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针灸学(第4版)
  • 中国针灸学(第4版)
  • 中国针灸学(第4版)
  • 中国针灸学(第4版)
  • 中国针灸学(第4版)
  • 中国针灸学(第4版)
  • 中国针灸学(第4版)
  • 中国针灸学(第4版)
  • 中国针灸学(第4版)
  • 中国针灸学(第4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针灸学(第4版)

39 4.4折 88 八品

仅1件

广东茂名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莘农 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2-29

油城古旧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看图自定。前书皮折边有粘连,边有小口和微受潮斑,有微黄斑,边有印章和墨划,有折痕。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程莘农 编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2
  • 版次 1
  • ISBN 9787117033138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73页
  • 字数 489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中国针灸学概要》为基础,吸取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并参考了今年来针灸研究的资料编写而成,保持了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的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书共分十八章,第一章为针灸发展简史,简述了针灸医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到第四章系统阐述了阴阳五行、肺腑、气血律液等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到第十章较全面的论述了十二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十四经输穴和经外奇穴等;第十一、十二章为病因、病机和诊法,重点突出了中医脉诊和舌诊的特点;第十三章为辨证,其中包括了八纲辨证、气血辨证、经络辨证、肺腑辨证,并扼要介绍了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第十四、十五章为针法和灸法,系统的阐述了针灸的临床操作方法和常用针灸刺法,同时也就介绍了《内经》中的若干应用;第十七章、十八章为治疗各论,介绍了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等63个病征。附篇介绍了耳针疗法、针刺麻醉、国际标准十四经穴名和国际标准经外穴名。
【目录】
第一章针炙发展简史
第一节 针炙的起源
第二节 古代的针炙学术成就
第三节 近代的针炙衰落与新生
第四节 现代的针炙学术复兴
第五节 针炙学术向国际的传播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
第二节 五行
第三章脏腑
第一节 五脏
第二节 六腑
第三节 奇恒之腑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第二节 血
第三节 津液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十二经别和十五络脉
第五节 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第六章输穴概论
……
第七章太阴与阳明经穴
第八章少阴与太阳经穴
第九章厥阴与少阳经穴
第十章督脉、任脉输穴及经外奇穴
第十一章病因、病机
第十二章诊法
第十三章辨证
第十四章针刺法
第十五章炙法及拨罐法
第十六章治疗概论
第十七章内科病证
第十八章妇儿科、外科、五官科病证
附篇
穴名索引
国际标准十四经穴名
国际标准经外穴名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看图自定。前书皮折边有粘连,边有小口和微受潮斑,有微黄斑,边有印章和墨划,有折痕。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