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纸本《赫曼与窦绿苔》: 歌德著 郭沫若译 1942年重庆文林出版社初版
珍贵土纸初版本
¥
580
八品
仅1件
作者歌德 著 郭沫若 译
出版社重庆文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1942
版次1
印刷时间1942
印数4千册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183页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书品完整无缺页,此书为抗战期间特有的土纸本,纸质粗糙且年代久远,因而书籍各处多蛀洞、多墨迹。外封有污痕及字迹。见图所示。
注:有关书籍情况,店主会尽量如实详细描述,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尽述,请书友注意仔细观看斟酌。我店提供的品相仅供参考,苛求品相者慎重下单购买,以免不必要的争议。
- 商品描述
-
歌德作为德国文学的灵魂人物,他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受到中外学者的共同关注。从1831年10月始,歌德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先后在图书馆借阅了10多种有关中国的书籍,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戏剧。晚年的歌德对中国文学有了进一步了解后,认为“一部中国传奇”与他所写的长篇叙事诗《赫曼与窦绿苔》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据考证这部传奇就是明末清初位列“十才子书”第二的《好逑传》.
“歌德作品中郭沫若最早译介的是《浮士德》,但由于该书的出版一波三折,在国内最早问世的是《少年维特之烦恼》。此外,郭沫若还先后翻译了歌德的其他作品,如《五月》《放浪者的夜歌》及《渔夫》等诗,后收录于《德国诗选》,于1927年10月由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1936年郭沫若又翻译了歌德的长篇叙事诗《赫曼与窦绿苔》,于1942年由重庆文林出版社出版。对歌德一系列作品的译介,使郭沫若成为20世纪前半期译介歌德成绩最显著、影响也最大的领袖人物,被誉为中国的歌德、新时代的歌德。”---资料摘录:《郭沫若早期翻译的浪漫主义风格》
此本《赫曼与窦绿苔》即为1942年的重庆文林出版社初版本。当时正值抗战期间,书以土纸印制,即“土纸本”。关于土纸本,姜德明先生《土纸书的特殊价值》中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大半土地,各地都处于日伪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双重封锁之中,印刷设备和纸张极端缺乏,印书只好因陋就简地采用土法制造的手工纸,纸质粗劣,颜色发黑,铅字磨损不全,常有字迹不清或在书页上留有空洞……从印刷技术来讲,这样的出版物可以说是历史的倒退。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诞生的这些特殊的版本,无疑地又带有时代的烙印,把它作为文物来看待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依此而论,此书所呈现的诸多蛀洞、墨迹等,倒使之成了最具特征,且“品相优良”的土纸本图书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