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若图片与书名不一致,以书名和定价为准!
¥
44.16
6.4折
¥
69
全新
仅1件
作者,温儒敏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36709
出版时间200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76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69元
货号7530259
上书时间2024-12-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定价:69元
作者:,温儒敏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1-01
ISBN:9787301036709
字数:587000
页码:5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温儒敏、吴福辉三位现代文学“泰斗”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已成为经典的现代文学史著作。该书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与狭窄格局,拓宽了研究领域,在“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下,形成了浓厚的独异的学术特色。首先,在结构布局上,全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三编,但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只作简约的交代,着重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其次,书中虽然也按文体分类,却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每章还附录了年表。再次,在对重要作家的评论中,该书力避对作家生平的罗列和对作品情节冗长的复述,而是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注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最后,对于文学流派,该书不只是强调主流文学,而且也能从地域、文化环境的视角,去关照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先锋派等趣味各异的文学派别,力求恢复现代文学色彩纷呈、枝叶繁茂的本来面貌。本次是继1998年修订时隔十多年后的一次较大的修改,基本上保留了原书的体例框架,部分章节吸收了学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并适当调整了内容的写法,改正了一些字句表述和史料错漏,使全书更为精审、完整。
目录
目录 重新说明 初版序言 王瑶 前言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年—1927年)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二 外国文艺思潮涌入和新文学社团蜂起 三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四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章 鲁迅(一) 一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二 说不尽的阿Q 三 《野草》与《朝花夕拾》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三章 小说(一) 一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二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三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四章 市民通俗小说(一) 一 “鸳蝴”开启直接源头 二 对峙迫使旧派向“俗”定位 三 市民通俗小说类型的形成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五章 郭沫若 一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三 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四 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剧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六章 新诗(一) 一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二 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三 变革中的新诗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七章 散文(一) 一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二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三 冰心、朱自清与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四 郁达夫与创造社作家散文 五 “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散文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八章 戏剧(一) 一 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三 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 四 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年—1937年6月)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 19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 革命文学论争与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三 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四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章 茅盾 一 茅盾的历史贡献 二 茅盾的小说成就 三 茅盾的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贡献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一章 老舍 一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二 《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三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二章 巴金 一 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二 《家》的杰出成就 三 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三章 沈从文 一 “湘西文学世界”的创造者 二 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三 散文艺术与“沈从文的寂寞”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四章 小说(二) 一 “左联”和左翼小说 二 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 三 海派小说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五章 市民通俗小说(二) 一 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 二 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 三 武侠想象世界的现代拓展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六章 新诗(二) 一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二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三 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七章 鲁迅(二) 一 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 二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三 《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八章 散文(二) 一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二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 三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四 报告文学与游记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九章 曹禺 一 从《雷雨》到《原野》 二 《北京人》与《家》 三 曹禺剧作的命运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章 戏剧(二) 一 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 二 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一 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二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 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一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二 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三 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 一 暴露与讽喻 二 体验与追忆 三 通俗与先锋 四 现实与民间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四章 市民通俗小说(三) 一 雅俗对立的部分消解 二 通俗小说的“现代化” 三 大众文学在现代社会生长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五章 艾青 一 艾青的历史地位 二 独特意象与主题 三 忧郁的诗绪 四 诗的艺术与形式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 一 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 二 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三 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 一 报告文学的勃兴 二 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三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 一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二 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再度兴起 三 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 一 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 二 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附录 本章年表 修订本后记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