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求真
珍藏正版原版,没有笔迹,9787536937079
¥
65
九品
仅1件
作者刘伯祥 著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T12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珍藏正版原版,没有笔迹,9787536937079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伯祥 著
-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8
-
版次
1
-
ISBN
9787536937079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4页
-
字数
107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内经》为源,以阴阳为纲,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脉学原理和诊脉方法。指也了自《难经》以来脉学理论的误区,并加以纠正,同时指明了正确的诊脉方法。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全篇主要论述了脉学原理及寸关尺三部诊法,并从“全 息论”角度出发,论证了寸口诊脉分三关侯五脏的科学道理,从而肯定了中医诊脉的科学性。中篇论述了28脉产生的机理、主病及区别要点,并阐述了诊脉中出现的多种情况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下篇主要论述了四时五脏脉法及其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并附以脉案加以说明。
作者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揭示了《内经》四时五脏脉法的内涵和意义,把四时五脏脉法与寸关尺三部诊法结合起来,揭开了蒙在脉诊学上神秘的面纱,解决了长期以来脉学理论难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难题,从而改变了自古以来在诊脉上流传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不清的局面,为临床更加科学地运用这一诊法奠定了基础。
学习本书不仅可使初学者少走弯路,而且对临床中医师也会有较大的帮助和提高。
- 【目录】
-
上篇 脉学的一般理论及诊脉方法
一 脉搏形在怕机理
二 影响脉搏的因素
(一)非疾病因素
(二)疾病因素
三 诊脉时间
四 诊脉部位
五 论“寸口脉衣病分三关侯五脏”的科学性
六 人迎脉、气口脉正误
七 持脉方法
八 病位应从变中求
九 正常人脉象
十 真脏脉
十一 诊脉辨证
(一)“独”字求病位
(二)阴阳求病性
(三)比较求病势
十二 脉象反映病理变化
十三 寸口脉主病脉辨
(一)外感病脉辨
(二)五脏病脉辨
(三)杂病脉辨
1.虚芝病脉辨
2.暑病脉辨
3.黄疸脉辨
4.虐病脉辨
5.黄疸病脉辨
6.失血病脉辨
7.泻、痢病脉辨
8.消渴病脉辨
9.痹病脉辨
10.胸痹病脉辨
11.宿食病脉辨
12.寒疝病脉辨
13.症瘕各聚病脉辨
十四、寸关尺三部脉独见主病
注释
中篇 二十八脉辨析及主病
一、对看法
(一)以脉在部位的深浅来分
(二)以脉来至数上分
(三)以脉来搏动有力无力来分
(四)以脉来流利与否分
(五)以脉体长短区分
(六)以脉体宽度区分
(七)弦直脉从博动力度和幅度上分
(八)空虚脉分
(九)虚脉类以脉体宽度区分
(十)细软脉从浮沉上分
(十一)竭止脉以迟数分
二、类比法
三、单脉、复合脉、兼脉的意义
四、辨脉提纲
五、脉有常、变,证有真、假,法有取、舍
六、脉有初按、久按,浮取、沉取不同
七、脉逆从阴阳
八、以脉、色断病新久及预后
注释
下篇 四时五脏脉法及其应用
附:《内经》遍身诊脉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