策建议和中长期政策框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适于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方面的相关学者及研究生阅读。
【作者简介】
申鹏,1976年3月出生,男,贵州遵义人,博士。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师,贵州大学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等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兼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农业经济管理、人口经济学、劳动与人力资源经济学等。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农业部软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等项目16项,参与省部级以上6项、其他纵向项目10项;在《农村经济》、《人口学刊》、《西北人口》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2部;并2次获得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排名第二)。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和选题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基本概念界定、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调查区域概况与问卷调查说明
一川黔渝地区概况
二川黔渝地区的调查情况介绍及其基本数据

第二章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态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探讨
第一节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态势及其“刘易斯转折点”
一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态势分析
二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转折点”
第二节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探讨
一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分析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分析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特征与制度障碍层次分析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19491978年)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1978年12月至今)
第二节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特征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两个差异:基于制度视角
二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人口学特征
第三节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及其层次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的内容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的层次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新阶段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相关制度分析
第一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降低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土地保障功能
一现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与现状
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的缺陷
三农村土地产权、土地流转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农村
转出”的关系
第二节金融制度改革与增加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金融资源供给
一金融制度与农村土地的联结:农村土地金融机构一
二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新阶段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相关制度分析
第一节户籍制度改革与加快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身份转变
……
第六章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理论模型分析
第七章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路径及其政策分析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附录一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评价指标对比调查问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