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念论之后:作为情感主义和快乐主义的皮尔士哲学》(正版原版,没有笔迹)
  • 《理念论之后:作为情感主义和快乐主义的皮尔士哲学》(正版原版,没有笔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念论之后:作为情感主义和快乐主义的皮尔士哲学》(正版原版,没有笔迹)

75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胤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q932

上书时间2024-05-22

云上读书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汪胤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80805
  • 定价 3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6页
  • 字数 26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理念论之后:作为情感主义和快乐主义的皮尔士哲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实用主义的早期意义理论、现象学、形而上学、皮尔士思想的当代性。从某种意义而言,皮尔士实用主义意义理论是一种有关本质的批判理论,而不是一种有关本质的知识理论。一个对象所具有的意义并不是一个确定认识过程所赋予的知识形式,而是该对象在它所处的生存环境中,其他对象对它所施加的影响,以及它能对其他对象产生的影响。意义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知识结构,而是一个动态的生存实践。考察意义并不能基于一个知识的世界和认识的世界,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意志创造。皮尔士实用主义观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信念”以及有关意义的创造性生成。皮尔士从建立实用主义意义理论到确立现象学,其中的基本观念立场是完全一致的。对意义的分析以及对词的分析所依据的“新范畴表”,必然也是对意识现象进行分析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性范畴。对现象学的研究必然引申出对人类观念活动的描述,这就是从现象学研究到形而上学研究的必然发展。皮尔士晚期的形而上学研究真正贯彻了其意义分析和现象学分析所具有的“实用化主义”精神。他晚年驳斥有些人盗用实用主义观念,歪曲实用主义理论,以至于重新确定实用化主义概念,彻底树立批判常识主义理论。由“偶成论”、“连续论”、“神爱论”三部分所构成的形而上学理论与“新范畴表”以及现象学三大范畴是完全一致的,这也正反映了皮尔士已经描述出了人类思想观念中最深层次的东西。
【目录】
总序
自序
导论皮尔士生平及其实用主义观念
第一节皮尔士的学术生涯
第二节皮尔士实用主义思想的特征

第一章从知识的确定性到行动的现实性
第一节皮尔士对笛卡尔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实在:一种具体现实的“常识
第三节新范畴表:从“是”的存在到“如何”去实现存在

第二章从作为存在论的逻辑学到作为美学、诗学的逻辑学
第一节逻辑作为一种推理艺术
第二节信念、清晰性和诗意化

第三章皮尔士的现象学
第一节从知识对象到“生活形态”:现象学端倪
第二节皮尔士的现象概念
第三节第一性范畴
第四节第二性范畴
第五节第三性范畴

第四章对“存在”问题的挽救
第一节存在的遗忘
第二节存在的家园:走向形而上学之路

第五章偶成论、连续论、神爱论:皮尔士的形而上学观念
第一节绝对机会的偶成方式
第二节连续扩散和感情特质:快乐主义形式
第三节作为“求真意志”的“神爱论

第六章生命、艺术、智慧和爱:回归哲学本源
第一节艺术化的实践智慧
第二节自由、进化和爱

第七章当代语境中的皮尔士哲学
第一节反思和超越
第二节皮尔士哲学的当代性
第三节皮尔士主义与尼采主义:高贵性而非神性,创造性
而非先验性
结论: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体验世界的本质和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