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我国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差异及影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我国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差异及影响

若图片与书名不一致,以书名和定价为准!

19 5.0折 3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邓薇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25080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55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8元

货号7977022

上书时间2024-06-28

中图网旗舰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我国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定价:38元
作者:邓薇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9-01
ISBN:9787520325080
字数:130000
页码:15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促进区域金融集聚发展为出发点,从对金融集聚有关理论的综合分析入手,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各个不同层面对我国区域金融集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利用集中度、基尼系数指标分析了我国金融集聚的整体状况及变化趋势。然后,依据金融集聚的科学内涵构建金融集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省级区域金融集聚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比较分析了区域间金融集聚发展的差异。接着,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域金融业以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并纳入空间因素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对区域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很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各区域金融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动态预测,为区域金融业发展与集聚以及我国金融业整体布局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目录
  
章导论

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金融集聚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节金融集聚的内涵

一产业集聚的内涵

二金融集聚的内涵

三金融集聚的特点

第二节金融集聚的相关理论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区位经济理论

三新竞争优势理论

四交易费用理论

五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六金融地理学理论

第三章金融集聚的测度

节我国金融业集聚概况

一银行业集聚概况

二证券业集聚概况

三保险业集聚概况

第二节我国金融业集聚的测度

一产业集聚的测度指标

二我国金融业的集中度指数

三我国金融业的区位基尼系数

第三节区域金融集聚的区位熵

一省级区域金融业的区位熵

二省级区域银行业的区位熵

三省级区域证券业的区位熵

四省级区域保险业的区位熵

第四节区域金融集聚综合评价

一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三研究方法

四实证分析

五省级区域金融集聚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中国省级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分析

节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二空间计量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省级区域金融业的空间分布

一金融业空间分布

二银行业空间分布

三证券业空间分布

四保险业空间分布

第三节省级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金融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二银行业空间相关性分析

三证券业空间相关性分析

四保险业空间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省级区域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

节空间计量模型的分类

一空间截面模型

二空间面板模型

三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第二节省级区域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实证过程与结果

四估计结果分析

第六章金融集聚发展趋势的动态预测

节灰色预测的基本原理

一灰色系统与灰色系统理论

二灰色预测模型

第二节集中度指数与基尼系数的预测

一存款集中度、贷款集中度与基尼系数的灰色预测

二我国整体金融集聚水平的趋势分析

第三节省级区域金融集聚水平的动态预测

一省级区域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预测

二省级区域金融集聚水平的趋势分析

第七章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展望

三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邓薇,1980年生于湖北武汉,2002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武汉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至今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计量分析、数理统计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