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签名本
  •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签名本
  •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签名本
  •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签名本
  •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签名本
  •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签名本
  •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签名本
  •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签名本
  •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签名本
  •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签名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签名本

30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国平 编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3

上书时间2024-05-21

清华书屋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国平 编
  •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2933319
  • 定价 1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1页
  •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简明、系统地总结了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大气动力学以及与动力学有关的大气热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些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关重介绍青藏高原大气动力学研究的方法及进展。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青藏高原主要的天气系统、青藏高原大气动力学基础、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青藏高原大气运动的适应理论、青藏高原大气运动的波动理论等。

  本书可作为大气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和大学高年级学生选修课的教科书或参考书,也可供气象或其它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和业务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周国平,男,1963年1月出生于甘肃省平凉市。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地球环境科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大气动力学教学和青藏高原地-气系统物理过程、青藏高原灾害性天气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已主持、主研科研项目20余项,在《Journal of the M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

  1.1 平均环流和高原季风

  1.2 平均气压场、温度场和湿度场

  1.3 平均辐射及分布

  1.4 大气边界层与地气系统物理过程

  1.5 对流活动、云和降水

第二章 青藏高原主要的天气系统

  2.1 500 hPa低涡

  2.2 西南低涡

  2.3 500hPa切变线

  2.4 南亚高压(青藏高压)

第三章 青藏高原大气动力学基础

  3.1 坐标系和基本方程组

  3.2 尺度分析和方程组简化

  3.3 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及进展

  3.4 数值试验与模拟

第四章 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4.1 地面感热

  4.2 地面蒸发潜热

  4.3 辐射加热

  4.4 地面热量平衡和地面热源

  4.5 大气热源

  4.6 高原西部低涡的超干绝热生成机制

  4.7 西南低涡初期发展的超干绝热机制

第五章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5.1 绕流、爬流和阻挡作用

  5.2 大地形地动力作用

  5.3 对西风槽移动的影响

  5.4 西南低涡的倾斜涡度发展机制

  5.5 Taylor柱与西南低涡的形成

  5.6 高原低涡的能量诊断分析

第六章 青藏高原大气运动的适应理论

  6.1 地转适应

  6.2 热成风适应与热力适应

  6.3 地形适应

  6.4 西南低涡的热成风适应理论

第七章 青藏高原大气运动的波动理论

  7.1 大地形背风波

  7.2 大气非线性波动的概念

  7.3 地形作用下的线性和非线性Rossby波

  7.4 高原低涡的非线性波动理论

  7.5 热力强迫对低涡非线性波解的影响

  7.6 高原低涡与热带气旋类低涡

  7.7 波流相互作用

  7.8 低频振荡

第八章 回顾与展望

  8.1 研究的科学意义

  8.2 研究历史回顾

  8.3 问题与展望

符号表

缩略词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主要研究成果概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