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失与重建:大学师生关系探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迷失与重建:大学师生关系探讨

若图片与书名不一致,以书名和定价为准!

22.05 4.5折 49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俭民,董泽芳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283652

出版时间201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2页

定价49元

货号8001458

上书时间2024-06-21

中图网旗舰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迷失与重建:大学师生关系探讨
定价:49元
作者:张俭民,董泽芳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0-01
ISBN:9787562283652
字数:
页码:242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宏观时代背景下,大学师生关系正面临着交往目的的工具化、交往主体的片面化、交往内容的褊狭化、交往方式的抽象化等一系列交往迷失问题。  《迷失与重建:大学师生关系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从高等教育学、教育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从大学师生交往异化入手,探讨了当前大学师生交往迷失的主要特点、表现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以主体间性交往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体现交往本质属性的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并提出了将这种本真的大学师生交往关系应用于教学、德育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实现路径。
目录
导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一、研究背景二、选题缘起第二节 文献述评与问题探寻一、文献述评二、问题探寻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一、研究目的二、研究意义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一、研究思路二、研究方法章 大学师生交往迷失的现状与原因节 大学师生交往迷失的界定一、交往迷失的含义二、大学师生交往迷失的主要特征第二节 大学师生交往迷失的表现类型一、占有式的交往二、对抗式的交往三、偏爱式的交往四、表演式的交往第三节 大学师生交往迷失的原因探析一、教育观念的偏颇二、教育制度的制约三、社会转型的消极影响四、文化传统的负面效应第二章 大学师生关系重建的理论探讨节 孔子的对话交往理念及启示一、孔子的对话交往理念管窥二、对话交往理念之启示第二节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及启示一、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管窥二、符号互动理论之启示第三节 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及启示一、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管窥二、对话理论之启示第四节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及启示一、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管窥二、诠释学理论之启示第五节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启示一、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管窥二、交往行动理论之启示第三章 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的理论建构节 主体间性: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第二节 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的目标追求一、从单一主体性到主体问性二、从独白到对话三、从占有到生成四、从“我它”关系到“我一你”关系第三节 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的基本特征一、平等性二、交互主体性三、情感精神性四、共享性五、发展性第四节 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的建构一、对话: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建构的基础二、理解: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建构的核心三、欣赏: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建构的艺术第四章 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的实现路径节 互动教学: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的实现路径之一一、课堂互动:高校师生教学符号意义的生成与协商二、互动冲突: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困境与原因三、互动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目标追求四、从冲突到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重构的路径探讨第二节 对话德育: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的实现路径之二一、传统德育的现实困境二、对话德育的价值意蕴三、对话德育的实现路径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张俭民,湖南永州人,教育学硕士,湖南科技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曾任湖南科技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教务处副处长,现任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部书记、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教育学会教育科学规划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教育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获得2008年度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主持和参加省级课题9项,其中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在《教育发展研究》《现代大学教育》《教育科学》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9篇;出版专著3部。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