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
  • 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
  • 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
  • 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

28 6.2折 45 全新

仅1件

浙江绍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应星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6-0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塑封品佳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应星 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7-05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58683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5页
  • 字数 185千字
【内容简介】
  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校的建立,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巨变,而且直接牵动着政与学的关系在中国现代社会的重构。
  本书通过三个不同类型的个案考察,展示了从1895年到1926年的三十年间,新教育场域逐渐兴起的艰难历程。
【目录】
引论
上 篇
从科场场域到后科场场域
——1895-1913年的湖南
一、导言
二、科场场域与1895年前的社会支配关系再生产
(一)科场场域的成型
(二)科场场域与其它场域的关系
(三)士绅惯习与社会支配关系的再生产
(四)湖南社会的地方性因素对科场场域的影响
三、新的支配关系的确立与科场的衰败:1895-1905年的湖南社会
(一)新旧文化资本的竞争
(二)“原子式竞争”下的士绅惯习
(三)废科事件的发生
四、社会支配关系的再生产与后科场场域:1905-1913年的湖南社会
(一)学堂与权力场域的关系
(二)学堂:作为新文化资本的支配结构
(三)学生的反体制冲动:一种特殊的惯习的形成
五、小结
中 篇
北京大学:“学术社会”的兴起
——1917-1923年
一.导言
二.蔡元培到任前的学术风气
(一)清季民初学术风气的演变
(二)北京大学1917年前的学术风气
(三)蔡元培的“教育救国”和“学术至上”的理念的确立
三.“兼容并包”与大学作为现代学术中心
(一)兼容并包与“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二)兼容并包与新旧激战:以林(纾)蔡(元培)之争为例
(三)从地缘到学缘
(四)严限校外兼职,促使“专研学理”
(五)从“学无定业”到“学在大学”
四.“教育独立”与大学作为学术自治场域
(一)大学与政治干预
(二)大学与经费保障
(三)大学与宗教束缚
(四)大学与实业活动
五.“休戚相关”与大学作为学术兴国基地
(一)大学的高深追求与社会基础
(二)大学的学术使命与启蒙责任
(三)大学的第一要务与学生运动
六.“养成人格”与大学作为科学话语共同体
(一)“由科学而达至修养”与“以美育代宗教”
(二)分类与会通
(三)同一学科里的“两种文化”
(四)科学话语与学术自主
七.小结
下  篇
中等学校与中共革命
——1922—1926年的江西
一.导言
二.“盗火者”、“深耕者”及其“搭桥者”
三.南昌二中及其改造社:同心圆式的革命网络
(一)改造社与世家出身的“国民党系人士”
(二)改造社与广信府地区
四.南昌一师:网格状的革命网络
(一)网格状的革命网络
(二)师范学校与网格状革命网络
(三)南昌一师与世家出身的“国民党系人士”
(四)南昌一师与鄱阳湖区域、赣江流域
五.小结
结语
征引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塑封品佳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