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信托业研究(1921-1949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信托业研究(1921-1949年)

若图片与书名不一致,以书名和定价为准!

56.64 4.8折 11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旭艳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ISBN9787547613870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19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118元

货号7890309

上书时间2024-06-28

中图网旗舰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上海信托业研究(1921-1949年)
定价:118元
作者:何旭艳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7547613870
字数:260000
页码:21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中国信托业研究的书!本书适合金融企业图书馆、综合性图书馆收藏。
内容提要
上海信托业在近30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兴起、沉寂、初步发展、畸形发达和日渐萎缩几个阶段。就信托机构的数量、规模、同业组织等外在要素而言,上海信托业固然可视作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分业。但如果从实际经营内容来考察,各个阶段绝大部分信托机构都不以信托业务为主业,民国时期上海虽然出现了一大批的信托机构,却并不存在一个其业务范围根本区别于银行业且独立承担起长期资金融通与财产管理功能的信托业。
目录
  
前言

一、“信托”的起源与定义

二、本选题的学术回顾

三、本选题的研究对象

四、本选题拟解决的问题

章 上海信托业的兴起(1921~1926年)

节 近代信托制度传人中国

一、信托活动的出现

二、信托学说的传入

第二节 上海信托业的兴起

一、信托公司的创立

二、投资人情况

三、经营内容

第三节 “信交风潮”

一、从狂热到平缓

二、“信交风潮”爆发

第四节 1922~1926年期间的信托业

一、新设立的信托机构

二、中央信托公司和通易信托公司

小结

第二章 上海信托业的初步发展(1927~1937年7月)

节 华商信托公司

一、新增的华商信托公司

二、华商信托公司的经营特点

三、华商信托公司存在的根本问题

第二节 银行信托部

一、创设银行信托部的潮流

二、经营状况

三、银行信托部存在的意义

第三节 华资官营信托机构

一、上海市兴业信托社

二、中央信托局

三、官营信托机构出现的意义

第四节 外资信托机构

一、新增的外资信托机构

二、经营特点

三、外资信托机构对华资信托业的启示

小结

一、上海信托业的进步之处

二、上海信托业的不正常之处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信托业(1937年8月~1945年8月)

节 基本格局

一、官营和外资信托机构的淡出

二、华商信托机构的极度繁荣

三、华商信托机构数量剧增的原因

第二节 经营特点

一、信托业务有了一定发展

二、投机性增强

三、主营方向不明,经营业绩不稳

第三节 行业成长

一、行业地位

二、行业规模

三、行业建设

小结

第四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上海信托业(1945年9月~1949年5月)

节 华商信托业

一、机构数量递减

二、经营面临困境

三、行业建设日趋成熟

第二节 官营信托机构

一、上海市兴业信托社

二、国营信托机构的力量加强

第三节 中央信托局

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

二、经营业务极其庞杂

三、关于中央信托局的两个问题

小结

一、商营、国营信托业不同的发展际遇

二、上海信托业没有解决的问题

结论

大事记

征引、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作者介绍
何旭艳,女,1972年生,浙江乐清人。历史学博士,经济学教授。本硕博分别毕业于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金融史,曾在《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学术月刊》、《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现为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